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铂联合甘露聚糖肽胸腔灌注治疗鼻咽癌恶性胸腔积液47例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观察顺铂联合甘露聚糖肽胸腔灌注治疗鼻咽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鼻咽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7例,年龄41~70岁,中位年龄50岁;单侧发生胸腔积液45例(95.7 %),双侧2例(4.3 %)。胸腔穿刺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后胸腔灌注顺铂(30 mg/次)和甘露聚糖肽(15 mg/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记录生存期。结果 全组患者完全缓解(CR)17例(36.2 %),部分缓解(PR)21例(44.7 %),总有效(CR+PR)率80.9 %。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0.5个月。胸腔积液pH值≥7.2、葡萄糖≥60 mg/L、乳酸脱氢酶(LDH)<600 U/L的患者应用本方案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5.0 %(34/40)、86.5 %(32/37)、89.5 %(34/38),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5、12.0、12.5个月,与胸腔积液pH值<7.2、葡萄糖<60 mg/L、LDH≥600 U/L者[有效率分别为42.8 %(3/7)、50.0 %(5/10)、44.4 %(4/9),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5、6.5、6.0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伴骨转移和(或)肺转移而无肝转移者和有肝转移者有效率分别为47.0 %(16/34)、57.1 %(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29),二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0、6.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Cox多因素分析证实,积液LDH值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独立因素。常见不良反应较轻,包括发热、胸痛、恶心、呕吐。结论 顺铂联合甘露聚糖肽胸腔灌注治疗鼻咽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积液LDH值是判断预后的一个独立影响因素,伴有肝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短。 邹三鹏 魏涛 宁宇 陈维 章志福关键词:鼻咽肿瘤 顺铂 甘露聚糖肽 CT引导下经皮肺肿物穿刺活检安全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及诊断准确性。方法对29例肺部肿物患者在CT引导下行穿刺活检,将所取组织标本放入福尔马林中送检,另外将针槽中残余物涂片,95%酒精固定,送细胞学检查。结果29例病例穿刺均获成功,一次穿刺到肿块部位成功率为93.10%(27/29),二次穿刺均成功。穿刺后组织病检为肺部恶性肿瘤86.20%(25/29)、隐球菌病6.89%(2/29)、肺结核3.44%(1/29),无明确诊断,术后诊断为肺鳞癌并坏死1例3.44%(1/29),肺穿刺确诊率96.55%(28/29)。5例出现气胸,程度较轻,自行吸收,2例咯血,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无其他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肿物穿刺活检安全可靠,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 邹三鹏 魏涛 麻东辉 刘倩平 陈维关键词:穿刺活检 CT引导 多西他赛联合洛铂治疗乳腺癌15例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洛铂每3周给药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乳腺癌15例患者用多西他赛80 mg/m2联合洛铂35 mg/m2,第1天给药方案治疗。每3周重复,至少完成3周期。结果:乳腺癌15例完全缓解2例,分缓解7例,稳定2例,进展1例,总有效9例(60.0%)。Ⅲ~Ⅳ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5例(33.3%),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3例(20.0%),非血液学毒性以疲劳乏力为主。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洛铂治疗乳腺癌是安全有效的。 魏涛 邹三鹏 刘倩平 陈维关键词:乳腺癌 多西他赛 洛铂 华蟾素联合化疗治疗51例晚期消化系统肿瘤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研究华蟾素联合化疗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 ,观察其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 51例晚期消化系统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及化疗联合华蟾素治疗组 ,单纯化疗组主应用 FAM及 EL FP±HCPT等联合化疗方案 ,联合治疗组化疗方案同前 ,同时应用华蟾素 40 ml~ 50 ml/ d,静滴 ,连用 1 5~ 2 0 d为 1疗程 ,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 :华蟾素联合化疗组的有效率为 3 4.6% ,单纯化疗组为 2 4.0 % ,P>0 .0 5,差异无显著性 ;但在改善病人生存质量方面 ,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 ,P<0 .0 5,差异有显著性。主要副反应为局部血管刺激。提示 :华蟾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 ,毒副反应轻 ,疗效好 ,尤其是提高了晚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秦天洁 高亚菲 何晶 邹三鹏 李娜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 华蟾素 疗效 乳腺癌化疗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乳腺癌化疗患者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HER1和HER2蛋白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化疗疗效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化疗前相比较,化疗后乳腺癌组织HER1和HER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下降;HER1和HER2阴性患者化疗有效率较阳性患者显著增加;HER2阳性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阴性患者显著增加。结论术前化疗有助于抑制乳腺癌的增殖,其机制与下调HER的表达有关,HER2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化疗疗效和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宁宇 章志福 邹三鹏 刘倩平 魏涛 陈维关键词:乳腺癌 化疗 淋巴结转移 17-β-雌二醇对人肝细胞癌细胞MHCC97H侵袭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人MHCC97H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探讨其相应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0,0.1,1,10μmol/L)干预MHCC97H肝癌细胞24 h。Transwell小室法检测17-β-雌二醇干预后MHCC97H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17-β-雌二醇干预对MHCC97H肝癌细胞中E-cadherin和Vimentin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17-β-雌二醇对MHCC97H细胞中Smad2和p-Smad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17-β-雌二醇能够有效抑制MHCC97H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能力逐渐增强(P<0.05)。