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歌
- 作品数:21 被引量:13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长湖达氏鲌的生长特性及其资源现状被引量:5
- 2017年
- 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在湖北长湖采集达氏鲌(Culter dabryi)样本592尾,对其年龄、生长及资源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湖达氏鲌种群的年龄组成为1~7龄,其中以1~4龄鱼为主,占样本总量的91.38%;达氏鲌属匀速生长类型,其体重(W)和体长(L)的关系式为W=0.008L3.148(n=592,R^2=0.995,P<0.01),且无明显性别差异;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拟合体长、体重与年龄的关系,其表达式分别为,体长Lt=49.103[1﹣e-0.194(t+0.268)],体重Wt=1668.330[1﹣e-0.194(t+0.268)]3.148,生长拐点年龄t=5.64龄,对应体长33.4 cm,体重502.4 g;目前长湖达氏鲌总死亡系数Z=0.80,自然死亡系数M=0.42,捕捞死亡系数F=0.38,资源开发率E=0.48/年,根据体长股分析法估算出长湖达氏鲌2015~2016年资源量为1 809 710尾(15.18 t)。为保持长湖达氏鲌资源稳定,建议捕捞体长33.4 cm以上个体。
- 王亚龙何勇凤王旭歌陈亮朱永久杨德国
- 关键词:年龄结构资源量
- 长湖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被引量:14
- 2016年
- 为系统阐明长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2014年3~11月对长湖鱼类群落结构的空间差异和季节动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长湖共调查到鱼类43种,隶属于7目14科37属,主要为湖泊定居型鱼类;大湖区和海子湖区鱼类优势种组成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鲫、鳖、鲤和达氏鲐为两个湖区的共同优势种;长湖鱼类群落的Margalef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53~2.30、O.52~2.02和0.24~0.66,除丰富度指数外,均表现为5月或8月相对较高;聚类和MDs排序分析结果表明长湖鱼类群落分为两大类群,呈现显著的时空异质性;ABC曲线显示长湖优势鱼类以小型鱼类或大型鱼类的幼体为主,且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针对长湖鱼类资源已出现衰退,建议在拆除围网/拦网养殖、取缔有害渔具的同时,考虑增殖放流、栽种水生植物等措施来达到长湖鱼类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 何勇凤李昊成王旭歌朱永久杨德国
- 关键词:鱼类群落结构
- 汉江支流堵河宽鳍种群结构与繁殖力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利用2018年6月—2019年5月湖北省堵河306尾宽鳍Zacco platypus的调查数据,研究了该水域宽鳍的种群结构和繁殖力特征。结果显示:堵河宽鳍种群由3个年龄组组成,Ⅱ龄为优势年龄组,占种群总数的55.2%。体长、体质量分布区间分别为64~203 mm、4.0~106.8 g,平均体长、体质量分别为125 mm±24 mm和34.3 g±18.2 g,87.1%的体长集中在82~154 mm,70.3%的体质量集中在14.4~45.7 g。堵河水系宽鳍种群的雌雄比为0.53∶1,Ⅰ龄、Ⅱ龄和Ⅲ龄组的分别为0.76∶1、0.40∶1和0.63∶1,其中,堵河水系宽鳍种群和Ⅱ龄组的实际雌雄比与理论值(1∶1)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雄个体的成熟系数周年变化明显,且具有明显的种内雌雄差异,雌性个体较雄性明显偏大。繁殖活动主要发生于4—7月,且雌性个体的繁殖活动存在一定的空白期。雌性个体的平均卵质量和卵径分别为1.34 mg±0.53 mg和1.14 mm±0.24 mm,绝对繁殖力变化范围为864~5074粒,均值为1863.74粒±1097.86粒,绝对繁殖力与体长、体质量、空壳质量以及性腺质量均具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但与全长相关性不显著(P>0.05)。
- 孟子豪李学梅王旭歌胡飞飞刘璐朱挺兵杨德国
- 关键词:种群结构繁殖力
- 高密度鳙池塘分区养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环境特征被引量:8
- 2018年
- 研究在高密度鳙和黄颡鱼、鲢混养模式下,通过在池塘中设置1/4拦网(A组)、1/2拦网(B组)和无拦网(C组)处理和分析养殖期不同处理组的水质特征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来探讨设置拦网是否会减轻浮游动物种群的生存压力,以保证水体中大型浮游动物的生物量。结果显示,A、B组TSS明显降低(P<0.05),但TN、TP等营养盐显著增高(P<0.05)。各处理组中的原生动物和轮虫的种类相对较多,分别占比为30.4%—36.6%和51.6%—57.0%,枝角类和桡足类种类相对较少。各处理组的物种组成变化不明显,物种多样性(H')仅在7月9日和7月23日2次采样中,A、B组显著高于C组(P<0.05),其他时间各处理组无明显差异。各处理组中的主要优势种群为原生动物和轮虫,但轮虫在实验后期趋于小型化。另外,大型优势物种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随着采样时间在C组中消失,在A、B组仍存在。轮虫和原生动物的生物量在实验期间各处理组中的变化不显著,枝角类和桡足类总生物量则是在B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说明拦网分区养殖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减轻大型浮游动物种群的生存压力,减缓其生物量的骤降。研究结果对维持池塘浮游动物生态平衡和增加池塘中鳙的天然饵料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 李学梅朱永久龚进玲王旭歌杨德国
