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忠华

作品数:115 被引量:392H指数:10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9篇肝炎
  • 51篇乙型
  • 48篇慢性
  • 46篇乙型肝炎
  • 41篇细胞
  • 39篇慢性乙型
  • 37篇慢性乙型肝炎
  • 30篇淋巴
  • 30篇淋巴细胞
  • 30篇病毒
  • 20篇肝炎患者
  • 19篇血清
  • 19篇乙型肝炎患者
  • 18篇毒性
  • 18篇慢性乙型肝炎...
  • 17篇细胞毒
  • 17篇细胞毒性
  • 16篇肝癌
  • 13篇特异
  • 13篇特异性

机构

  • 95篇无锡市传染病...
  • 18篇无锡市第五人...
  • 7篇江苏省人民医...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北京地坛医院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无锡市人民医...
  • 2篇安阳市第五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秦皇岛市第三...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15篇陆忠华
  • 47篇杨小娟
  • 38篇顾锡炳
  • 28篇华忠
  • 26篇陈卫
  • 25篇徐月琴
  • 24篇邓俊
  • 24篇王栋
  • 22篇王娟华
  • 22篇裴豪
  • 21篇黄利华
  • 16篇朱银芳
  • 12篇吴杭源
  • 12篇居朝霞
  • 9篇蒋祥虎
  • 9篇丁虹
  • 8篇吴国荣
  • 7篇陈浩坤
  • 6篇钱金娟
  • 6篇邢益平

