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晶

作品数:8 被引量:70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黏膜
  • 3篇黏膜炎
  • 3篇膜炎
  • 3篇口腔
  • 3篇口腔黏膜
  • 3篇口腔黏膜炎
  • 3篇放射性
  • 3篇放射性口腔
  • 2篇药物
  • 2篇药物组合物
  • 2篇粘膜
  • 2篇粘膜炎
  • 2篇中医
  • 2篇细胞
  • 2篇辛夷花
  • 2篇解毒
  • 2篇解毒法
  • 2篇口腔粘膜
  • 2篇口腔粘膜炎

机构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张晶
  • 5篇蒋梅
  • 4篇林丽珠
  • 1篇余玲
  • 1篇郑心婷
  • 1篇卢冬彦
  • 1篇叶小卫
  • 1篇孙玲玲
  • 1篇周岱翰
  • 1篇张恩欣
  • 1篇陈汉锐
  • 1篇曹洋
  • 1篇林洁涛
  • 1篇朱珂
  • 1篇翟林柱

传媒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医肿瘤学杂...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治疗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仙鹤草15‑40份,北沙参15‑40份,麦冬15‑40份,黄芪15‑40份,金银花15‑40份,...
蒋梅林丽珠徐剑锟张琦璐张晶
文献传递
阿帕替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分析比较阿帕替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和单独应用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建库年至2018年11月间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中关于比较阿帕替尼联合TACE与单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病人临床疗效及预后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报道。应用Review Manager(Version 5.3)软件,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报道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项研究(8项随机对照试验及2项队列研究),共包括原发性肝癌病人716例。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ORORR=4.23,95%CI:2.19~8.18,P<0.01;ORDCR=5.38,95%CI:3.17~9.13,P<0.01)显著优越于单纯TACE治疗;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肝癌的6个月总体生存率、1年总体生存率、2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优越于单独TACE治疗(OR6 m=2.88,95%CI:1.77~4.69,P<0.01;OR1 Y=2.25,95%CI:1.32~3.84,P<0.01;OR2 Y=3.10,95%CI:1.31~7.34,P=0.01);联合治疗组可以显著降低病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 9)水平,且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VEGF=-87.32,95%CI:-109.32^-65.33,P<0.01;MDMMP 9=-536.68,95%CI:-622.79^-450.57,P<0.01)。TACE联合阿帕替尼主要增加的并发症包括手足综合征、腹泻、高血压、蛋白尿、皮疹及瘙痒等,而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及骨髓抑制与单纯TACE治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不良反应均可通过对症处理有效控制。结论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优于单独TACE疗法,可提高肝癌病人临床疗效及病人近期生存率。
王俊镔张晶卢冬彦覃玉冰叶小卫
关键词:肝肿瘤肝动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基质金属蛋白酶9META分析
益气除痰方下调MALAT-1表达对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研究益气除痰方对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并筛选出MALAT-1明显上调的肺癌细胞系H1229,及相对表达偏低的A549,用含益气除痰方的培养基分别进行干预。通过CCK8(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比色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用蛋白质免疫印记法(Western-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转录是否上调;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MALAT-1表达情况;并用蛋白质印记法检测TGF诱导的相关通路蛋白Smad2/3磷酸化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益气除痰方可抑制不同肺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与MALAT-1表达上调与否关系不大,但是可在较低浓度即可对侵袭转移能力有明显抑制,抑制作用对MALAT-1上调的细胞株更明显,提示抑制水平与MALAT-1的表达下调有关,进一步检测发现益气除痰方可以下调TGF诱导的Smad2/3蛋白磷酸化。结论:益气除痰方抑制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ALAT-1,抑制Smad2/3磷酸化,从而抑制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进程。
蒋梅张晶张恩欣成东茹
关键词: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恶性肿瘤合并Ramsay-Hunt综合征一例
2015年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简称V-Z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发病多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该病毒被激活.由于年龄、肿瘤以及放化疗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恶性肿瘤合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并不少见,多见于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乳腺癌等,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高达30%~50%[1],其中少数患带状疱疹的恶性肿瘤患者皮损可以播散全身,导致全身泛发性带状疱疹,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2],但是合并Ramsay-Hunt综合征较少见.
张晶曹洋翟林柱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学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RAMSAY-HUNT综合征
