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贵秀 作品数:9 被引量:18 H指数:3 供职机构: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的表达及其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ngiotensinⅡtype 1receptor,AT1R)在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的表达及其与胶原纤维含量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关系。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10)和肝纤维化组(n=20)。正常组正常饲养,肝纤维化组给予40%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0.4mL/100g体质量背部皮下注射,每3d注射1次,第5w末处死两组大鼠,肝组织制备成石蜡切片后进行Masson三色染色、AT1R和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集图片后用image pro plus 6.0软件对阳性表达进行累计光密度测定。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AT1R在正常组大鼠肝脏不表达或血管周围弱表达,在肝纤维化组肝脏汇管区周围和纤维间隔周围大量表达,其主要在肝细胞浆和(或)膜表达,肝星状细胞未见表达;半定量测定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α-SMA与胶原纤维、AT1R与胶原纤维、AT1R与α-SM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8、0.971、0.990(P<0.01)。结论 AT1R在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大量表达,在肝星状细胞不表达,AT1R的含量与胶原纤维含量、α-SMA表达量存在正相关性。 张泽高 史贵秀 肖琳 鲁晓擘 张跃新关键词:肝纤维化 替比夫定对慢性HBV感染孕妇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正>目的通过替比夫定对慢性HBV感染妊娠妇女外周血细胞Tregs细胞率影响,探讨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慢性HBV感染孕妇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3月、分娩前流式细胞术检测孕产... 史贵秀 赵新平文献传递 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有效性 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深入准确地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外增殖、分化的规律,寻找安全、有效、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的标记活细胞的方法至关重要。目的:探索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有效性及对其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培养扩增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第3代。将细胞以5×107L-1浓度接种于96孔板中,掺入法加入终浓度为0,10,20,50μmol/L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分别在培养24,48和72h检测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细胞的阳性率、标记后的细胞形态,并绘制标记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与结论:各浓度组标记率均随标记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各时间点标记率随标记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其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10μmol/L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72h即可获得良好的标记率。标记前后各组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均呈"S"形。说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应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体外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效,不影响细胞的增殖,且10μmol/L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72h即可获得良好的标记率。 史贵秀 孙丽华 张跃新关键词:细胞标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培养 替比夫定对慢性HBV感染孕妇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通过替比夫定对慢性HBV(Hepatitis B Virus)感染妊娠妇女外周血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s)细胞率影响,探讨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慢性HBV感染孕妇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3月、分娩前流式细胞术检测孕产妇Tregs比率,新生儿出生后检测乙肝五项及HBVDNA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五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孕妇及新生儿HBVDNA定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孕妇肝功能.结果 对照组孕妇所生49例新生儿中,有5例HBsAg阳性,阳性率为11.2%,治疗组孕妇所生50例新生儿中有0例HBsAg阳性,阳性率为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73,P<0.05).治疗组孕妇外周血Tregs比率治疗前、治疗后1月、3月、分娩前Tregs分别为(4.85±1.83)%、(3.26±1.39)%、(2.24±1.47)%、(1.78±0.56)%,对照组妇外周血Tregs比率治疗前、治疗后1月、3月、分娩前外周血Tregs比例分别为:(4.62±2.01)%、(4.59±2.51)%、(3.42±2.90)%、(1.99±1.64)%.妊娠时间与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之间有交互作用(F=3.88,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6,P<0.05).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9,P< 0.001).结论 替比夫定能降低乙肝母婴垂直传播,降低妊娠妇女Tregs细胞比率. 