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翠英
-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 “××门”中“门”词义的跨语言引申被引量:6
- 2009年
- "××门"中"门"的意义与汉语中的原意毫不相干,从语源的角度说它来自于英语中的词缀"gate"。它的词义演变经历了政治丑闻、某一方面的丑闻、带有贬义性质的事件、一般事件、双关意义等阶段,有从直译的词缀向兼有汉英双重意义词缀转化的趋势。
- 周翠英
- 关键词:词缀
- 典故词语在中学语文中的教学价值
- 2019年
- 典故词语不仅是中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也是学习汉语言文字、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资源。但当前典故词语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如教材中未将典故词语列为一个专题来介绍,教师对典故词语的教学支离破碎,学生对典故词语的学习重视度不够,并且在已出版和发表的有关典故词语的论著中,对典故词语教学鲜有论述。因此有必要探索典故词语在中学语文中的教学价值,从而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典故词语的重要性,付诸教学和学习的行动中,进而有意识地学习和积累典故词语。
- 冀柳燕周翠英韩晶
- 关键词:中学语文典故词语教学价值
- 胶州方言的强程度表示法被引量:3
- 2008年
- 万事万物都有质和量的差别,程度是量的差别。程度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表示法。胶州方言中表示强程度的手段主要有状态词法,前加程度标记法、后加程度标记法和重叠法三种。
- 周翠英
- 关键词:状态词重叠式
- 古汉语中数词的非数目意义研究被引量:11
- 2001年
- 数词的本义是表示数目和次序 ,而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数词的使用经常越出了数词的本义而赋予数词众多的非数目义 ,本文对数词的非数目义作了大致的分类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 周翠英
- 关键词:古汉语数词文化符号人名
- 《演繁露》词语探源述评
- 2016年
- 《演繁露》写作目的之一,就是考证名物,对经书、史书及其他典籍中的疑难词语进行解释,为读者排疑解惑。因而,《演繁露》一书涉及文字、音韵、训诂之处颇多。该书通过词形、语义、语音来探求词语源头,在古音古义的辨正考讹中揭示文字的发展变化,补充字典语词及义项之不足,为古代汉语研究留下了非常丰富的语料。
- 周翠英
- 关键词:词形词义语音
- 胶州方言中“着”的特殊用法被引量:5
- 2002年
- 在山东省胶州市的土语中 ,“着”有着与普通话不同的用法 ,“着”可以用在动词的后边 ,表示动作的可能 ;可以附加在重叠的单音节动词、形容词、名词后边表示状态等等。胶州话中“着”的分布很广泛 ,使用的频率很高。
- 周翠英
- 关键词:特殊用法普通话汉字语法
- 《演繁露》人名讹误考订
- 2016年
- 《演繁露》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宋人笔记,它内容丰富,就像一本百科全书。其学术观点对南宋及以后领导阶层有所影响,《演繁露》从宋到明曾几度被作为教科书使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本书讹误颇多,仅人名就有37条之多。《演繁露》人名讹误的主要类型有:张冠李戴、杂糅、倒文、脱文、衍文、讹文等。主要由于记忆错误、字形相近等原因造成。文献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多人之手传抄,因而谬误甚多,发现并订正讹误意义重大。
- 周翠英
- 关键词:考订
- “倅”之“通判”义考
- 2018年
- 文章考察发现,南宋《会稽志》和《宾退录》中均明确记载"通判为(曰)倅",古代文献中有大量"倅"表示"通判"义的语言事实,历代职官辞典及类书中也记载"倅"为"通判"之别名,但现代通行的权威辞书却没有收录"倅"之"通判"义这一义项。基于此,文章建议权威辞书能够根据史实订补"倅"之"通判"义,以使"倅"之义项更加全面、读者理解文献更加准确。
- 周翠英
- 关键词:辞书释义
- 论现代汉语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被引量:7
- 2006年
- 现代汉语是一门比较枯燥、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担任该课程的教师必须承担起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现代汉语兴趣的任务。培养兴趣的方法很多,其中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正确的教学理念会使教师具有崇高的威望,学生对具有崇高威望的教师所教的课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也是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很重要的手段。
- 周翠英
- 关键词:现代汉语课教学方法
- 新谐音现象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谐音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差别,具有变形体代替原形体、具体代替抽象、主观色彩强烈、词族化、被动谐音、虚构谐音等特点。及时记录整理解释这种特点对于后人正确地理解词义有重要意义。
- 周翠英
- 关键词:变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