- 关键词:浮游动物生物量
- 澜沧江西藏段鱼类优先保护等级评价被引量:10
- 2021年
- 由于澜沧江西藏段鱼类生存现状不清且历史资料缺乏不利于其渔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因此,尽快开展澜沧江西藏段土著鱼类的保护等级评价尤为重要。本研究以2017-2019年澜沧江西藏段现场调查所获取的鱼类资源、生态习性、栖息地现状等数据为基础,结合文献资料,系统评价了澜沧江西藏段7种主要土著鱼类的优先保护等级。通过对珍稀性、物种价值和人为干扰3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种型情况、分布范围、资源现状、生态价值、栖息地质量5个二级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打分,基于各一级指标的权重汇总得到了各评价对象的优先保护综合评价值。结果显示:德钦纹胸[鱼兆](Glyptothorax deqinensis)的分值最高,为0.77,其次为细尾[鱼兆](Pareuchiloglanis gracilicaudata)和无斑褶[鱼兆](Pseudecheneis immaculatus),得分均为0.74,随后依次是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0.60、前腹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anteroventris)0.48、澜沧裂腹鱼(Schizothorax lantsangensis)0.37、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0.35。基于综合评价值,将德钦纹胸[鱼兆]、细尾[鱼兆]和无斑褶[鱼兆]列为一级优先保护鱼类,裸腹叶须鱼列为二级优先保护鱼类,前腹裸裂尻鱼列为三级优先保护鱼类,澜沧江裂腹鱼和光唇裂腹鱼列为四级优先保护鱼类。
- 朱挺兵胡飞飞龚进玲王旭歌杨德国李雷
- 关键词:土著鱼类评价指标
- 长江中下游湖泊短颌鲚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为探明长江中下游不同湖泊中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分化程度,以洞庭湖、长湖、巢湖3个地理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为分子标记,分别应用软件Dna SP 5.0、Arlequin3.1.1、MEGA5.0和Network 5.1进行了遗传参数统计和单倍型间分子变异分析(AMOVA),构建邻接系统树及单倍型网络图。对长江中下游短颌鲚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用来分析的1 236 bp D-loop区序列中共90个变异位点,54个简约信息位点。长江中下游3个地理群体中共发现5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范围0.949~0.982,核苷酸多样性范围0.004 99~0.006 21,说明长江中下游3个湖泊短颌鲚地理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3个短颌鲚地理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265 95,呈现出中等程度的分化水平,主要表现在巢湖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处于中等程度分化水平。依据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及单倍型网络图也出现相类似结果。
- 王旭歌何勇凤吴兴兵杨德国
- 关键词:短颌鲚D-LOOP遗传分化地理群体
-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长湖鱼类营养结构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本研究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2017年秋季(10月)和2018年春季(3月)湖北省荆州长湖鱼类营养结构特征,构建了δ^(13)C和δ^(15)N稳定同位素双位图,并计算了7个相关的量化指标。结果显示:所采集的16种鱼类,δ^(13)C均值范围为(-27.7±0.8)‰~(-24.8±0.1)‰,δ^(15)N的均值范围为(11.4±0.3)‰~(16.6±0.5)‰。营养生态位分析显示,长湖鱼类以偏肉食性鱼类黄颡鱼的营养级最高(3.28±0.2),草鱼的营养级最低(1.74±0.1)。稳定同位素的量化指标表明,长湖春季鱼类群落核心生态位空间(standard ellipse area,SEA)、生态位总空间(total area,TA)和基础食物来源(δ^(13)C range,CR)均高于秋季,两个季度的营养多样性(centrifugal distance,CD)和鱼类群落的整体密度(mean nearest neighbor distance,MNND)相似,但春季的营养长度(δ^(15)N range,NR)和鱼类群落营养生态位分布范围(standard deviation of nearest neighbor distance,SDNND)值低于秋季。说明春季长湖的生态位总空间(TA上升)和基础食物来源(CR上升)较为丰富,但因鱼类种类的食性相近,其群落的总食物链降低(NR下降)。该研究可为分析拆围后长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积累基础数据,也为长湖的渔业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 李学梅朱挺兵王旭歌何勇凤杨德国