当浓度超过0.1μmol/L时,17-β-雌二醇能够有效抑提高MHCC97H肝癌细胞中E-cadherin的转录和蛋白表达,并同时抑制细胞中Vimentin蛋白的表达(P<0.05);当浓度超过0.2μmol/L时,17-β-雌二醇能够有效抑制Vimentin的转录(P<0.05)。进一步的检测发现当浓度超过0.1μmol/L时,17-β-雌二醇能够有效抑制MHCC97H细胞中Smad2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 17-β-雌二醇能够有效抑制MHCC97H肝癌细胞的侵袭,这种作用可能与其通过抑制Smad2的磷酸化进一步调节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有关。 邹三鹏 沙焕臣关键词:17-Β-雌二醇 肝细胞癌 SMAD E-CADHERIN VIMENTIN Effect of Leukemia Vaccine on the Macrophage of Mice 2004年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ect of the prepared leukemia vaccine on the cytotoxicity of macrophage of C57BL/6 mice. Methods: The model of mice bearing leukemia was established and three types of leukemia vaccine were prepared before they were administered on the mice respectively. The cy- totxicity of M? derived from the mice was measured after the active immunotherapy or prevention for 2–4 weeks later by using MTT colorimetric method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1) With the growth of leukemia cells in the mice, the cytotoxicity of M? was seriously depressed; (2) The administration of leukemia vaccine prepared from inactivated leukemic cells, in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IFA) and cytokines, such as rGM-CSF, rIL-2 and rIL-6, promoted the cellular immunity of mice bearing leukemia, more e?cient than leukemia vaccine from either inactivated leukemic cells and IFA or inactive leukemic cells per se. Conclusion: The leukemia vaccine prepared with inactive leukemic cells, IFA and cytokines could activate the non-speci?c cellular immunity such as M?, as well as, antigen present, immune surveillance and so on, and this activation constructed a base for further activate T lymphocyte. Naturally, this will certainly have a promising future in the therapy against hematopietic tumor. 邹三鹏 赵万红 张王刚关键词:MACROPHAGE MICE TACE联合亚砷酸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TACE联合持续灌注As2O3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1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顺铂40mg、丝裂霉素10mg、5-氟尿嘧啶0.75g和碘油10~30ml行TACE治疗;之后埋置皮下化疗泵,予以持续肝动脉灌注As2O3,剂量为20mg/d,每天1次,共7d,间隔4周重复,共2~5个疗程。结果21例中CR0例(0%),PR10例(47.6%),SD9例(42.9%),PD2例(9.。5%客)观有效率(CR+PR)为47.6%,获益率(CR+PR+SD)为90.5%,AFP下降率为80.0%;毒性反应主要为发、热胃肠道反应、血液学及肝脏毒性。结论TACE联合肝动脉持续灌注As2O3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陈维 魏涛 邹三鹏 刘倩平关键词:亚砷酸 持续灌注 肝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DP方案)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P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6例)和广东医学院附属惠东医院(20例)收治的66例初治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将66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初治晚期肺腺癌患者分为DP方案组和PP方案组各3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疾病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时间(MST)、1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DP方案组中,部分缓解(PR)10例,疾病稳定(SD)15例,疾病进展(PD)8例,RR为30.30%(10/33),DCR为75.76%(25/33);TTP为7.8个月,MST为13.5个月,1年生存率为54.55%(18/33)。PP方案组中,PR 11例,SD 16例,PD 6例,RR为33.33%(11/33),DCR为81.82%(27/33),TTP为8.1个月,MST为14.8个月,1年生存率为57.58%(19/33)。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脱发。PP组的不良反应中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脱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方案和PP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邹三鹏 薛静关键词:晚期肺腺癌 多西他赛 培美曲塞 顺铂 VEGF-C在浸润性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 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各病理、临床参数的关系 ,为预测宫颈癌转移、评价预后及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5 7例浸润性宫颈癌、1 0例正常宫颈组织、1 2例宫颈原位癌、8例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分别检测 VEGF- C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 C在浸润性宫颈癌、宫颈原位癌和上皮不典型增生、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5 0 .9%、1 5 %、1 0 % ;VEGF- C的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为 85 % ,无淋巴结转移组中为 32 .4% ,差别有显著性 ( P<0 .0 5 ) ;在有深肌层浸润组的宫颈癌中 ,VEGF- C阳性表达率为 68.7% ,浸润深度未达到深肌层者的表达为 40 .6% ,二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VEGF- C的表达与浸润性宫颈癌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明显相关 ,而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瘤体大小、患者年龄等无关 ;VEGF- C表达异常可作为评估宫颈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况。 邹三鹏 张薛榜 麻东辉 张王刚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浸润性宫颈癌 基因表达 肿瘤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