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原晓燕

作品数:11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腺癌
  • 3篇手术
  • 3篇肿瘤
  • 3篇淋巴
  • 2篇电外科
  • 2篇循环肿瘤细胞
  • 2篇腋窝
  • 2篇腋窝淋巴结
  • 2篇腋窝淋巴结清...
  • 2篇预后
  • 2篇乳腺癌患者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肿瘤细胞
  • 2篇外科
  • 2篇细胞
  • 2篇腺肿瘤
  • 2篇淋巴结

机构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空军航空医学...
  • 2篇解放军总后勤...
  • 1篇北京市通州区...

作者

  • 11篇原晓燕
  • 5篇王全胜
  • 5篇李席如
  • 3篇张春侠
  • 3篇李捷
  • 3篇王妍
  • 3篇尚永健
  • 2篇王建东
  • 2篇张艳君
  • 2篇李阳
  • 2篇刘梅
  • 2篇赵进
  • 2篇刘宏斌
  • 2篇张晓元
  • 2篇于茜
  • 2篇孙美珠
  • 1篇赵胤铭

传媒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4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NTS-100)的猪肝脾切割实验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NTS-100)在肝、脾等富血供器官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头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3组,比较新型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NTS-100)、高频电刀(Valley)、低温等离子手术刀(PEAK)在肝脾切割、凝血、热损伤等方面的差异,评价指标包括局部工作温度、出血量、组织凝固坏死区域、手术流畅性等。结果在肝切割实验中,3种电外科设备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脾切割实验中,切割模式下3组设备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模式下新型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的出血量明显少于高频电刀[(0.762±0.290)g vs(1.170±0.364)g,P<0.05]和低温等离子手术刀[(0.762±0.290)g vs(1.233±0.454)g,P<0.05]。新型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的局部工作温度显著低于高频电刀[肝切割(75.3±6.1)℃vs(204.6±20.5)℃,肝凝血(195.8±15.4)℃vs(272.3±26.6)℃,脾切割(69.4±11.1)℃vs(226.8±30.0)℃,脾凝血(199.8±16.9)℃vs(267.8±42.5)℃,P均<0.01],但与低温等离子手术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对肝脾组织的急性热损伤宽度小于高频电刀(P<0.05),与低温等离子手术刀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型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对肝脾组织的切割锋利度优于高频电刀和低温等离子手术刀,焦痂形成少,且易脱落。结论新型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的局部工作温度较高频电刀大幅度下降,与低温等离子手术刀相当;对肝脾等血供丰富的组织的凝血效果优于低温等离子刀及高频电刀;对软组织切割的锋利度优于高频电刀和低温等离子手术刀,手术流畅性佳。
李阳王冠群原晓燕朱军永朱芸生王派赵进郝娜王全胜李席如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冠脉血管完全闭塞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发生冠脉血管完全闭塞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从2013年在我院诊断为ACS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中随机筛选出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基线及临床资料,回顾其造影图像,计算SYNTAX积分,根据是否存在完全闭塞病变分组,分析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不完全闭塞病变组相比,完全闭塞病变组吸烟(61.1%,P=0.041)、糖尿病(35.2%,P=0.025)、高脂血症(55.6%,P=0.033)发生率高,入院静息心率(77.07±11.99,P=0.023)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水平(8.69±9.46,P<0.001)显著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39±8.36,P=0.001)显著降低。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43)、急性心梗(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发生(P=0.003)、LVEF(P=0.002)、NLR(P=0.002)、脂蛋白(a)(P=0.039)、SYNTAX积分(P=0.002)和完全闭塞病变独立正相关。结论:ACS患者发生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与年龄、静息心率、吸烟史、高脂血症相关,与冠脉病变复杂程度、左室功能下降密切相关。NLR作为新型炎症标志之一,可预测ACS患者完全闭塞病变。
于茜刘宏斌孙美珠原晓燕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完全闭塞病变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炎性作用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炎性标记物与冠心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关系,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大多研究结果呈现一致性。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是近些年新兴的炎症标记物,其简易、普及、易获取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学者的肯定。NLR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相关研究显示动脉僵硬度、钙化积分与NLR密切相关,另外,高NLR者更易发现易损斑块。NLR可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短期及长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以及预测稳定性心绞痛预后情况及侧支循环是否丰富。在冠脉造影的应用中,发现NLR不仅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能预测完全闭塞病变的发生,及预测无复流的发生。在已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基础上,NLR可作为新成员,为冠心病的发现及其预后的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于茜刘宏斌肖湖南孙美珠原晓燕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超声刀与普通电刀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研究超声刀与普通电刀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超声刀与普通电刀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等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皮下积液、游离皮瓣坏死、术后出血和术中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数据比较,术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较好,是临床治疗乳腺癌的理想方式之一。
王妍原晓燕邱衍哲尚永健张晓元张春侠
关键词:超声刀普通电刀乳腺癌
