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霞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99m)Tc-美罗华用于原发性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分析99mTc-美罗华作为示踪剂对102例原发性乳腺癌(其中1例为双乳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SLN)显像及活检的诊断效能。方法超声引导下于乳腺肿块周围及肿块表面皮下注射99mTc-美罗华后行SLN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与患者数码局部大体像进行图像融合。术中凭此融合图像行腋窝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切除SLN后,行常规乳腺癌手术及腋下淋巴结清扫术,并送病理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103例次SLN显像成功率100%,共显示SLN177枚,分布于腋窝区、内乳区及乳腺组织内,平均1.72枚(177/103)。腋窝区SLNB成功率99.03%(102/103),共探测到SLN266枚,平均2.58枚(266/103)。病理发现腋窝SLN有转移者76例次,转移SLN110枚。与腋清扫淋巴结病理结果比较,SLNB的灵敏度为96.20%(76/79),特异性为100%(24/24),假阴性率为3.80%(3/79),准确率为97.09%(100/103)。结论应用新型SLN示踪剂99mTc-美罗华行乳腺癌SLN显像及活检成功率、灵敏度及准确率高,假阴性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李囡林保和欧阳涛杨志李金锋许小保张岩马云霞
- 关键词:美罗华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活检
- 467例乳腺癌患者^99Tc^m-利妥昔单抗前哨淋巴结显像结果分析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应用前哨淋巴结(SLN)显像剂^99Tc^m-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简称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进行乳腺癌SLN活组织检查(SLNB)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以及不同因素对SLN显像及SLNB的影响。方法467例乳腺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于乳腺肿块周围及肿块表面皮下注射^99Tc^m-利妥昔单抗后行SLN显像。术中凭显像结果行腋窝区SLNB,将切取的SLN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SLN显像成功率99.14%(463/467),共显示SLN837枚,人均1.79枚(837/467),分布于腋窝区、内乳区、乳腺组织内及锁骨下区。腋窝区SLNB成功率99.57%(465/467),手术共探测到SLN1182枚,人均2.53枚。病理检查发现腋窝SLN有转移者131例,转移SLN194枚。其中1例单纯由免疫组织化学法发现微小转移灶。患者年龄、显像时间、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显像前是否行乳腺肿块手术切取活组织检查对SLN显影率、SLNB成功率及SLN转移率均无影响。不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的患者其SLN转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34,29.184,P均〈0.05)。结论应用^99Tc^m-利妥昔单抗行乳腺癌SLN显像及SLNB成功率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李囡林保和欧阳涛杨志许小保张岩马云霞
- 关键词:淋巴结放射性核素显像锝RITUXIMAB
- ^(99)Tc^m标记血管活性肠肽衍生物的制备及其生物分布研究
- 2004年
- 目的观察99Tcm标记血管活性肠肽(VIP)衍生物VIPSN3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肿瘤摄取情况。方法通过化学合成法合成含SN3类配体的VIPSN3。在VIP的羧基端连接4个氨基酸(其中1个含巯基),以形成含有SN3的四齿状结构作为99Tcm的强螯合基团,即VIPSN3。引入γ氨基丁酸(Aba)作为隔离物以消除空间阻碍。采用配体交换法进行99Tcm标记,测定99TcmVIPSN3的生物活性和功能、体外稳定性及其在荷结肠癌裸鼠的体内分布,并行γ显像。结果VIPSN3纯度经HPLC分析证实>99%。99TcmVIPSN3标记率为(90±8)%,体外活性分析证实其活性损失小,标记物体外稳定。动物实验示99TcmVIPSN3从血液清除快速,经肾、膀胱排除。荷结肠癌裸鼠肿瘤在注射99TcmVIPSN3后24h显像清晰,除肾外,肿瘤摄取最高,与99TcmVIPN4相比,肾脏摄取明显减少。体内分布结果示99TcmVIPSN3注射后24h,肿瘤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为058±015,比99TcmVIPN4(026±001)高,瘤血比值>2,瘤肌肉比值>10。结论VIPSN3具有天然VIP的生物活性,99TcmVIPSN3肾脏摄取较低,肿瘤显像清晰,是一个较有希望的肿瘤显像剂。
- 杨志王雪鹃林保和马云霞张岩徐冰张梅颖
- 关键词:结肠肿瘤血管活性肠肽同位素标记实验动物
- 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99Tcm-美罗华用于原发性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初步临床结果
- 李囡林保和许小保张岩马云霞李艳杨志
- 皮肤黑色素瘤前哨淋巴结^99TC^m-Rituximab显像二例
- 2009年
- 患者1女,55岁,2007年11月发现左拇指指尖黑色结节样肿物,该年12月行肿物切除,术后病理:表浅扩散型黑色素瘤,2008年1月予扩大截指术,2008年4月,左手截指末端复发,6月来我院就诊。2008年6月25日于患者左拇指病灶周围组织皮下注射新型淋巴显像剂^99TC^m-Rituximab 37 MBq(体积0.8ml),16h后行左上肢-左腋窝区静态平面显像,左腋窝区可见两处放射胜分布异常浓聚灶,考虑为左腋窝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两枚。当日行SLN活检术取出左腋窝两枚高核素信号淋巴结,直径分别约为0.8cm及0.5cm。术后病理回报未见转移。
- 于江媛林保和杨志许小宝马云霞张岩
- 关键词:皮肤黑色素瘤前哨淋巴结放射性核素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