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菡
作品数:
6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广东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易咏红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廖卫平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宋兴旺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王玉良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陈盛强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期刊文章
2篇
会议论文
领域
6篇
医药卫生
主题
5篇
综合征
3篇
突变
3篇
基因
2篇
乳酸
2篇
乳酸血症
2篇
酸血症
2篇
特异
2篇
特异性
2篇
突变分析
2篇
卒中
2篇
卒中样
2篇
卒中样发作
2篇
卒中样发作综...
2篇
线粒体
2篇
线粒体脑肌病
2篇
脑肌病
2篇
基因突变
2篇
基因突变分析
2篇
肌病
2篇
甲基化
机构
6篇
广州医学院第...
1篇
广东医学院
1篇
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6篇
易咏红
6篇
林菡
5篇
廖卫平
3篇
宋兴旺
2篇
王玉良
1篇
邓维意
1篇
石奕武
1篇
白永杰
1篇
宋兴旺
1篇
陈盛强
1篇
陆雪芬
传媒
1篇
中国优生与遗...
1篇
中华医学杂志
1篇
现代医院
1篇
中华神经医学...
1篇
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1篇
2010
2篇
2009
2篇
2008
1篇
2007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甲基化特异性三重PCR检测FMR1基因突变的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甲基化特异性三重PCR检测FMR1基因不同突变类型的价值。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三重PCR方法检测了99例病人的FMR1基因,并用半巢式PCR和Southern印迹杂交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用甲基化特异性三重PCR检测出70例男性正常基因型、27例女性正常基因型,1例男性全突变基因型,1例女性前突变基因型,与半巢式PCR和Southern印迹杂交方法的检测结果相符。结论甲基化特异性三重PCR能准确检测FMR1突变的不同类型,适用于对脆性X综合征的临床筛查和诊断。
林菡
白永杰
宋兴旺
王玉良
廖卫平
易咏红
关键词:
脆性X综合征
FMR1基因
甲基化
PCR
1例脑胶质瘤误诊的临床和磁共振分析
2007年
林菡
易咏红
关键词:
磁共振分析
脑胶质瘤
ELISA方法
进行性加重
弓形体脑病
误诊
线粒体脑肌病伴有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的,临床和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征。方法对1例MELA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肌肉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用PCR-RFLP结合基因测序方法进行线粒体基因突变分析。结果患者...
林菡
宋兴旺
易咏红
廖卫平
文献传递
甲基化特异性三重PCR在脆性X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和全面的检测FMR1突变的方法。方法建立检测FMR1突变的甲基化特异性三重PCR(Tms-PCR)方法。并用该方法对99例临床上可疑为脆性X综合征患者和家属(包括不明原因智力低下的患者和家属,...
林菡
白咏杰
易咏红
廖卫平
文献传递
线粒体脑肌病伴有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的临床及基因突变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有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征。方法对1例MELA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肌肉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用PCR-RFLP结合基因测序方法进行线粒体基因突变分析。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头痛和呕吐、反复卒中样发作、癫痫、运动不耐受、身材矮小、神经性耳聋、乳酸水平升高等。脑CT见双侧基底节多个钙化灶,MRI见枕叶异常信号,1H—MRS见T2WI异常信号区域有明显的乳酸峰,在T2正常信号区域也有小的乳酸峰。光镜及电镜肌肉病理检查未见明显的线粒体异常,基因检测显示mtDNAA3243G杂合突变。结论MELAS的诊断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和基因突变检测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病理学检查阴性不能否定MELAS的诊断,诊断MELAS应常规进行mtDNA突变分析。
林菡
宋兴旺
易咏红
陆雪芬
廖卫平
关键词:
MELAS综合征
基因突变
基因诊断
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患者一例的临床特征及泛酸激酶2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中国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患者以及家系成员进行泛酸激酶2(PANK2)基因的突变检测。方法对1例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患者和其父母及50名健康人PANK2基因序列。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四肢不自主运动和构音不清,头部MRIT2加权和FLAIR成像表现双侧苍白球对称性低信号,在低信号区的前内侧出现高信号,即“虎眼征”;检测出PANK2基因一个新的复合杂合突变:位于第1外显子115位的G→T和第三外显子803位的A—G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发牛改变(分别为E39X和D268G)。父亲为G115T杂合突变,母亲为A803G杂合突变。结论中国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患者存在PANK2基因突变,PANK2基闪A803G突变可能为中国大陆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患者的突变热点。
宋兴旺
王玉良
石奕武
邓维意
陈盛强
林菡
易咏红
廖卫平
关键词:
突变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