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森
-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黄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0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LIF组(n=21)和TLIF组(n=19),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视觉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不良指数(ODI)及并发症。结果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卧床时间均显著优于PLIT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半年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IF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LIF组(P<0.05)。结论T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较PLIT临床疗效更佳,且术后并发症更少。
- 林景波张洪涛何平李诗吴聚何土东李广森
-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
- 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关节分离复位不良原因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关节分离术中复位困难的原因,寻找下胫腓关节分离复位的方法。方法笔者自2011-10-2016—03诊治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关节分离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切开复位下胫腓关节螺钉内固定)和对照组(闭合复位下胫腓关节螺钉内固定)。结果观察组31例中,30例完全复位,1例未完全复位,复位成功率96.77%。对照组31例中,25例完全复位,6例未完全复位,复位成功率80.65%。观察组复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6,P=0.045)。结论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关节分离开放复位下胫腓关节螺钉内固定疗效满意,翻修率低。
- 李诗耿玲林景波陈志刚何土东李广森夏汗
- 关键词:下胫腓关节踝关节骨折复位内固定
- AO-A2.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导针改良置入方法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介绍AO-A2.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导针置入的新方法。方法纳入自2012-06—2017-04行PFNA内固定的48例AO-A2.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观察组24例术中借用髓内钉找到骨折远端髓腔后再置入导针,而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方法置入导针。结果观察组骨折闭合复位较满意,透视次数减少,没有另作小切口辅助复位,导针均顺利置入。对照组3例导针置入困难,另作切口辅助复位后导针置入骨折远端髓腔。观察组导针置入时间较对照组短,导针置入过程出血量较对照组少,透视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可借用髓内钉寻找骨折远端髓腔,然后通过髓内钉中心孔可顺利置入导针。
- 李诗耿玲林景波陈志刚何土东李广森夏汗
- 关键词:不稳定骨折
- 3D打印技术在应用于Pilon骨折治疗的效果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应用于Pilon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2-05—2016-10间收治的30例Pilon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15例。观察组利用3D打印模型对Pilon骨折进行模拟手术,制订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施术。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塑型钢板内固定手术。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效果、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改变、切口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HGB差和HCT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优良率和复位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Pilon骨折治疗中,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提高诊疗效果,但提高复位精确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 林景波李诗陈志刚何土东李广森夏汗
- 关键词:3D打印PILON骨折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