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旭生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腰椎
  • 4篇细胞
  • 3篇术后
  • 3篇结核
  • 3篇脊柱
  • 3篇复位
  • 2篇蛋白
  • 2篇腰椎滑脱
  • 2篇腰椎滑脱症
  • 2篇植骨
  • 2篇神经干
  • 2篇神经干细胞
  • 2篇手术
  • 2篇退变
  • 2篇椎间融合
  • 2篇免疫
  • 2篇滑脱
  • 2篇滑脱症
  • 2篇脊柱结核
  • 2篇干细胞

机构

  • 15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宁波市医疗中...
  • 1篇宝鸡市中医医...

作者

  • 15篇李旭生
  • 8篇袁海峰
  • 5篇乔永东
  • 5篇丁惠强
  • 4篇赵浩宁
  • 4篇胡利红
  • 2篇杨晓玲
  • 2篇王自立
  • 2篇詹学华
  • 2篇司建炜
  • 2篇姜怡邓
  • 2篇邓梅
  • 1篇石仕元
  • 1篇刘莉
  • 1篇陆志东
  • 1篇贾月霞
  • 1篇马文鑫
  • 1篇张慧萍
  • 1篇吴凯
  • 1篇施建党

传媒

  • 4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ABP4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滋养细胞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滋养细胞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胎盘滋养细胞株(HTR-8),分别加入0、10、100、500、1 000μmol·L^(-1)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孵育48 h后,采用ELISA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改变;qRT-PCR、Western blot检测FABP4 mRNA和蛋白表达;构建FABP4腺病毒过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采用100μmol·L^(-1)L-NAME干预,ELISA分析炎症因子IL-6、TNF-α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NAME干预组IL-6、TNF-α及FABP4表达量明显增高(P<0.01);过表达FABP4组与对照组相比,炎症因子IL-6、TNF-α明显增加(P<0.01)。结论 FABP4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滋养细胞免疫炎症反应的调控。
毛彩艳张辉李旭生杨松昊邓梅丁宁吴凯杨晓玲张慧萍姜怡邓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滋养细胞N-硝基-L-精氨酸甲酯
C型臂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后石膏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C 型臂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后石膏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63 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C 型臂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 然后石膏固定2 周后进行功能锻炼。
李旭生袁海峰丁惠强赵浩宁乔永东詹学华
关键词:克氏针内固定术
下腰椎退变性滑脱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2019年
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常用术式为PLIF手术,手术节段椎间融合率高,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好但相邻椎间盘易退变导致邻椎病,进而影响远期疗效。腰椎不同节段行PLIF术后邻椎病的发生率不同,目前研究结论为L5~S1节段行PLIF术后邻椎病发病率最高。
乔昊李旭生司建炜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骨桥蛋白在胸椎黄韧带骨化中的定位表达及意义
2015年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在骨化胸椎黄韧带中的表达情况和部位,探讨其在胸椎黄韧带骨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19例胸椎黄韧带骨化者为实验组,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成熟型与非成熟型骨化;对照组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为9例胸椎骨折患者,退变对照组为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无黄韧带骨化。手术切取标本行病理检查,并行免疫组化测定OPN表达情况及部位。结果在实验组19例患者共46节骨化节段中,成熟型骨化15节,非成熟型骨化31节。骨桥蛋白主要在不成熟型黄韧带骨化中有大量表达,表达部位位于潮线附近肥大的软骨细胞内及临时钙化带表层的基质内;骨桥蛋白在成熟型黄韧带骨化中有少量表达,表达部位主要位于在破骨细胞内;骨桥蛋白在退变黄韧带部分软骨细胞内有少量表达;骨桥蛋白在正常黄韧带基质内有微量表达,对照组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在骨化的黄韧带不同阶段中均存在表达,并且表达部位和表达量均不同,其可能参与了骨化的整个病理过程。
袁海峰于乐文杨生森丁惠强李旭生赵浩宁王自立
关键词:骨桥蛋白黄韧带胸椎病理
胎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的改良培养和分化研究
2016年
目的在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后获得大鼠胎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NSC),采用改良法培养神经干细胞。方法从孕18d的大鼠胎鼠室管膜下区分离获得NSC,采用改良分离、培养技术(包括改良机械分离法、改良培养基成分)进行培养、传代,并用20%的胎牛血清诱导其贴壁分化,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行Nestin、Tublin、GFAP及MBP免疫荧光染色,对NSC及其分化的细胞进行细胞类型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NSC增殖成神经干细胞球并传代,该细胞具有连续增殖的能力,免疫荧光法测定Nestin染色阳性;诱导分化培养后可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结论采用改良培养技术,可成功培养出大鼠胎鼠室管膜下区NSC,在体外大量增殖,并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袁海峰杨生森李旭生胡利红丁惠强赵浩宁乔永东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室管膜下区分化免疫荧光