传媒

  • 14篇实用肝脏病杂...
  • 1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0篇临床肝胆病杂...
  • 8篇中华实验和临...
  • 7篇肝脏
  • 5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肝博士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临床荟萃
  • 2篇微循环学杂志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国微循环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11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15篇2010
  • 27篇2009
  • 12篇2008
  • 9篇2007
  • 9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核苷类治疗HBsAg血清转换后肝细胞内cccDNA仍存在1例被引量:1
2014年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出现HBsAg血清转换是临床治疗的最理想终点[1].我们收治有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替比定夫、恩替卡韦治疗3年后获得HBsAg血清转换,但肝细胞内仍存有中等水平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el circular DNA,cccDNA),现报道如下.
陈仁芳陆忠华黄利华
关键词:核苷酸类共价闭合环状DNA
索拉非尼有效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1例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男.48岁,已婚.因“反复乏力、纳差10年,加重伴腹胀2个月”于2012年3月31日入院。患者于10年交无明显诱因出观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每天进食量较前减少一半,
陈卫周颜陆忠华邓俊王娟华
关键词:肝癌门静脉癌栓索拉非尼全身乏力食欲下降进食量
慢性肝病患者要适当补钙
2014年
谈到补钙,往往想到是中老年,尤其是更年期女性的骨质疏松者需要,或者是小孩补钙,以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及防治佝偻病。临床研究发现,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可导致低钙血症,血钙浓度越低,病情越重,慢性肝病患者也要适当补钙。
陆忠华
关键词:慢性肝病患者补钙更年期女性肝硬化患者骨质疏松低钙血症
腹腔置管灌洗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Y型猪尾巴导管留置腹腔灌洗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30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支持等基础治疗,联合治疗组除基础治疗外加用Y型猪尾巴导管一步法穿刺腹腔置管,反复腹腔灌洗,直至腹膜炎症状消失,腹水消退。结果联合治疗组48例治愈,15例好转,2例死亡。单纯治疗组42例治愈,14例好转,9例死亡;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6.9%和86.1%(P<0.05),病死率分别为3.0%和13.9%(P<0.05);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体温复常时间分别为(5.0±2.5)d和(8.5±1.7)d(P<0.05),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分别为(6.2±3.4)d和(10.4±5.8)d(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5.0±3.9)d和(21.8±5.8)d(P<0.05)。结论给予肝硬化并发SBP患者Y型猪尾巴导管置管腹腔,行灌洗治疗疗效好,操作安全、方便、简单。
居朝霞陈菊娣周美芳陆忠华
关键词: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CD25/IL-2Ra——一种很好的肝毛细胆管标记物
2006年
陆忠华
关键词:毛细胆管CD25标记物疾病种类酸预处理小牛血清
干燥综合征肝损害误诊为病毒性肝炎1例报告
2007年
汤勤陆忠华胡泰洪周敏
关键词:肝损害化工单元操作病毒性肝炎综合征综合病症
不同病期乙型肝炎患者网织红细胞及红细胞参数的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杨小娟吴国荣裴豪陆忠华
关键词:红细胞参数网织红细胞乙型肝炎患者骨髓造血功能RET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与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关系和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DNA水平与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的关系和意义。方法179例HBVDNA阳性、HBeAg阳性、人白细胞抗原(HLA)一A2阳性的CHB患者,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流式细胞术检测Tfh、HBV特异性CTL,并作IL一21的检测。将179例CHB患者根据HBVDNA水平分为甲、乙两组,甲组86例,HBVDNA水平为10^4。~10^5拷贝/ml,乙组93例,HBVDNA水平为10^6-10^7拷贝/ml,对两组患者进行以上检测指标的比较。结果甲组HBVDNA水平为(4.85±0.37)logl0拷贝/ml,乙组HBVDNA水平为(6.83±0.31)log。0拷贝/ml,t:27.31,P〈0.001,甲组Tfh(5.96±1.59)%,高于乙组(3.71±2.15)%,t=4.92,P〈0.01,IL.21(42.61±15.11)ng/L,高于乙组(14.91±3.15)ng/L,t=8.62,P〈0.01,HBV特异性CTL(0.36±0.08)%,高于乙组(0.18±0.06)%,t=19.99,P〈0.001。结论CHB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与外周血Tfh水平有关:HBVDNA水平低者,Tfh水平高,IL-21水平和HBV特异性CTL水平也高。HBVDNA水平高者,Tfh水平低,IL-21水平和ItBV特异性CTL水平也低。基线HBVDNA水平影响抗病毒疗效的机制可能与Tfh水平有关。
王娟华顾锡炳朱银芳华忠王栋杨小娟徐月琴陆忠华
关键词:乙型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1T淋巴细胞
从中国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监测网络看当前耐药状况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依托国家"十一五"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对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方法采用网络信息与生物信息技术,建立并初步完善中国乙肝病毒(HBV)耐药网络监测平台,分析当前HBV逆转录酶(RT)区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的特点及耐药现状。结果建立了目前国内覆盖面最广的大型HBV基因多功能共享数据库。截至2012年12月,已对267家单位的9 998例乙肝患者进行了基因耐药检测,其中基因型明确的患者有7 551例,B基因型为2 421例,占32.06%(2 421/7 551),C基因型为5 088例,占67.38%(5 088/7 551),D基因型患者为42例,占0.56%(42/7 551)。在检测到原发性耐药相关位点突变及代偿性突变的5 207例(5 207/7 551,68.96%)患者中,C基因型占3 700例(3 700/5 088,72.72%),B基因型占1 482例(1 482/2 421,61.21%),C基因型的构成比明显高于B基因型(P<0.01);在原发性耐药位点突变中,主要耐药突变(rtM204V/I,rtA181T/V,rtN236T)的检出率为43.64%(3 295/7 551),其中M204I、rtA181T(sW172*)和rtA181V突变常见于C基因型(P值均<0.01),而N236T突变却在B基因型中多见(P<0.01)。在恩替卡韦继发性耐药突变的患者中,M204V比M204I更常见(P<0.01)。国内部分地区或医院抗病毒治疗的核苷(酸)药物应用方案纷繁复杂,不够规范,多药耐药的构成比高达1.73%(131/7 551)。结论为实现对乙肝患者耐药数据的实时监控、共享和标准化,本研究建立了我国HBV耐药监测网络平台。目前国内HBV基因突变及其导致的核苷(酸)类药物耐药现状值得关注,其致病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曾艺军孙丽娜刘学恩张继明孙剑徐东平黄利华陆忠华张淑芹龙波刘云华陈士俊朱同海刘锦堂汪茂荣王海舰张跃新郝沛韩悦于德敏张东华张欣欣庄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耐药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LT水平与HBV特异性CTL、非特异性CTL计数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非特异性CTL的关系。方法148例CHB患者根据ALT水平分为3组:甲组35例,ALT≥2×正常值上限(ULN)~5×ULN(100~250IU/L);乙组53例,ALT〉5×ULN~≤10×uLN(251~500IU/L);丙组60例,A岍〉10×ULN(〉500IU/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非特异性CTL,对其中74例(甲组17例,乙组27例,丙组30例)人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CHB患者检测HBV特异性CTL。比较三组的HBV特异性CTL、非特异性CTL、HBVDNA水平和HBeAg阳性率。结果HBV特异性CTL:甲组[(0.42±0.10)%]高于乙组[(0.25±0.08)%],t=6.37,P〈0.01,乙组高于丙组[(0.17±0.004)%]t=5.14,P〈0.01。非特异性CTL:甲组[(15.01±3.01)%]低于乙组[(18.1±5.02)%],t=2.81,P〈0.01,乙组低于丙组[(21.5±6.11)%]t=3.07,P〈0.01。HBVDNA水平:甲组[(4.97±0.86)log^10拷贝/ml]低于乙组[(5.92±0.92)log^10拷贝/ml],t=4.87,P〈0.01,乙组低于丙组[(6.37±0.71)log^10拷贝/ml]t=2.92,P〈0.01。HBeAg阳性:甲组15例(42.86%),低于乙组(32例,占60.38%),χ^2=2.59,P〉0.05,乙组低于丙组(41例,占68.33%),χ^2=0.788,P〉0.05,甲组低于丙组χ^2=5.929,P〈0.05。结论CHB患者非特异性CTL越高,AIJT水平越高^[1],而HBV特异性CTL越低,HBV复制越强。
顾锡炳杨小娟王栋华忠吴杭源徐月琴陆忠华
关键词:丙氨酸转氨酶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