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小康
- 作品数:32 被引量:100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补肾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系统评价补肾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基于中、英文数据库手动检索相关期刊,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1年7月。由两名研究员筛选纳入文献、提取所需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共10项研究,1181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补肾活血汤所在研究组治疗KOA在提高总有效率[OR=3.80,95%CI(2.53,5.72),Z=6.42,P<0.00001]、降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MD=-1.60,95%CI(-2.57,-0.63),P=0.001]、抑制白细胞介素-1(IL-1)[SMD=-1.34,95%CI(-2.21,-0.47),P=0.003]、减少不良反应方面[OR=0.28,95%CI(0.09,0.88),P=0.03]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在改善Womac评分[MD=-0.65,95%CI(-3.43,2.13),Z=0.46,P=0.65]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补肾活血汤可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IL-1),提高总有效率,降低VAS评分,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安全有效治疗KOA,但考虑到本次纳入文献质量及样本量大小,本次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 陈培李洪辉汤小康丁建辉叶贵生唐成剑
- 关键词:补肾活血汤膝骨关节炎中医药临床疗效安全性META分析
- 右归饮对牵张应力环境中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 目的明确序列酶消化法从乳鼠骨骼中分离培养骨细胞、成骨细胞在细胞形态学、细胞碱性磷酸酶(cAKP)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法骨钙素(BGP)染色及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ALP)测定上的差异。用右归饮含药血清对应力条件下培养的成骨细...
- 汤小康
- 关键词:骨细胞牵张应力右归饮
- 文献传递
- 右归饮对模拟人体内应力环境中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分泌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究牵张应力作用下右归饮含药血清刺激大鼠成骨细胞后,对其碱性磷酸酶(ALP)分泌的影响,评价右归饮在模拟人体内应力环境中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方法随机将40只SD大鼠均分为右归饮组和生理盐水组,右归饮组每天按含生药量20 g/kg灌胃,生理盐水组灌以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周;末次灌胃2 h后,常规麻醉,心脏取血,分离提取血清,-20℃保存2组血清;采用序列酶消化法培养成骨细胞,传至第4代将细胞等量接种为6组,每组6孔,分别标记为无血清培养基对照组、生理盐水血清组、右归饮含药血清组、无血清12%牵张形变组、生理盐水血清12%牵张形变组和右归饮含药血清12%牵张形变组,无血清培养基同步化培养24 h;将右归饮含药血清及生理盐水血清分别作用于右归饮含药血清组、右归饮含药血清12%牵张形变组和生理盐水血清组、生理盐水血清12%牵张形变组细胞,同时采用0.5 Hz频率、12%形变量的牵张力对相应无血清组细胞、右归饮血清组细胞及生理盐水血清组细胞进行力学加载。分别于12 h和24 h对各组细胞行ALP定量测定,检测各组细胞ALP活性;加力24 h后,行碱性磷酸酶染色(CAKP),显微镜镜检拍照,检测成骨细胞胞浆内CAKP颗粒数目及分布;并利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0.5 Hz、12%牵张应力条件下无血清组细胞与常规培养条件下无血清组细胞比较,前者ALP表达受抑制(P<0.05);牵张应力条件下右归饮血清培养液与生理盐水血清培养液,较常规培养条件下2种血清培养液比较,均能刺激成骨细胞ALP表达(P<0.05),且力学环境下右归饮组ALP值高于生理盐水血清组(P<0.05)。结论无血清条件下,牵张应力表现出抑制成骨细胞ALP表达现象;右归饮在模拟人体牵张应力环境下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
- 汤小康应航倪哲吉樊燕华李敏童培建肖鲁伟
- 关键词:牵张应力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右归饮
- 寒湿阻滞型腰痛大鼠模型构建及独活寄生汤干预效果的实验研究
- 2024年
- 目的构建大鼠寒湿阻滞型腰痛动物模型,评估独活寄生汤对该模型的干预效果。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7 d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独活寄生汤组。空白组仅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模型组、独活寄生汤组在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下行“腰椎后柱结构部分切除术”,并在寒湿环境下饲养6周。造模2周后,空白组、模型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独活寄生汤组予独活寄生汤18.6 g/(kg·d)灌胃,均连续灌胃4周。比较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自发性疼痛行为学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CT三维成像评估脊柱生理曲度形态改变情况,椎间盘组织病理切片评估椎间盘髓核病变程度。结果造模后1周,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独活寄生汤组开始出现少动、皮毛无光泽、嗜睡蜷缩、反应迟钝、大便稀溏表现,体质量减轻(P<0.05),自发性疼痛行为学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升高(P<0.05);给药后3周,与模型组比较,独活寄生汤组疼痛行为学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给药后4周,与模型组比较,独活寄生汤组大鼠脊柱CT三维成像形态退变不明显,椎间盘组织病理切片显示,独活寄生汤组椎间盘髓核病变不明显。结论“腰椎后柱结构部分切除术+寒湿环境饲养”可成功构建SD大鼠寒湿阻滞型腰痛动物模型,独活寄生汤对该模型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 汤小康肖可王攀邱礼国周长征唐成剑
- 关键词:腰痛独活寄生汤动物模型腰椎间盘退变
- 骨细胞分离培养及其与成骨细胞鉴别比较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建立比较稳定的骨细胞实验室分离培养方法,并将其部分生物学特性与实验室培养的成骨细胞进行比较研究,明确两者区别。方法:采用序列酶消化法,分别从3只3dSD乳鼠骨骼中分离培养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培养24h后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第1代细胞用碱性磷酸酶试剂盒采用重氮盐法(改良Kaplow氏法)染色,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细胞的骨钙素(BGP)染色,测定碱性磷酸酶并计算其活性。结果:骨细胞多呈星状或树枝状,且有很多的突触;成骨细胞呈长梭形,有少量的突触。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胞浆内cAKP颗粒不明显;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胞浆内可见众多cAKP颗粒。骨细胞BGP染色阳性明显,成骨细胞BGP染色阳性不如骨细胞明显。ALP在骨细胞中分泌较成骨细胞低,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实验室条件下能培养出骨细胞,该类细胞和成骨细胞有明显区别。