- 关键词:鱼类稳定同位素营养结构
- 汉江支流堵河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被引量:8
- 2022年
- 基于堵河2018年6月—2019年5月渔获物,分析了鱼类群落组成及变化、优势种以及群落多样性时空分布特征,讨论了外界环境扰动作用对鱼类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采集鱼类38种,分属4目8科,其中鲤形目鱼类最多(26种),占总种数的68.4%。群落优势种为鳙(Aristichthys nobilis)、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䱗(Hemiculter leucusculus);生态类型主要以杂食性、底层性、定居性鱼类为主,分别占总物种数的50.0%、50.0%和89.5%;渔获物的相对重量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为主,分别占总重量的49.8%、16.6%,相对数量以马口鱼、䱗、宽鳍鱲(Zacco platypus)为主,分别占总数的30.0%、17.4%、12.7%;鱼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处于一般至较丰富水平,其中中游S3区域Shannon指数(H)、Maragalef指数(R)和Pielou指数(J)均高于上游S1、S2和下游S4区域,夏季和秋季的H、R指数均高于春冬季,但J指数为春冬季高于夏秋季;不同采样时间的鱼类群落相似性指数(S′)均介于0.50~0.75,为中等相似及以上,不同采样区域的S′除S1与S3间和S1与S4间为中等不相似外,其余均为中等相似(S′>0.50);ABC曲线表现为生物量曲线在丰度曲线上方,W统计为0.0267>0,表明现阶段堵河水系鱼类群落受外界扰动影响较小,鱼类群落较为稳定,但与历史数据相比,鱼类种类和生态类型均有一定变化。根据上述结果提出了堵河鱼类资源的保护建议。
- 孟子豪李学梅王旭歌胡飞飞朱挺兵吴兴兵朱永久陈康杨德国
- 关键词:鱼类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 长鳍吻免疫因子基因cDNA部分序列克隆及其组织表达差异
- 2018年
- 根据鲤科鱼类同源序列设计并合成了长鳍吻(Rhinogobio ventralis)应激因子HSP70、抗体IgM、抑炎性因子IL-10和促炎性因子IL-1b基因特异引物,以长鳍吻皮肤组织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获得长度分别为412、463、520和217 bp的上述4种免疫因子基因cDNA部分序列。同时通过RT-PCR比较患小瓜虫病长鳍吻和对照组长鳍吻皮肤和肠道组织中各免疫因子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在皮肤组织中,IgM和IL-10在感染组鱼体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鱼(P<0.05),HSP 70和IL-1b的表达则没有差异;在肠道组织中,IgM、IL-10和IL-1b在感染组鱼体中表达量显著增高,HSP 70的表达量没有差异。本研究首次对长鳍吻的免疫因子进行了分析,指出免疫因子IgM和IL-10在鱼体中免疫应答反应中较为灵敏,为养殖过程中长鳍吻应激监测方面奠定了理论基础。
- 李学梅吴兴兵王旭歌朱永久杨德国
- 关键词:免疫因子克隆
- 澜沧江西藏段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被引量:7
- 2022年
- 为了解澜沧江西藏段鱼类群落现状,于2017—2019年对澜沧江西藏段干流及主要支流的鱼类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分析和评价了鱼类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结果显示,澜沧江西藏段现有鱼类2目5科(亚科)13种,其中土著鱼类9种,外来鱼类4种;摄食生态类型包括杂食性(占比92.3%)和肉食性(占比7.7%)2种;栖息类型包括3种,其中底栖缓流性鱼类物种数比例最高,占61.5%;群落优势种为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澜沧裂腹鱼(Schizothorax lantsangensis)、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和前腹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anteroventris);鱼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570~1.249、0.585~0.901和0.504~1.423。总体而言,澜沧江西藏段鱼类群落结构较为简单,但处于稳定状态,所有有历史记录的土著鱼类均采集到样本,所有外来鱼类均是首次记录。为保护澜沧江西藏段土著鱼类资源,建议加强土著鱼类栖息地保护和人工驯养繁育,并重视对外来鱼类的防控。
- 朱挺兵胡飞飞龚进玲王旭歌陈康杜红春杨德国吴兴兵
- 关键词:鱼类资源群落结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