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三疣梭子蟹
  • 5篇梭子蟹
  • 3篇盐度
  • 3篇盐度胁迫
  • 3篇游离氨基酸
  • 3篇氨基酸
  • 2篇游离氨基酸含...
  • 2篇受体
  • 2篇蜕皮
  • 2篇克隆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克隆
  • 2篇核受体
  • 2篇非必需氨基酸
  • 2篇氨基酸含量
  • 2篇必需氨基酸
  • 1篇代谢
  • 1篇代谢通路
  • 1篇动物生理学
  • 1篇眼柄

机构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5篇付萍
  • 4篇吕建建
  • 4篇刘萍
  • 3篇高保全
  • 2篇李健
  • 2篇张龙涛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盐度胁迫对三疣梭子蟹体内游离氨基酸代谢通路影响的研究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梭子蟹科(Portunidae)、梭子蟹属(Portun...
付萍
关键词:海洋生物三疣梭子蟹盐度胁迫动物生理学
盐度胁迫对三疣梭子蟹肌肉和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为探究不同盐度环境下三疣梭子蟹肌肉和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FAAs)的含量及浓度的变化规律,明确FAAs的组成以及在盐度适应中发挥的作用,丰富FAAs在甲壳动物盐度适应领域的研究,为后续分子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实验设定胁迫盐度分别为10、20、40、50,以正常海水(盐度33)为对照,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三疣梭子蟹血淋巴与肌肉组织中游离氨基酸的组分,分析不同盐度环境下三疣梭子蟹肌肉和血淋巴中FAAs的含量及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正常海水中三疣梭子蟹血淋巴和肌肉中含量较高的FAAs主要为牛磺酸(Tau)、精氨酸(Arg)、甘氨酸(Gly)、脯氨酸(Pro)和丙氨酸(Ala)。盐度为10~50,梭子蟹肌肉和血淋巴总游离氨基酸(total free amino acid,TOFAA)的含量随盐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cal free amino acid,NEAA)的含量随盐度的升高而上升,而必需氨基酸(essentical free amino acid,EAA)的含量变化不显著,因此,TOFAA在渗透压调节方面的作用主要取决于NEAA。发挥主要渗透压调节作用的FAAs为脯氨酸(Pro)、丙氨酸(Ala)、甘氨酸(Gly)、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Ala、Gly、Asp、Glu属于鲜味氨基酸(taste amino acid,TAA),研究表明,NEAA中的TAA在渗透压调节方面作用显著,Pro含量的升高对TOFAA含量的增加作用显著,盐度为40~50尤甚,表明Pro在梭子蟹高渗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付萍吕建建刘萍李健高保全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肌肉盐度
盐度胁迫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鳃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盐度环境下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鳃组织中游离氨基酸(FAAs)的含量及浓度变化规律,明确FAAs的组成及其在盐度适应中发挥的功能。结果显示,在正常海水中,三疣梭子蟹鳃组织中牛磺酸(Tau)的浓度最高(2.54 mg/g),其次分别为丙氨酸(Ala,0.65 mg/g)、谷氨酸(Glu,0.64 mg/g)、精氨酸(Arg,0.58 mg/g)、甘氨酸(Gly,0.48 mg/g)和脯氨酸(Pro,0.25 mg/g);在盐度10–50范围内,梭子蟹鳃中总游离氨基酸(TOFAA)的含量随盐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盐度50时,TOFAA的含量为盐度10时的1.48倍。进一步分析发现,非必需氨基酸(NEAA)(Gly、Glu、Ala和Pro)的浓度随盐度的升高而上升,而必需氨基酸(EAA)的浓度变化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FAAs在三疣梭子蟹盐度适应中具有重要功能,其中发挥渗透调节功能的主要为NEAA。
付萍吕建建刘萍李健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盐度
三疣梭子蟹核受体基因HR38的克隆及其在蜕皮中的表达分析
2016年
采用RACE技术,克隆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核受体基因HR38的c DNA全长,命名为PTHR38。该基因c DNA序列全长为2950 bp,5′和3′非编码区(UTR)长分别为101 bp和551 bp,开放阅读框(ORF)长2298 bp。推测编码765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84.2 k D,理论等电点为6.3。生物学分析预测,PTHR38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不稳定蛋白,不具有跨膜结构域。同源性分析表明,PTHR38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PTHR38基因在蜕皮周期的各个组织中均有差异表达,在眼柄中表达差异最大。去除单侧眼柄后,PTHR38的表达量在整体上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张龙涛吕建建高保全刘萍付萍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核受体基因克隆基因表达
三疣梭子蟹ftz-f1基因的克隆及相关核受体基因在蜕皮中的功能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RACE技术克隆三疣梭子蟹核受体fzt-f1基因,全长c DNA序列1763bp。该基因3′和5′非编码区分别为1034bp和141bp,开放阅读框为588bp,推测编码195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22.8k Da,理论等电点为6.35,命名为PTNHr基因。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三疣梭子蟹fzt-f1基因与刀额新对虾同源性高达75.4%,并且与刀额新对虾聚为一支。对核受体基因fzt-f1、Ec R和RXR在蜕皮周期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核受体基因在不同蜕皮时期,均出现表达差异,说明这三个基因都参与蜕皮调控过程。其中,fzt-f1和RXR基因在不同蜕皮时期的表达模式上出现相反的表达特征,预测这两个基因存在相互抑制的调节关系。Ec R和RXR基因在不同蜕皮时期的表达模式上出现部分相似的表达特征。
张龙涛吕建建高保全刘萍付萍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核受体基因克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