新型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NTS-100)的猪血管凝固实验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价新型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NTS-100)的血管凝固止血效果。方法 12只巴马小型猪按体质量大小进行编号,应用软件随机分为3组,比较新型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NTS-100)、高频电刀(Valley)、低温等离子手术刀(PEAK)对肠系膜血管及胃、脾、腹壁静脉的凝固止血效果。结果新型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对平均直径1.5 mm的肠系膜血管凝血成功率100%,延迟出血率0,与高频电刀及低温等离子手术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对平均直径3.56 mm的胃、脾及腹壁静脉凝血成功率100%,延迟出血率0,最大可凝固4.53 mm腹壁静脉,与高频电刀及低温等离子手术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在肠系膜血管及胃、脾、腹壁静脉凝固止血手术中与高频电刀和低温等离子手术刀的止血效果相当。
李阳王冠群原晓燕朱军永朱芸生王派赵进郝娜王全胜李席如
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乳腺癌患者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探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阳性乳腺癌患者避免进一步腋窝淋巴结清扫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16年11月行SLNB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SLNB阳性患者避免进一步腋窝淋巴结清扫的预测因子。结果 196例SLNB阳性患者中,121例(61.7%)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结果阴性,75例结果阳性。单因素分析筛选出P<0.1的因素4个:年龄(P=0.062)、组织学分级(P=0.009)、阳性前哨淋巴结数目(P=0.002)和病理T分期(P=0.078)。多因素分析显示,阳性前哨淋巴结数目(≥3 vs 1,OR=4.159,P=0.003)和组织学分级(ⅢvsⅠ,OR=2.287,P=0.011)对进一步行ALND的病理结果有指示意义。结论对前哨淋巴结活检1枚阳性、组织学分级Ⅰ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建议免行ALND,术后积极接受辅助治疗。
朱军永原晓燕朱芸生王派李捷李捷王全胜刘梅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
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阳性率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1-9月本院收治的73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Cell Search系统检测所有患者在接受化疗前的CTCs,分析其与原发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CTCs在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中的检出率为16.4%;CTCs阳性组与阴性组中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分别占25%、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且肿瘤直径是CTCs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OR=2.024,P<0.05);CTCs阳性与阴性患者1年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率分别为80.8%、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肿瘤大小与可手术乳腺癌患者CTCs有关,但CTCs与其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
原晓燕郝娜王全胜李捷张艳君王建东李席如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乳腺癌预后临床病理
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手术在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通过对比乳腺癌手术分别采用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手术的治疗效果,探讨分析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不同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为依据,将两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就诊时间为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研究组给予保乳手术,对照组给予改良根治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的躯体评分、心理评分、社会评分和精神评分等各项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为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躯体评分、心理评分、社会评分和精神评分等各项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改良根治手术相比较,采用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综合效果显著,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更好,是临床治疗乳腺癌的理想选择方式之一。
王妍原晓燕邱衍哲尚永健张晓元张春侠
关键词: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手术乳腺癌
循环肿瘤细胞及循环肿瘤DNA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存在于肿瘤患者血液循环系统中的肿瘤细胞,有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复发或转移。CTCs的数量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
原晓燕
关键词:乳腺肿瘤化学疗法循环肿瘤细胞疗效评估
文献传递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9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5年1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97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并分析IMPC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单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Kaplan-Meier及COX法分析IMPC患者的预后。结果 IMPC患者占同期乳腺癌患者的3%(97/3231);年龄为28~89岁,中位年龄是50岁;淋巴结转移率为72.2%(70/97),脉管侵犯率为40.2%(39/97);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3级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组织学分级2级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8.9%比47.6%,χ^2=8.039,P=0.005)。不同分子分型的IMP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41,P=0.033);多因素分析证明,组织学分级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0.165,95%CI:0.053-0.517,P=0.002);随访结果显示,5年OS为92%。COX分析结果显示,IMPC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p TNM分期、分子分型、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Ki67指数等因素均不是影响OS的高危因素。结论 IMPC是一种侵袭性高的乳腺癌,高淋巴结转移率可能与IMPC的分子分型及组织学分期有关。
原晓燕王全胜李捷刘梅张艳君王建东李席如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转移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