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细胞
  • 3篇腺癌
  • 2篇阴性
  • 2篇阴性乳腺癌
  • 2篇三阴
  • 2篇三阴性乳腺癌
  • 2篇癌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直肠
  • 1篇肉芽
  • 1篇肉芽肿
  • 1篇肉芽肿性
  • 1篇肉芽肿性小叶...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乳腺癌细胞
  • 1篇乳腺炎
  • 1篇乳腺肿

机构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陈德波
  • 5篇张熙
  • 4篇洪成业
  • 4篇王青兰
  • 1篇黄欧
  • 1篇程艳洁
  • 1篇陈小松
  • 1篇沈坤炜
  • 1篇洪志鹏
  • 1篇李良强

传媒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沉默Prohibitin基因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016年
目的 siRNA介导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基因沉默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在HCT116细胞中转染PHB-siRNA,以Western blot来筛选siRNA片段。设立阴性对照NC组和高效沉默PHB138,PHB539siRNA片段为实验组,重新转染HCT116,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AnnexinⅤ-FITC细胞凋亡试剂流式细胞术、Caspase-3/Caspase-9活性检测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AnnexinⅤ-FITC和Hoechst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iRNA片段PHB138、PHB539能明显抑制PHB蛋白表达;转染后HCT116平板克隆形成率分别PHB138(31.1±4.0)%、PHB539(12.4±1.2)%、NC(43.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CK8实验发现转染后1~5d,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未收到显著影响(P〉0.05)。在转染第7天,PHB539siRNA能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1);Caspase-3活性度为PHB138(1.50±0.39)、PHB539(1.81±0.41),Caspase-9活性度PHB138(2.02±0.43)、PHB539(2.8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Ⅴ-FITC和Hoechst染色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有明显的凋亡现象,且凋亡比例和强度比阴性对照强。结论靶向PHB-siRNA干扰可以有效地沉默结直肠癌细胞HCT116PHB基因,下调PHB蛋白水平,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增殖、促进凋亡。
陈德波程艳洁洪成业王青兰张熙
关键词:PROHIBITINSIRNAHCT116
扩大切除手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扩大切除手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临床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88例GL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扩大切除手术,对疗效差异随访。结果经随访,观察组治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复发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1%,治愈率与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外形满意度调查显示两组满意度相似(88.64%vs.9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效果显著,愈后复发率低。
张熙陈德波王青兰洪成业
关键词: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下调锌指蛋白703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本研究旨在观察下调锌指蛋白703(ZNF703)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RNAi干扰技术下调ZNF703的蛋白水平,细胞增殖试验检测细胞的顺铂敏感性. 二、结果 选取BT-549、MDA-MB-468细胞株,应用siRNA干扰ZNF703的表达.以加药72 h为观察点,随着顺铂的浓度逐渐增加,BT-549无义干扰组(NC)和MDA-MB-468 NC组的存活率逐渐降低.与NC组比较,BT-549 siRNA实验组(t=3.773,P< 0.05)和MDA-MB-468 siRNA实验组(t=3.280,P<0.05)分别可以进一步增加顺铂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张熙黄欧陈小松陈德波沈坤炜
关键词:乳腺癌细胞锌指蛋白敏感性阴性顺铂蛋白水平
探讨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中的表达
2018年
目的:探讨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0例,将其作为乳腺癌组,另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同期收治的30例乳腺良性病患者为良性组,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中CD44^+/CD24~细胞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化疗后和淋巴结阳性患者外周血中CD44^+/CD24~细胞表达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术后、淋巴结阴性患者外周血中CD44^+/CD24~细胞表达和良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44^+/CD24~细胞表达显著高于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阳性患者外周血中CD44^+/CD24~细胞表达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中的表达能够为临床患者病情的评估及预后的判断工作提供有效依据,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张熙陈德波王青兰洪成业
关键词:乳腺癌外周血
免疫组化检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果糖-1,6-二磷酸激酶表达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果糖-1,6-二磷酸激酶(FBP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石蜡块100例制作组织芯片,其中TNBC组4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组58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BP1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FBP1低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阴性(P=0.027)、病理分期晚(P=0.034)、淋巴结转移(P=0.015)以及远处转移(P=0.012)关系密切。其中,FBP1在TNBC组主要表现为低表达,在NTNBC组主要表现为高表达,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提示FBP1可能作为TNBC诊断和/或评估疾病进展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陈德波洪志鹏张熙洪成业王青兰李良强
关键词:乳腺肿瘤免疫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