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洪伟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胃癌细胞株MGC-803 FHIT基因转染对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
- 目的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基因的异常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同胃癌的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将 FHIT 基因导入该基因表达缺失的人胃癌细胞株 MGC- ...
- 薛淑芳许洪伟
- 关键词:人胃癌细胞株生长抑制率阿霉素基因转染
- 文献传递
- 经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
- 目的探讨治疗性ERCP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治疗及预防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ABP患者依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内镜组行ERCP治疗和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比较其腹痛缓...
- 许洪伟徐麟冯凯王洪波张安忠刘吉勇
- 关键词:胰腺炎引流术
- 文献传递
- 三联脆性组氨酸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三联脆性组氨酸(FHIT)基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9例大肠癌、26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标本中FHIT和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观察FHIT与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有无相关性。结果89例大肠癌中37例(41.6%)、26例正常大肠组织中2例(7.7%)可检测到FHIT基因表达降低甚至缺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HIT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Duke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VEGF在大肠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1.9%、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Duke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年龄有关,与组织学分级和性别无关。大肠癌中FHIT基因的表达和VEGF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FHIT基因表达降低和VEGF表达升高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可以做为大肠癌诊断及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 付信娟孙方利孙文琴许洪伟吴军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结直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 FHIT基因对胃癌细胞生长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 目的研究三联脆性组氨酸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对胃癌细胞株 MGC-803生长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把质粒 pRC/CMV-FHIT 及 pRC/CMV 转染...
- 付信娟许洪伟
- 关键词:胃癌细胞ADM阿霉素化疗敏感性
- 文献传递
- 人胃癌原代细胞培养体外药敏试验的评价及多药耐药相关机制的研究
- 目的:评价人胃癌原代细胞短期培养(混杂肿瘤细胞)与纯化培养MTT法体外药敏试验的可行性、各自的优势与缺陷,以及胃癌化疗方案中常用七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胃癌临床化疗提供个体化用药的实验依据.结论:人胃癌原代细胞传统的短期...
- 许洪伟
- 关键词:化疗敏感性药物筛选试验
- 垂体后叶素和硝酸甘油分别及联合用药对肝硬化门脉系统血液动力学影响的多普勒超声研究
- 许洪伟
- 乳糜泻新型疗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乳糜泻是一种对麸质不耐受引起小肠黏膜病变为特征的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其典型症状包括腹泻、腹痛、贫血、骨质疏松等。严格的终身无麸质饮食(GFD)是迄今为止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GFD在日常生活中很难避免,即使能够保证GFD,也有约60%乳糜泻患者小肠黏膜病理改善并不明显,肠道微生态无法完全恢复,肠道症状易持续存在。因此,探索GFD的辅助或替代疗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对乳糜泻研究的不断深入,多个潜在的治疗靶点已被发掘和探索。目前,国际上广泛研究的乳糜泻新型疗法主要包括以补充肽酶、增强肠道屏障和隔离麸质蛋白为主的定量疗法和以诱导麸质蛋白耐受为主的定性疗法,其他新型疗法如微生物疗法也逐渐进入研究者视野,但这些新型疗法尚存在诸多未解决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 董晓倩许洪伟
- 关键词:乳糜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