史贵秀 赵新平 褚建伟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调节性T淋巴细胞 免疫阻断 抗生素联合双嘧达莫对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血清IL-8、IL-10、NF-k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探讨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采用抗生素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对其白细胞介素-8(IL-8)、IL-10、细胞核因子-kB(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8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对比两组血清IL-8、IL-10、NF-kB表达、免疫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8、IL-10及NF-kB水平([2.10±0.56)ng/ml、(10.56±7.24)pg/ml、(0.07±0.03)450nm]均低于对照组[(2.87±0.59)ng/ml、(21.49±7.84)pg/ml、(0.11±0.05)450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M)、IgA及IgG水平[(0.98±0.24)g/L、(0.84±0.19)g/L、(8.78±1.49)g/L]均高于对照组[(0.67±0.23)g/L、(0.52±0.16)g/L、(7.32±1.4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可有效降低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血清IL-8、IL-10、NF-kB 表达,增强机体免疫力,且安全性高。 费秀昆 曾庆贺 史贵秀关键词:急性感染性腹泻 双嘧达莫 IL-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体移植对大鼠肝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肝衰竭的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培养扩增原代SD大鼠骨髓干细胞,传代培养,形态学、生长曲线及免疫表型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致肝衰竭大鼠,观察干预治疗后1d、3d、5d、7d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肝组织PCNA蛋白、CyclinDlmRNA表达量。结果原代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后,形态较均一,为梭形或纺锤形,高表达CD90(94.3%),CD29(99.4%),不表达CD11b/c(5.7%),CD45(3.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减轻肝脏组织病理损伤(P〈0.05)。BMSCs治疗组PCNA的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不同时间点治疗组细胞周期蛋白D1的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1.182±0.248VS0.468±0.053、0.858±0.114vs0.218±0.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减轻肝脏病理损伤,上调细胞周期蛋白DlmRNA的表达,促进肝再生,对急性肝衰竭有治疗作用。 史贵秀 孙丽华 张跃新 杨艳 孟令梅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儿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临床行为研究 2022年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为预防和控制耐药的KP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枣庄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至12月经细菌培养为KP感染的68例脓毒症儿童临床资料(男28例,女40例),按照KP耐药表型分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阳性KP感染组、ESBLs阴性KP感染组,比较两组患儿预后、住院时间、治疗中使用抗生素级别、抗生素种类、机械通气等的差别。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ESBLs阳性KP感染组病死率高于ESBLs阴性KP感染组(3/23比0/45),住院时间长于ESBLs阴性KP感染组,使用抗生素种类多于ESBLs阴性KP感染组,使用碳青酶烯类率高于ESBLs阴性KP感染组,机械通气率高于ESBLs阴性KP感染组(均P<0.05);两组住院史及抗生素暴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SBLs阳性KP感染与预后呈负相关性。 史贵秀 陈海英 费秀昆 曾庆贺 郁真真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脓毒症 耐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衰竭大鼠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肝衰竭的机制。 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培养扩增原代SD大鼠骨髓干细胞,传代培养,形态学、生长曲线及免疫表型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掺入法标记BMSCs,移植治疗... 史贵秀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衰竭 病理损伤 文献传递 枣庄地区0~12岁儿童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对山东枣庄地区0~12岁儿童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进而为枣庄地区儿童HCMV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0~12岁2 750例儿童血清样本,其中男1 656例,女1 094例。2 750例儿童按照年龄分为0~<28天组、28天~<6月龄组、6月龄~<1岁组、1~<3岁组、3~<6岁组及6~12岁组。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组HCMV 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率、分布及临床特点。结果在2 750例儿童中,HCMV血清学阳性率为71.89%,总HCMV IgM、总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0%、68.69%。0~<28天组总HCMV IgM抗体阳性率为0.30%,与28天~<6月龄、6月龄~<1岁、1~<3岁、3~<6岁及6~12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00.36、316.35、338.69、170.51、63.69,均P<0.05)。原发感染率在0~<28天组最低(0.30%),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在1~<3岁组达到最高,为13.53%,3岁以后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20,P<0.05)。HCMV IgM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季节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9,P>0.05),HCMV IgG抗体阳性率在冬季最低(44.44%),与春、夏、秋三个季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9.66、129.48、113.35,均P<0.05)。在198例HCMV IgM抗体阳性儿童中,84例儿童诊断为呼吸系统疾病,其中以肺炎最多(21.21%)。结论枣庄地区0~12岁儿童HCMV感染普遍,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应重视对儿童HCMV感染的防控。 曾庆贺 肖立燕 孟艳 杨艳 史贵秀 董加秀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 流行病学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