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红
- 作品数:16 被引量:74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与预后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对预后以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数据统计中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对涉及的76例患者进行平均分组,样本数据来源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参与纳入的脑出血患者,将行常规护理急救护理患者选为参照组(n=38例),将实行院前急救护理患者选为实验组(n=38例),观察验证两组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功能、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值、临床计算有效率。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80.54±3.98)、肢体功能(66.32±4.11)、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值2.63%、临床计算有效率92.10%与参照组比较形成P<0.05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将院前急救护理应用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 翟胜川谢俊清赵常亮郭晖张玉红郭园园
- 关键词:脑出血院前急救护理预后影响
-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急诊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0例,根据入院时间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5例。实验组行急诊护理模式,对照组行基础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总有效率。结果:①护理后观察组昏迷比率6.25%、烦躁不安12.45%,总发生率18.7%;对照组昏迷21.85%、植物人6.25%、烦躁不安15.6%,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②总有效率对比中,观察组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65.6%,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急诊护理的临床价值可行,有效率合理提升,并发症显著改善,推广价值可行。
- 刘俊青张玉红
- 关键词: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急诊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
- 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研究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疗效和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81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1例,进行优质化护理;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的疗效和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优质护理在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临床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 张玉红
- 关键词:优质护理脑梗死静脉溶栓
- 袋鼠式护理对静脉穿刺新生儿疼痛评分及生理指标稳定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静脉穿刺新生儿疼痛评分(NIPS)及生理指标稳定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7月—2020年3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静脉穿刺的9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将采用袋鼠式护理干预的50例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将采用一般常规护理的40例新生儿纳入对照组。连续护理至穿刺后,比较两组新生儿NIPS评分、生理指标及哭闹情况。结果:穿刺时、穿刺后30s、穿刺后60s,观察组新生儿NI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前,两组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时,两组心率均升高,血氧饱和度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两组心率均较穿刺时降低,血氧饱和度均较穿刺时升高,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更接近于穿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观察组哭闹开始时间晚于对照组,且哭闹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干预可有效维持新生儿静脉穿刺时生理指标稳定,减轻疼痛程度,缩短新生儿哭闹持续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李英兰张玉红吴建华
- 关键词:静脉穿刺袋鼠式护理生理指标
- 院前急救护理衔接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研究并分析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使用院前急救护理衔接绿色通道的效果。方法收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接受院前急救护理衔接绿色通道,将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心肌再灌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更高;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心肌再灌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院前急救护理衔接绿色通道能够优化抢救效果,促进患者转归,值得推广应用。
- 郭园园郭晖赵常亮翟胜川张玉红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抢救效果
- 多功能鸟巢式护理对早产儿胃肠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多功能鸟巢式护理对早产儿胃肠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指导早产儿护理方案的优化及护理效果的改善。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9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多功能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胃肠功能、出生时及出生4周的血氧饱和度及其他呼吸功能指标、生长发育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首次胎便、胎便转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排便频次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4周,观察组早产儿血氧饱和度(SaO_(2))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身高、体重、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尽早接受多功能鸟巢式护理,更有利于改善患儿的胃肠功能和血氧饱和度,促进患儿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李英兰谢俊清张玉红
- 关键词:早产儿胃肠功能血氧饱和度并发症
- 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入院顺序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TI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给予TIA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后统计分析两组治愈率、卒中率及复发率,通过问卷了解患者TIA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问卷得分为(89.3±5.4)分,对照组为(69.5±6.2)分;研究组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卒中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IA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提高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 张玉红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综合护理干预
- 院前急救护理衔接绿色通道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模式衔接绿色通道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的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77例,以绿色通道开通时间为界,对照组37例患者均予以基础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40例患者予以院前急救护理衔接绿色通道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转归情况以及急救用时。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转归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接受检查时间以及接受治疗的时间要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通过予以院前急救护理衔接绿色通道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救治脑卒中患者,为脑卒中患者下一步治疗节省时间,这一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 郭晖郭园园谢俊清张玉红赵常亮翟胜川
- 关键词:脑卒中
-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出血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老年脑出血并发症医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关节强直、上消化道出血、再出血和中枢性高热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取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老年患者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 张玉红
- 关键词:老年脑出血预见性护理并发症
- 以行动研究法为基础的进食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以行动研究法为基础的进食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老年痴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进食护理,观察组采用以行动研究法为基础的进食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营养血生化指标、血糖与血红蛋白、进食时间、实际进食量/需求量、上臂围、皮质厚度及并发症变化差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经进食护理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进食时间、实际进食量/需求量、上臂围及皮质厚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行动研究法为基础的进食护理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能够增强患者自主进食能力,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张玉红
- 关键词:老年痴呆行动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