- 汤小康程婉许兵应航童培建肖鲁伟
- 关键词:骨细胞成骨细胞细胞分离
- 运用钽棒植入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3年
- 股骨头坏死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多诱发股骨头塌陷,给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造成严重伤害。钽棒因其与骨组织在结构学和力学特性上接近,且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很好的适应生物体内环境,因而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具有巨大的潜能。钽棒植入术作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在国内外已有着广泛运用,目前普遍认为其适合于ARCOⅠ、Ⅱ期患者,并具有手术过程相对简单、风险小和并发症少等特点。但由于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困难、钽棒作用局限以及医务工作者相关经验差异等因素,造成了目前医学界对于钽棒疗效好坏,甚至是否继续使用钽棒等问题的争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将钽棒植入术与相关生物技术结合,必定能提高股骨头坏死疾病的疗效。
- 汤小康叶福生童培建樊燕华李敏应航肖鲁伟
- 关键词:钽棒股骨头坏死
- 痛风克颗粒对痛风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痛风克颗粒对痛风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及痛风克组4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余下3组小鼠均采用微晶型尿酸钠(MSU)法进行造模,造模期间各组给予生理盐水和相应的药物灌胃治疗。计算各组大鼠在MSU混悬液注射后1h,2h,6h,8h,12h,24h期间足肿胀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及关节腔组织中血尿酸、前列腺E2(PGE2)含量及炎症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7(IL-17),并通过Western Blot法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与各治疗组大鼠的关节均出现明显肿胀,表示造模成功。其中模型组大鼠食量、活动量及大小便次数均明显减少,其他治疗组饮食正常,但大小便次数增多,活动量减少。与模型组对比,痛风克组和秋水仙碱组大鼠足肿胀率在给药6~8h后显著降低(P<0.05,P<0.01),且药效持续时间较长。痛风克组和秋水仙碱组大鼠的痛觉反应潜伏期在给药1h~2h后均较模型组和正常组显著提高(P<0.05)。与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痛风克组和秋水仙碱组大鼠在20min内扭体次数也明显减少(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尿酸、血清PGE2及滑膜组织中PGE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痛风克组和秋水仙碱组血清PGE2水平、血清尿酸水平及滑膜组织中PGE2水平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痛风克组和秋水仙碱组大鼠血清及关节腔组织中的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正常组显著偏高(P<0.05);其中痛风克组和秋水仙碱组大鼠血清及关节腔组织中TNF-α、IL-8及IL-17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痛风克组及秋水仙碱组PI3K、AKT及m TOR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其中痛风克组和秋水仙碱�
- 田英汤小康葛子靖
- 关键词:炎症反应
- 运用钽棒植入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 股骨头坏死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多诱发股骨头塌陷,给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造成严重伤害。钽棒因其与骨组织在结构学和力学特性上接近,且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很好的适应生物体内环境,因而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具有巨大的潜能。钽棒植入术...
- 汤小康叶福生童培建樊燕华李敏应航肖鲁伟
- 关键词:钽棒股骨头坏死
- 文献传递
- 易误诊为桡骨头半脱位的4类儿童急性上肢损伤被引量:2
- 2021年
- 桡骨头半脱位是儿童常见的肘部损伤,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致伤原因多为牵拉、摔倒等[1]。患儿主要表现为啼哭,拒绝使用患肢、惧怕他人触摸患肢。手法复位是治疗桡骨头半脱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患儿常无法良好配合拍摄影像学资料,临床上桡骨头半脱位易与小儿肱骨外髁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及尺骨上段骨折混淆,造成误诊误治。
- 廖艳红汤小康唐成剑张涤周长征
- 关键词:桡骨小头半脱位儿童误诊
- 灯盏细辛注射液灌注疗法与自体干细胞输注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成药灯盏细辛注射液灌注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纳入介入条件下接受旋股内动脉灌注灯盏细辛注射液和旋股内动脉输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共42例45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7例28髋)和对照组(15例17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rris评分和MRI改变,评估灯盏细辛注射液干预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SA血管计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Harris评分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MRI表现有所改善,股骨头无明显进一步塌陷,病变范围有所缩小,髋关节区域DSA血管计数平均增加(2.60±0.60)条;对照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DSA血管计数平均增加(2.20±1.00)条。两组患者微血管均出现再生,造影显示血管分布得到改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旋股内动脉灌注能有效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表现,其机制与其促进髋关节区域微小血管再通与增生有关。
- 汤小康倪哲吉陈欢欢童培建肖鲁伟唐成剑卢敏周长征李洪辉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灯盏细辛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