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性皮疹的中医证候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基于潜在类别分析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相关性皮疹的证候规律。方法 纳入EGFR-TKIs相关性皮疹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3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皮疹表现特征[包括皮损形态、颜色、光泽、渗液,虚实及其他症状(瘙痒、疼痛)],并将患者根据使用EGFR-TKIs情况分为:第一代(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第二代(阿法替尼、达克替尼)、第三代(奥希替尼)。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对皮疹表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包括模型参数化、参数估计、模型识别、模型评价、潜在分类和结果解释。结果 123例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60例,使用EGFR-TKIs第一代52例、第二代57例、第三代14例,使用各代EGFR-TKIs的患者在基因分布类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丘疹伴渗液、水疱、湿热、血虚夹痰、湿痒在使用各代EGFR-TKIs的患者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类别分析结果显示,当潜类别数为3时,贝叶斯信息准则(BIC)最小(BIC=3657.74),结合临床实际,包含3个潜类别的模型认为是较为理想的模型。对3个不同类别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类别1符合阴虚内热证,类别2符合湿热痰结证,类别3符合肺经风热证。经过后验概率进行分组,最终得到123例患者的分类结果是:阴虚内热证43例(占35.0%),湿热痰结证45例(占36.6%),肺经风热证35例(占28.5%)。应用不同EGFR-TKIs患者在3个潜在类别分布显示,第一代以阴虚内热和肺经风热证最为常见(32.69%和38.46%),第二代以阴虚内热证和湿热痰结证最为常见(40.35%和35.09%),第三代以湿热痰结证最为常见(71.43%)。结论 EGFR-TKIs相关性皮疹常见的临床辨证分型为阴虚内热证、湿热痰结证、肺经风热证三种证型。
林洁涛张晶朱珂郑心婷孙玲玲余玲陈汉锐林丽珠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皮疹中医证型
姜橘暖胃膏穴位贴敷联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33
2020年
背景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是肿瘤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中药穴位贴敷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在防治CINV方面可发挥一定疗效,研究穴位贴敷预防CINV,对于提高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姜橘暖胃膏穴位贴敷联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预防CINV的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5—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广州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住院的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共1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姜橘暖胃膏组75例,对照组65例(剔除首次化疗前确认不能继续参与研究者)。后续过程中姜橘暖胃膏组脱落10例,对照组脱落4例。对照组在化疗时接受常规预防CINV方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静脉推注),姜橘暖胃膏组在常规预防方案的基础上加予姜橘暖胃膏穴位贴敷。化疗第1~5天每日记录患者恶心呕吐情况及相关不良反应,于化疗第5天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价生活质量。结果姜橘暖胃膏组急性期CINV的有效控制率(ORR)与对照组比较(98.5%比9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姜橘暖胃膏组延迟期CINV的ORR高于对照组(100.0%比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姜橘暖胃膏组第2~4天的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橘暖胃膏组患者第1~5天恶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橘暖胃膏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改善(P<0.05),主要体现在疲乏和恶心呕吐、食欲丧失、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症状方面(P<0.05)。两组解救治疗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橘暖胃膏穴位贴敷联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对延迟性CINV有效,并能缓解疲乏及胃肠道症状,提高患者总体的生活质量,可进一步研究推广。
蒋梅周岱翰郭然张晶张琦璐
关键词:胃肠肿瘤穴位贴敷法恶心呕吐
一种治疗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仙鹤草15‑40份,北沙参15‑40份,麦冬15‑40份,黄芪15‑40份,金银花15‑40份,...
蒋梅林丽珠徐剑锟张琦璐张晶
文献传递
“清补并用”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思路与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放疗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放射线造成的一种口腔黏膜毒性反应,大多数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联合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的放疗使得该毒性变得更普遍且程度更重,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中医药已在肿瘤防治的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因此,研究中医药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抗肿瘤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抗生素和止痛药的使用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陈薇伊蒋梅梁嘉琦张晶徐剑焜周小琦林丽珠
关键词:放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医药增效减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