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牙周
  • 2篇牙周炎
  • 2篇替硝唑
  • 2篇硝唑
  • 2篇口腔
  • 1篇低能量
  • 1篇低能量激光
  • 1篇牙周病
  • 1篇牙周组织
  • 1篇牙龈
  • 1篇牙龈增生
  • 1篇厌氧菌
  • 1篇药膜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副作用
  • 1篇药物疗法
  • 1篇原虫
  • 1篇增生
  • 1篇试剂
  • 1篇试剂盒

机构

  • 7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李伟力
  • 2篇张晓乐
  • 1篇徐温崇
  • 1篇田乐滨
  • 1篇夏善福
  • 1篇王鸿颖
  • 1篇吴天颖
  • 1篇曹采方
  • 1篇孟书聪
  • 1篇沙月琴
  • 1篇栾庆先
  • 1篇杨是
  • 1篇耿素芳
  • 1篇陈红彦
  • 1篇李晓光
  • 1篇陈晓红
  • 1篇沈琮
  • 1篇王霄
  • 1篇宋青
  • 1篇刘鼎新

传媒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FDI、CS...
  • 1篇"99中国药...

年份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4
  • 1篇199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低能量激光在口腔科的应用
低能量激光是指输出功率为毫瓦级的激光,不会对组织产生不可逆损伤的弱反应水平的激光,但可对组织产生生物刺激作用,消炎止疼,促进创伤愈合。笔者自1985—1998年以来,应用日本森田制作所生产的低能量激光器治疗口腔常见疾患:...
李伟力
关键词:口腔科低能量激光
文献传递
替硝唑药膜的研制及临床观察被引量:4
1999年
张晓乐李伟力
关键词:替硝唑药膜
局部应用替硝唑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1998年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24例中度或重度牙周炎患者的42对牙位的牙周袋内分别放置替硝唑药膜和甲硝唑棒,观察14天。检测各项临床指标和龈沟液量,并采集龈下菌斑,测定螺旋体的百分比。结果证明局部应用替硝唑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抑制牙周炎症。替硝唑药膜使用方便,无副作用。
李伟力王霄陈晓红张晓乐田乐滨
关键词:牙周炎替硝唑药物疗法
硝苯吡啶与牙龈增生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1997年
目的:探讨服用硝苯吡啶与牙龈增生的关系和诊断标准。方法:对比服用硝苯吡啶(硝苯吡啶组)与不服用者(对照组)的牙龈增生指数、牙石指数、牙龈指数、菌班指数。结果:对照组牙龈增生的患病率为94%,显著高于硝苯吡啶组(77.8%);硝苯吡啶组中HI>40%者占13.9%,显著高于对照组(1.45%)。结论:非硝苯吡啶引起的牙龈增生不容忽视,硝苯吡啶确可引起牙龈增生,而与服药持续时间无相关关系;HI>40%者不难确诊,30%<HI≤40%者则应结合牙龈状态和病理学结果诊断。
徐莉李伟力
关键词:硝苯吡啶药物副作用
替硝唑药膜的研制及临床观察
唑(Tinidazole)为新型硝基咪唑类抗压氧菌及抗原虫药,其疗效确切,半衰期长。牙周病多为局部厌氧菌感染引起,为提高疗效并避免全身用药的副作用,研究人员研制了替硝唑药膜,并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张晓东李伟力
关键词:牙周病抗厌氧菌药抗原虫药
变色死髓牙的漂白治疗
1993年
自1989年1月起,我们对变色死髓牙采用髓腔内放置过氧化氢液加过硼酸钠糊剂的漂白方法,治疗20例,获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共20例,女13,男7,年龄23~63岁,均为前牙,牙冠基本完好,变色时间2~40年不等。变色原因为:外伤或创伤导致牙髓坏死8例;根管治疗术不彻底,数年后牙冠变色9例;用失活剂处理牙髓引起变色2例;用银针作根管充填1例。
李伟力陈红彦黎远皋
关键词:死髓牙漂白治疗
牙周组织监测试剂盒的临床应用初评被引量:1
1994年
PTM是一种检测GCF中AST水平的简便而快速的诊断方法,其特异度为99%,灵敏度为75%,且阳性率随牙周袋的加深及龈沟液量的增加呈增高趋势,为提示牙周炎的病情严重程度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辅助诊断方法。
沙月琴曹采方耿素芳栾庆先王鸿颖杨是吴天颖夏善福李伟力
关键词:天冬氨酸转氨酶牙周炎PTM试剂盒
抛光处理在超声洁治中的作用被引量:8
1994年
以人离体牙为研究对象,用扫描电镜结果论证了洁治后抛光的必要性,探讨了抛光的方法,并对国产GL-I型牙齿抛光膏进行了评价。
李伟力刘鼎新宋青孟书聪李晓光沈琮徐温崇孙富玉
关键词:口腔卫生抛光洁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