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缪鹏

作品数:28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静脉
  • 10篇血液
  • 10篇血液透析
  • 8篇内瘘
  • 7篇动静脉内
  • 7篇动静脉内瘘
  • 7篇静脉内
  • 7篇静脉内瘘
  • 6篇动脉
  • 5篇导管
  • 5篇动静脉
  • 5篇血液透析通路
  • 5篇透析通路
  • 5篇脓毒
  • 5篇脓毒症
  • 5篇人工血管
  • 4篇手术
  • 4篇透析导管
  • 4篇自体
  • 4篇自体动静脉内...

机构

  • 2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地坛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缪鹏
  • 23篇郁正亚
  • 18篇谭正力
  • 13篇田然
  • 4篇陈欣
  • 3篇曾辉
  • 2篇陈忠
  • 1篇谭嗣伟
  • 1篇梁存河
  • 1篇马雅銮
  • 1篇宋希涛
  • 1篇杜中涛
  • 1篇刘昌伟
  • 1篇孔雅娴
  • 1篇刘晶
  • 1篇栗雅杰
  • 1篇李树国
  • 1篇董艳

传媒

  • 12篇中国血管外科...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持续引流置管模型在脓毒症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它通常导致全身一系列炎症反应,可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脓毒症后期主要表现为全身器官衰竭(尤其在严重脓毒症期),并最终导致难以逆转的循环衰竭(感染性休克)。近年来,严重脓毒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其治疗费用也不断攀升,但死亡率仍然高居不下。
缪鹏郁正亚
关键词:严重脓毒症持续引流多脏器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置管腹腔
上臂贵要静脉转位内瘘及前臂人工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比较上臂贵要静脉转位内瘘(brachio-basilic transposition arteriovenous fistula,BBTAVF)及前臂人工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行BBT-AVF患者(45例)及以贵要静脉为流出道建立人工血管(brachio-basilic arteriovenous graft,BAVG)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36个月的生存率、通路通畅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等结果。结果 BBT-AVF组及BAVG组在术后12、24、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95.6%、95.6%和98.4%、93.8%、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术后12、24、36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3.4%、70.1%、63.1%和46.9%、14.9%、5.0%,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5.2%、89.6%、86.1%和84.4%、65.0%、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内30 d急性血栓、假性动脉瘤、中心静脉狭窄、感染及窃血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BT-AVF组再干预次数低于BAVG组。结论 BBT-AVF术后通畅率优于BAVG,再干预频次低,但由于手术复杂,应依据临床情况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缪鹏谭正力田然姚辰亮蔡志文郁正亚
关键词:贵要静脉自体动静脉内瘘通畅率
覆膜支架治疗创伤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1例被引量:1
2017年
患者,男性,94岁。因"左髋部摔伤后疼痛伴活动受限1周"于2016年10月25日于北京同仁医院骨科诊断为"左粗隆间骨折"入院。患者于2016年10月30日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予低分子肝素0.6ml(1次/日)抗凝治疗。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左腹股沟区搏动性肿物伴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查体:血压105/45 mm Hg(1 mm Hg=0.133 k Pa),左腹股沟区包块大小约5 cm×5 cm×4 cm,
缪鹏谭正力郁正亚
关键词:覆膜支架髓内钉内固定术粗隆间骨折假性动脉瘤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缺血膝下病变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缺血膝下病变在RutherfordⅡ~Ⅵ不同分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及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2011年至2013年收治的189例下肢缺血膝下病变(blow the knee,BTK)行腔内血管成形术患者(207条肢体)。术前按Rutherford分级分组,术后随访并计算其临床症状缓解率、一期通畅率、生存率和保肢率。结果共入选患者189例,207条患肢。患者平均年龄(71.33±6.90)岁。其中,糖尿病148例、吸烟60例、高血压病124例、高脂血症9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58例、肾功能不全21例、脑血管病30例。患肢Rutherford分级Ⅱ~Ⅲ级45条、Ⅳ级71条、Ⅴ~Ⅵ级91条。平均随访时间(21.8±5.2)个月,总体病死率7.41%。RutherfordⅡ~Ⅲ级术后第1年、第2年保肢率分别为97.56%和93.81%,Ⅳ级术后第1年、第2年的保肢率分别为92.55%和87.86%,Ⅴ~Ⅵ级术后第1年、第2年的保肢率分别86.50%和77.58%。术后1年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6.85%、67.12%、50.54%,2年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65.14%、54.67%、37.68%。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严重下肢缺血合并膝下病变安全、有效,虽然中期随访通畅率较低,但保肢率较高,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谭正力缪鹏田然宋希涛李树国刘昌伟郁正亚
关键词:膝下动脉血管成形术外周血管疾病RUTHERFORD
一种小鼠弥漫性腹膜炎致脓毒症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2011年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小鼠升结肠置管致弥漫性腹膜炎的脓毒症(CASP)实验动物模型,为脓毒症临床实验提供参考。
缪鹏杜中涛曾辉郁正亚
关键词:弥漫性腹膜炎实验动物模型脓毒症小鼠升结肠
人工血管内瘘术后缺血性单肢神经病变1例并文献复习
2018年
患者.女性.27岁。既往因1型糖尿病15年.“糖尿病肾病”发展为慢性肾脏病5期.于2017年6月开始经右锁骨下静脉临时透析导管血液透析治疗.同时尝试双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均失败.1个月后建立左肘上肱动脉-肱静脉u型人工血管内瘘术.术后24小时内曾有短暂左前臂尺侧麻木.
缪鹏谭正力姚辰亮田然郁正亚
关键词:文献复习神经病变血管内瘘术后自体动静脉内瘘右锁骨下静脉
血液透析通路静脉内膜增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血液透析通路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生命线.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透析质量和生命的最基本保证。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具有长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少等优势.是临床首选的透析通路。临床上许多患者由于血管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建立成熟的自体AVF.必须依赖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或涤纶套长期透析导管维持血液透析。
缪鹏张雪原郁正亚
关键词:血液透析通路增生机制静脉内膜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血液透析
“即穿型”人工血管及覆膜支架在复杂血透通路构建中的联合应用1例
2019年
患者,女性,73岁,因“血液透析2年,左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1周,左股静脉临时透析导管流量下降3d”于2018年3月27日入院。患者患有高血压肾病致慢性肾脏病5期2年,期间经右颈内静脉临时透析导管、右股静脉临时透析导管血液透析2个月后导管失功,左颈内静脉带隧道和涤纶套导管透析6个月。
缪鹏谭正力田然姚辰亮郁正亚
关键词:血透通路覆膜支架人工血管自体动静脉内瘘透析导管右颈内静脉
免疫抑制细胞在早期脓毒症性腹膜炎中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细胞CD4+CD25+Treg与CD11b+Gr1+MDSC在脓毒症性腹膜炎中早期表达及其动态变化.方法 建立脓毒症小鼠CASP模型,通过体温变化将CASP模型分为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
缪鹏郁正亚曾辉
颈动脉手术围术期血压监测管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0年
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血管疾病且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的生存健康及生活质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是目前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两种主流手术,围术期常出现因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失衡、脑高灌注综合征或医源性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循环系统失衡。良好的围术期血压管理对于颈动脉外科治疗的成败及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缺血症状,降低患者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
韩奕芃罗富强唐星瑶缪鹏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血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