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冬英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松江区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微粒
  • 3篇预后
  • 3篇微粒
  • 3篇护理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血液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深静脉血栓形...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静脉血栓形成
  • 2篇老年
  • 2篇疾病
  • 2篇疾病预后
  • 2篇冠脉
  • 1篇毒剂

机构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上海市松江区...
  • 1篇湖南医学高等...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作者

  • 11篇叶冬英
  • 5篇杨婉花
  • 5篇刘长芳
  • 4篇石斌
  • 3篇刘鸿翔
  • 3篇张宏泽
  • 2篇叶明荣
  • 2篇欧阳平
  • 1篇张一凡
  • 1篇刘景全
  • 1篇黄根秀
  • 1篇魏勇
  • 1篇荣艳
  • 1篇段艳
  • 1篇唐叶英
  • 1篇欧阳平
  • 1篇石斌
  • 1篇刘鸿翔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司他丁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6年期间收治的确诊为重症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从中随机抽取80例,以患者所接受干预方案差异为标准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采取常规重症肺炎对症治疗者为对照组,联合乌司他丁和大剂量氨溴索治疗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以及6 min步行距离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2.5%);治疗后患者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水平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水平[(61.2±10.3),(296.3±23.1)mmHg]高于对照组[(56.2±10.3),(159.1±25.7)mmHg];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均延长,且观察组[(289.1±20.2)m]患者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256.9±19.8)m],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具有病情严重、预后质量较差等特点,为此类患者制定干预方案时除了考虑改善病情,还应该对各项指标以及康复质量等有所关注,乌司他丁联合大剂量氨溴索对该病不但能够控制病情,且血气指标水平和6 min步行距离也得到相对更为明显的提升,具有全面性优点,值得推广。
叶冬英石斌叶明荣季镇星
关键词:乌司他丁氨溴索重症肺炎
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微粒与微RNA-155水平的变化规律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粒(PMPs)和微RNA(miRNA)-155与脓毒症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脓毒症患者61例,根据28d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比较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PMPs定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浆miRNA-155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认PMPs水平、miRNA-155水平与患者APACHEⅡ评分的关系。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PMPs水平较高(P<0.05)。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3组患者的PMP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miRNA-155水平相对于存活组提高(P<0.05),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患者的miRNA水平较脓毒症组明显提高(P<0.05)。患者PMPs水平及miRNA-155水平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同时患者PMPs水平与microRNA-155水平也呈正相关。PMPs水平联合miRNA-155水平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达0.831。结论脓毒症患者的PMPs水平及miRNA-155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关,miRNA-155可能引起脓毒症患者的PMPs水平增高。
杨婉花张宏泽刘鸿翔刘长芳叶冬英石斌刘景全
关键词:脓毒症血小板微粒微RNAS预后
ICU床旁血液净化报警原因分析及处理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ICU床旁血液净化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急诊危重病科2006~2012年应用床旁血液净化系统治疗的308例急诊危重症患者时,1 028次报警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1 028次报警原因中以血路报警为主,占59.82%,旁路报警19.07%,提示性报警18.77%,其他原因报警2.34%。结论判断报警原因,及时准确地处理对ICU床旁血液净化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叶冬英石斌叶明荣季镇星
关键词:血液净化报警原因
罕见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被引量:1
2012年
报告1例罕见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救治体会如下。
杨婉花欧阳平魏勇刘长芳叶冬英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
浅谈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9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7例患者血糖、Cr、BUN等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尿糖、尿蛋白也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94.85%。结论在严格执行治疗医嘱的前提下,积极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叶冬英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护理
血小板微粒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危险程度及对疾病预后的预测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小板微粒(PMP)的变化对危险程度及对疾病预后的预测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收治入院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ST段抬高型心梗20例(STEAMI组),...
杨婉花石斌刘长芳叶冬英张宏泽刘鸿翔欧阳平
浅谈肺性脑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01年
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因此 ,在护理过程中 ,对肺心病患者更应加强巡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及早发现肺性脑病的先兆 ,给予恰当的护理 ,能够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促进病人的心身康复。
叶冬英黄根秀
关键词:肺性脑病护理体会
血小板微粒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程度及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微粒(PMP)的变化对危险程度及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ACS患者ST段抬高型心梗(STEAMI组)20例,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AMI组)20例,不稳定心绞痛20例(UA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每组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PAC-1和CD40L含量的变化。根据GRACE评分法将ACS组60例患者分为高危组(GRACE评分≥133分)34例、低中危组(GRACE评分<133分)26例,检测两组患者血小板微粒CD62P、PAC-1和CD40L的水平,并观察两组的住院期间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心衰发生率、28天的死亡率,并继续随访24个月的再次心梗、1年死亡率情况。分析血小板微粒值的高低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患者CD62P、PAC-1和CD40L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组、NSTEAIM组CD62P、PAC-1和CD40L的水平明显低于STEAIM组(P<0.05);UA组CD62P、PAC-1和CD40L的水平明显低于STEAIM组(P<0.05);低中危组患者CD62P、PAC-1和CD40L的水平明显低于高危组(P<0.05);低中危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心衰发生率、28 d死亡率明显低于高危组患者(P<0.05);继续随访24个月后低中危组患者再次心梗率、1年死亡率明显低于高危组患者(P<0.05)。结论 PMP的变化可以预测老年ACS患者危险程度及对疾病预后。
杨婉花石斌刘长芳叶冬英张宏泽刘鸿翔欧阳平
关键词:血小板微粒急性冠脉综合征血小板活化
不同预冲方法对清除复用透析器消毒剂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两种清除复用透析器消毒剂的预冲方法,以求达到残余浓度测试在允许的最低值。方法:选择本透析中心2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使用的复用透析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次。对照组采用半开放式预冲+密闭循环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密闭式预冲+模拟超滤的方法。结果:上机前用伦拿灵残余量测试纸测试残余浓度,观察组伦拿灵残余浓度测试合格率100%,浓度均为0 ppm,对照组合格率为84%,浓度在0~3 ppm之间,≥1 ppm需要继续冲洗,两种预冲方法残余浓度测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密闭式预冲+模拟超滤的方法能更快捷地清除消毒剂,使残余量达到允许范围的最低值,所以更安全有效,且能节约透析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唐叶英段艳荣艳叶冬英
关键词:复用透析器
罕见深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患者女性,17岁。2010年10月28日在家自行生产一非足月男婴,过程顺利,无大出血史。11.17日上厕所时觉右下肢麻木、肿胀,不能上抬,无下肢皮肤发红,无胸闷气促发热。当时拟诊'右下肢丹毒'予抗炎治疗无效,次日检查D-...
杨婉花刘鸿翔刘长芳叶冬英张一凡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