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晓丛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小麦
  • 3篇抗旱
  • 3篇基因
  • 2篇单株
  • 2篇单株选择
  • 2篇等基因
  • 2篇等基因系
  • 2篇冬小麦
  • 2篇性状
  • 2篇选育
  • 2篇选育方法
  • 2篇旗叶
  • 2篇株选
  • 2篇麦区
  • 2篇近等基因
  • 2篇近等基因系
  • 2篇茎秆
  • 2篇抗旱小麦
  • 2篇蜡质
  • 2篇黄淮

机构

  • 7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余晓丛
  • 4篇宋健民
  • 4篇刘建军
  • 4篇程敦公
  • 3篇刘爱峰
  • 3篇赵振东
  • 3篇曹新有
  • 3篇李豪圣
  • 3篇徐文
  • 3篇郭军
  • 1篇王灿国
  • 1篇赵世杰
  • 1篇孙正娟
  • 1篇楚秀生
  • 1篇刘成
  • 1篇李祥
  • 1篇宫文萍
  • 1篇韩冉
  • 1篇杨彦会
  • 1篇申浩

传媒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抗旱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属于遗传学领域,公开了一种抗旱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方法。以藁城9411为母本,以ATHLET父本,通过世代株行连续选择,创制了多蜡质抗旱小麦品系JM205和JM208;以济麦22为回交,分别和多蜡质抗旱小麦品系JM20...
宋健民郭军徐文刘建军程敦公李豪圣刘爱峰曹新有余晓丛赵振东
文献传递
建国以来山东省小麦更替品种农艺性状的演变分析
以建国以来山东省8次品种更替过程中大面积种植的25个典型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更替,推广品种产量呈显著上升趋势,且与产量三要素中千粒重、穗...
余晓丛程敦公李豪圣刘爱峰曹新有刘建军赵振东宋健民
关键词:小麦
旗叶蜡质含量不同小麦近等基因系的抗旱性被引量:7
2016年
于2013—2014和2014—2015年度,以多蜡质和少蜡质的4个小麦近等基因系为材料,采用田间旱棚方式控制土壤水分,研究了蜡质含量与小麦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后,多蜡质小麦品系旗叶的蜡质含量平均为15.15 mg g^(-1),较少蜡质小麦品系(8.43 mg g^(-1))高79.8%;多蜡质小麦品系旗叶的水势较高,干旱处理后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少蜡质小麦品系,水分散失率也显著低于少蜡质品系(P<0.05);多蜡质小麦品系旗叶的光合速率平均下降7.5%,而少蜡质小麦品系下降9.8%;多蜡质小麦品系旗叶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平均下降幅度为3.4%,少蜡质小麦品系下降幅度达到5.8%;多蜡质小麦品系的籽粒产量高于少蜡质品系,平均高3.7%;多蜡质小麦品系的抗旱指数和干旱敏感指数均显著低于少蜡质小麦品系(P<0.05)。以上结果表明,蜡质能够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旗叶蜡质含量可以作为抗旱小麦品种的选择指标。
徐文申浩郭军余晓丛李祥杨彦会马晓赵世杰宋健民
关键词:小麦近等基因系抗旱性
一种利用茎秆特征选育高产冬小麦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遗传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茎秆特征选育高产冬小麦的方法。选择高产冬小麦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收获杂种F1;杂种F2到杂种F5,根据穗长:穗下节长度、倒二节长度的比例和穗下节外径和倒四节外径选择单株;杂种F6到杂...
余晓丛宋健民李豪圣刘爱峰程敦公曹新有王灿国郭军孙正娟刘建军赵振东
文献传递
一种多蜡质抗旱小麦近等基因系的选育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遗传学领域,公开一种多蜡质抗旱小麦近等基因系的选育方法及其在应用。以藁城9411为母本,通过与父本ATHLET杂交,通过目测蜡质选择,连续世代选择,在F6:8株行,选择叶片有蜡质株系测试,并进行抗旱的生理指标测...
宋健民郭军李豪圣徐文程敦公刘爱峰曹新有余晓丛刘建军赵振东
文献传递
单芒山羊草染色体组优异基因发掘被引量:4
2015年
单芒山羊草是小麦遗传改良的优异基因源,为发掘其基因组优异基因,以中国春小麦为对照,对一套中国春-单芒山羊草附加系进行农艺性状调查、抗病性鉴定以及品质性状测定。结果发现,单芒山羊草5N染色体上含有矮秆基因,1N和7N染色体上含有密穗基因;1N染色体上具有抗小麦条锈病基因;4N染色体导入小麦能够显著提高小麦品质。这些优异基因可用于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中。
宫文萍楚秀生韩冉王灿国孙正娟程敦公余晓丛刘成刘建军
关键词:抗病性鉴定品质性状基因挖掘
一种利用茎秆特征选育高产冬小麦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遗传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茎秆特征选育高产冬小麦的方法。选择高产冬小麦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收获杂种F1;杂种F2到杂种F5,根据穗长:穗下节长度、倒二节长度的比例和穗下节外径和倒四节外径选择单株;杂种F6到杂...
余晓丛宋健民李豪圣刘爱峰程敦公曹新有王灿国郭军孙正娟刘建军赵振东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