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智
- 作品数:6 被引量:91H指数:4
-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症状性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25分的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症状性出血转化(SICH)的危险因素及长期预后。方法选择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80例,根据溶栓后36h内头颅CT或MRI复查SICH患者13例(SICH组),无SICH患者67例(非SICH组)。分析溶栓后SICH发生的危险因素及2组患者90d随防预后及终点死亡事件。结果与非SICH组比较,SICH组入院血糖、溶栓后最高收缩压、发病至溶栓>3h、心房颤动及前循环梗死比例明显升高,后循环梗死比例明显降低(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血糖(OR=2.423,95%CI:1.342~7.450,P=0.023)、溶栓后最高收缩压(OR=1.159,95%CI:1.028~2.240,P=0.029)、心房颤动(OR=3.715,95%CI:1.649~8.370,P=0.002)、发病至溶栓>3h(OR=4.604,95%CI:1.952~10.860,P=0.001)、前循环梗死(OR=4.779,95%CI:1.903~12.004,P=0.001)是溶栓后SICH的危险因素。SICH组预后良好、预后不良分别为3例(23.1%)、10例(76.9%),其中死亡3例(23.1%)。非SICH组预后良好、预后不良分别为23例(34.3%)、44例(65.7%),其中死亡9例(13.4%)。结论溶栓后发生SICH,提示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
- 陈颖窦智许雯蔚李圆圆肖凯龙何国林
- 关键词:卒中预后
- 老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究老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性痴呆的临床表现、病程和结局。方法收集2015-12—2016-11到我院接受治疗,经专科医师确诊符合老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性痴呆诊断标准的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与治疗方法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老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老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性痴呆的病人在接受治疗后Hachinski缺血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低于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发现老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性痴呆因梗死灶的部位、数量、起病速度不同,病人临床表现及疾病的预后也不同。
- 陈戈李丽丝陈颖窦智
- 关键词:老年多发痴呆预后
-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各型癫痫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联合丙戊酸(VPA)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97例癫痫患者,分为全身性发作型52例,单纯性部分发作型28例,复杂性部分发作型76例,部分发作继发全身强直痉挛发作型4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VPA+LTG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发作频率、临床疗效;比较不同癫痫发作类型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身性发作型患者的发作频率:1.42±0.67(次/月),单纯性部分发作型患者:0.82±0.43(次/月),复杂性部分发作型患者:1.47±0.75(次/月),部分继发强直痉挛发作型患者:1.53±0.66(次/月)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发作类型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的血清IL-2、IL-6、TNF-ɑ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97例癫痫患者出现皮疹占2.03%,转氨酶升高占1.52%。结论 LTG联合VPA对各种类型的癫痫患者治疗效果均满意,患者的不良反应轻,能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戈李丽丝窦智
- 关键词:癫痫拉莫三嗪丙戊酸
- 药物难治性额叶、颞叶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及影响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药物难治性额叶、颞叶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1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5例药物难治性额叶、颞叶癫痫患者(观察组)以及70例药物治疗有效的额叶、颞叶癫痫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分,然后再根据MoCA评分将55例观察组患者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组:A组39例,MoCA评分〈18分,B组16例,MoCA评分≥18分。结果:①观察组MoCA视空间与执行能力(t=2.9887,P=0.0034)、命名(t=3.4314,P=0.0008)、注意(t=3.3880,P=0.0009)、语言流畅(t=2.4023,P=0.0178)、抽象思维(t=2.9138,P=0.0042)、延迟记忆(t=2.0736,P=0.0402)、定向力(t=2.1824,P=0.0310)等8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A亚组患者与B亚组患者之间性别(χ^2=0.2964,P=0.6097)、发病年龄(t=0.4275,P=0.6708)、病程(t=0.3702,P=0.7127),并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患者所占比例(χ^2=0.0388,P=0.864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亚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t=3.3194,P=0.0012)、额叶致痫灶患者所占比例(χ^2=4.4908,P=0.0362)、服用药物种类(t=3.3136,P=0.00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难治性额叶、颞叶癫痫患多存在较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且与癫痫发作频率、服用药物种类、致痫灶部位密切相关。
- 窦智陈颖蔡雁飞
- 关键词:药物难治性癫痫额叶癫痫认知功能障碍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呼吸肌训练对患者吞咽功能及吸入性肺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呼吸肌训练对患者吞咽功能及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6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两组均开展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基于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开展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研究组基于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开展肌电生物反馈训练与呼吸肌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舌骨上肌群肌电积分值与治疗后总有效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舌骨上肌群肌电积分值、总有效率更高,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呼吸肌训练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促使其吞咽功能快速恢复,且可减少吸入性肺炎,值得推广应用。
- 窦智肖凯龙杨世喜江梓幸
- 关键词:呼吸肌训练吞咽功能吞咽障碍脑卒中
-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7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86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语言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运动想象疗法,对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及认知功能、神经功能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复述、书写、理解能力、语言流利性等语言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上述语言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前蒙特利尔认知评分(MoCA)、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IH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MoCA、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语言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也能促进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改善,值得推广。
- 窦智肖凯龙陈颖邓泽华
- 关键词:运动想象疗法语言训练脑卒中后失语症语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