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持续肺...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通气
  • 1篇通气治疗
  • 1篇吸入
  • 1篇吸入一氧化氮
  • 1篇肺动脉
  • 1篇肺动脉高压
  • 1篇高频振荡
  • 1篇高频振荡通气
  • 1篇高频振荡通气...
  • 1篇持续肺动脉高...

机构

  • 1篇佛山市妇幼保...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广东省佛山市...

作者

  • 1篇高平明
  • 1篇吴时光
  • 1篇陈运彬
  • 1篇史学凯
  • 1篇黄洁玲
  • 1篇何敏
  • 1篇黄威
  • 1篇李晓芬

传媒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吸入一氧化氮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3年6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常规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吸入一氧化氮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3%和63.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机械通气前动脉血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合指数(OI)值对比无明显差异,机械通气后36h血PaO2和PaCO2值明显上升,而OI值明显下降,组间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通气前动脉肺动脉收缩(SPAP)与体体循环收缩压(SBP)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气后SPAP值明显下降,SBP值明显上升,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通气后治疗组肺炎、低血压、心力衰竭、败血症等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入一氧化氮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安全有效,改善血气与血压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郑增鑫黄洁玲何敏黄威谭素勤李晓芬吴时光史学凯高平明陈运彬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吸入一氧化氮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