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军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从数字到远程,皮肤病学一直在路上被引量:2
- 2016年
- 远程医学从本质上而言,是数字医学的一部分,“无数字,即无远程”。
世界卫生组织对远程医学的定义是“在远程状态下,医学服务人员利用信息通讯技术传递医学服务以及诊断、预防、治疗、研究、评估及继续教育的信息,以提高个体及社区健康水平”。
- 崔勇张学军
- 关键词:远程医学皮肤病学信息通讯技术世界卫生组织继续教育
- 银屑病遗传易感性研究新发现
- 2021年
- 银屑病是可累及多系统的免疫炎症性皮肤病,受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发病机制不明,其中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该病主要表现为表皮角质细胞过度增殖与免疫功能失调,在我国约有600万患者,常伴发高血压、肿瘤等其他系统性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基因组变异在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发现疾病易感基因/致病基因和基因组变异,并以此作为疾病的生物学标记,对疾病风险预测和诊断、开展药物作用靶点筛选及精准用药等具有重要科学和社会价值.项目历时12年,围绕疾病的遗传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遗传异质性,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等科学问题,通过MHC基因组序列分析,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基因组关联分析、全基因组编码变异研究,寻找疾病基因组易感基因/致病基因,揭示疾病遗传易感性,先后发现银屑病30个新的易感基因变异位点.构建了中国人群分辨率高、基因组变异位点全面的Han-MHC参考序列图谱,为肿瘤等其他MHC相关免疫性疾病提供了帮助.
- 无周伏圣张学军左先波张学军张学军张学军朱才红高金平郑晓冬孙良丹
- 关键词:炎症性皮肤病生物学标记免疫功能失调系统性疾病银屑病遗传异质性
-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银屑病在我国的真实世界研究进展
- 2024年
- 本文全面回顾了2018年司库奇尤单抗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开展首个治疗银屑病的真实世界研究以来,特别是2019年司库奇尤单抗在我国获批上市至今,治疗的50万我国银屑病患者的基本情况。共计30多个团队开展了司库奇尤单抗真实世界研究,为治疗我国银屑病患者的初步疗效、维持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提供了客观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司库奇尤单抗作为靶向IL-17A的生物制剂,在改善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方面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可控。与传统疗法及其他生物制剂相比,显示出更快的起效速度、更稳定的长期疗效以及更低的复发风险。
- 张博黄贺张耀华崔勇张学军
- 关键词:银屑病疗效安全性
- 中国县域银屑病患者临床特征和就诊现状调查
- 2024年
- 目的了解我国县域范围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就诊现状。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依托"千县无银"项目,于2023年2—6月,在率先开展项目的404个行政县459个县域医院皮肤科开展线上问卷调查,性别、民族、年龄、居住地、受教育情况、婚姻状况、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等由患者或监护人填写;银屑病病程、临床分型、银屑病共病、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银屑病皮损体表面积(BSA)及既往治疗方式等由医生填写。结果共16935例患者完成问卷调查,年龄1~102(44.17±11.58)岁,30~59岁人群占比最高,共12026例(71.0%);男女性别构成比为2.21∶1;高中学历人群最多,为4117例(24.3%);有9940例(58.7%)患者曾经或现在有吸烟和/或饮酒的经历;病程为1~5年者最多,共7218例(42.8%)。DLQI≥10分者15630例(92.3%),PASI≥10分者8346例(49.7%),BSA≥10%者15017例(89.2%);临床分型中斑块型最多,为14965例(88.7%),其次为点滴型1141例(6.8%);最常见的初发部位为躯干,共12309例(72.9%)。共病中,报告最多的为高血压,共1681例(10.0%)。有7650例次报告了传统外用药物治疗效果,3112例次报告了系统药物治疗效果,分别有6269例次(81.9%)和2493例次(80.1%)报告疗效不好或完全没有疗效。结论县域银屑病就诊患者多为病程较短的重度患者,临床分型主要为斑块型,最常见的共病为高血压,大部分患者认为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 李敏张博张博王文俊黄贺黄贺蒋浩谭代花陈丽娜陈丽娜赵莹猷赵群力尹先勇孙良丹张福仁高兴华高兴华崔勇
- 关键词:银屑病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