丁丽娜
-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植物防御激素介导的信号途径间的交叉对话被引量:3
- 2016年
- 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植物体内发生一系列的信号传递,并激发植物的防御体系,使植物产生抗病性反应。目前已经明确植物激素如水杨酸、茉莉酸和乙烯在调控抗病和防卫信号传导网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3种信号途径间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阐述了NPR1、EDS1、MPK4等关键调控蛋白在协调这些复杂关系中的作用,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 丁丽娜杨国兴
- 关键词:防御反应信号分子调控蛋白信号转导途径
- 普城沙雷氏菌splI及spsI基因突变株的构建被引量:1
- 2013年
- 普城沙雷氏菌(Serratia plymuthica)G3分离自小麦内茎,是一种可产生多种抗菌因子和植物激素的内生细菌。目前对S.plymuthica G3的两个群体感应系统splI/splR与SpsR/SpsI的了解仍十分有限。构建了2个N-乙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信号合成酶编码基因splI和spsI突变菌株及互补菌株,并检测了其生物表型。结果发现spsI、splI突变后,对细菌信号分子合成有一定的影响,蛋白酶活性明显降低。通过对突变体和互补菌株的泳动性分析发现,splI负调控G3的运动性,而spsI正调控G3的运动性。
- 葛军丁丽娜刘晓光
- 关键词:表型分析
- 甘蓝型油菜脂肪酶基因BnGLIP1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植物GDSL脂肪酶是一个重要的脂肪酶家族,具有水解酶活性,在植物体内参与众多的生理活动。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到1个GDSL类型脂肪酶基因,将其命名为BnGLIP1。该脂肪酶基因编码的蛋白有360个氨基酸,含有20种氨基酸,分子质量为39 545.35 u,理论等电点为4.95。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稳定性蛋白,可能为亲水性蛋白;编码蛋白的N端具有信号肽序列,推测可能为外分泌蛋白;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显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较高。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BnGLIP1在甘蓝型油菜的根、茎、茎尖、叶、花、角果、种子等中均有表达,其中角果中的表达量最高,茎中最低。干旱、高盐等胁迫处理均能诱导BnGLIP1的表达,表明BnGLIP1脂肪酶基因在植物的胁迫响应中发挥作用。
- 李明丁丽娜王政曹维王玉康张洁夫谭小力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生物信息学胁迫响应
- N-乙酰基高丝氨酸内酯调节细菌与植物间互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植物促生菌具有抗病和促生的潜能,在农业生产及环境保护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许多革兰氏阴性细菌中,N-乙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介导的群体感应(QS)系统不仅参与对细菌多种生理行为和生物学功能的调控,而且影响植物基因的表达及细菌与宿主植物间的互作。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生防菌,综述了多年来对AHLs跨界信号转导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的研究,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改善植物抗逆性和促进生长提供一些新思路。
- 丁丽娜杨瑞英杨国兴段云飞
- 关键词:信号转导生长发育抗逆
- 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6年
- 蛋白质组学作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阐述基因功能、了解生命现象和本质的分子机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蛋白质组学作为蛋白质组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探索植物与病原菌互作机制是其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就多年来植物与真菌、病毒、细菌互作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做一综述,并对当前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理论基础。
- 丁丽娜杨瑞英杨国兴
- 关键词:植物病原菌蛋白质组学
- 植物抗病机制及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 2016年
- 植物的抗病机制是植物病理学研究的重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植物与病原之间的互作机制有了更多的了解。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抗病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阐述了钙离子、活性氧、水杨酸、茉莉酸\乙烯、一氧化氮及异源三聚体G蛋白等信号分子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在诱导植物防卫反应中的作用,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旨为病害防治提供思路。
- 丁丽娜杨国兴
- 关键词:抗病机制信号分子防卫反应信号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