同型半胱氨酸对FABP4启动子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克隆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基因启动子,确定其活性核心区和功能片段,分析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对FABP4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预测FABP4基因启动子区顺式转录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以pGL3-Basic为载体,采用基因重组法构建启动子截取片段,转染HEK-293A细胞,观察不同截取片段的荧光素酶活性变化,确定活性最强的片段。进一步将核心启动子片段(-2000/-1)转染巨噬细胞,观察不同浓度Hcy和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胞苷(AZC)对FABP4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长度截取片段转染HEK-293A细胞后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显示,与pGL3对照组比较,-2000/-1片段转录活性最强。将核心启动子片段(-2000/-1)转染巨噬细胞并用不同浓度Hcy干预后,与0μmol/L Hcy组比较,100和200μmol/L Hcy组启动活性升高;与100μmol/L Hcy组比较,在100μmol/L Hcy基础上用AZC干预后,FABP4基因启动活性升高(P <0.05)。结论成功克隆FABP4启动子的4个片段,且确定FABP4基因核心启动子位于-2000/-1片段;Hcy可以促进FABP4基因核心启动子片段活性,补充AZC后可以进一步促进Hcy引起的FABP4启动子活性升高。
熊建团李旭生杨安宁杨松昊邓梅王磊高源李南杨晓玲贾月霞姜怡邓
关键词:启动子活性同型半胱氨酸
髂骨与钛网支撑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对比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髂骨支撑植骨与钛网支撑植骨在胸、腰椎结核稳定性重建中的远期疗效。方法筛选2000年4月至2008年1月行后路固定、前路清除术后植骨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共87例。其中44例患者采用自体髂骨植骨(髂骨组),43例患者采用钛网植骨(钛网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骨融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采用Frankel分级评估神经功能,用Cobb角和矫正角度丢失评估脊柱畸形的改善。结果随访10~18年(平均13.4年),髂骨组与钛网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髂骨组与钛网组VAS、ODI、ESR和CRP水平较术前均下降(P均<0.05),但术后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髂骨组术后(5.3±0.7)个月,钛网组术后(5.5±1.5)个月达骨性融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较术前均改善(P均<0.05)。末次随访时,钛网组的内植物下沉率和后突矫正度数丢失均高于髂骨组(P均<0.05)。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无内固定失败,无脊柱结核病灶复发。结论胸、腰椎脊柱结核行后路固定、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术后,采用髂骨或钛网重建前方稳定性临床远期疗效相当,但钛网作为前中柱重建的材料,有发生钛网下沉和脊柱后突矫正度数丢失的风险。
拓一帆吴继德胡利红李旭生杨生森乔永东袁海峰
关键词:脊柱结核髂骨植骨钛网植骨
老年人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两种镇痛比较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比较高龄患者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后两种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2018年8月,80例年龄>65岁,拟行PLIF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浸润组40例术中在切口周围采用0.5%罗哌卡因由深至浅地对手术区域进行逐层局部浸润注射;镇痛泵组40例,于术前72h开始口服塞来昔布,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首次追加镇痛药时间、追加镇痛药物的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6~48 h,浸润组的VAS评分均显著小于镇痛泵组(P<0.05),术后72 h浸润组VAS评分仍低于镇痛泵组,但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组患者术后首次追加镇痛药物时间显著长于镇痛泵组,追加镇痛药物的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镇痛泵组(P<0.05)。浸润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镇痛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罗哌卡因在切口周围局部浸润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芬太尼静脉镇痛泵。
牛宁奎杨宗强李旭生原文琦陈霄雷丁惠强施建党
关键词:老年人后路腰椎椎间融合罗哌卡因镇痛
下颈椎脱位后路撑开复位器
下颈椎脱位后路撑开复位器,它包括连接杆、基座、“U”型固定叉、撬块、倒“V”字型支座、支撑座;连接杆一端与基座连接,连接杆的尾段设置有握把;“U”型固定叉位于基座前端,并从基座底部起呈弧形向上突起;撬块位于基座前端和“U...
袁海峰拓一帆王康胡利红陆志东刘莉李俊杨生森李旭生
腰椎滑脱症术后相邻椎体节段退变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目前越来越多的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术后发生的邻近节段退变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影响邻近节段退变的主要因素有患者自身因素及手术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绝经和术前已有相邻节段退变因素;手术因素包括手术融合方式及手术融合节段等.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融合方式及融合节段可降低邻近椎体节段发生退变的概率.本文就腰椎滑脱症目前的治疗进展及术后发生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等作一简要综述.
颜维舜李旭生司建炜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相邻节段邻近节段退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