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军英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肾病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导
  • 1篇信号传导与转...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药敏试验分析
  • 1篇上尿路
  • 1篇上尿路感染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损伤
  • 1篇尿路感染
  • 1篇转录
  • 1篇转录激活
  • 1篇转录激活因子
  • 1篇微生物敏感性...
  • 1篇细胞

机构

  • 3篇邢台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张军英
  • 2篇石振峰
  • 2篇王晶
  • 2篇卢懿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糖尿病肾病合并上尿路感染患者PINK1/Parkin mRNA与mAlb及其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合并上尿路感染患者PINK1/Parkin mRNA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9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DN合并上尿路感染患者73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医院收治的DN未合并上尿路感染患者141例作为对照组;依据糖尿病肾脏疾病肾小管间质和血管损害病理评分(RPS)将73例DN合并上尿路感染患者按照肾小管间质及血管受损程度分为轻度组(n=15)、中度组(n=28)和重度组(n=30);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上述患者外周血PINK1 mRNA及Parkin mRNA表达量,免疫比浊法检测mAlb,比较上述不同分组患者各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PINK1 mRNA、Parkin mRNA及mAlb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者PINK1 mRNA、Parkin mRNA、mAlb和RPS评分均较轻、中度组升高,中度组较轻度组升高(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INK1 mRNA、Parkin mRNA及二者预测DN患者合并上尿路感染患者肾功能损伤均有较高效能,其中二者联合诊断效能较高,其约登指数为0.678,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PINK1 mRNA、Parkin mRNA与mAlb水平呈正相关(r=0.668、0.559,P均<0.05),与RPS评分也呈正相关(r=0.612、0.478,P均<0.05);PINK1mRNA、Parkin mRNA及二者联合指导DN合并上尿路感染肾功能损伤轻中度与重度的区分均有较高效能,三者联合诊断时效能最高。结论DN患者合并上尿路感染时PINK1/Parkin通路被激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PINK1 mRNA、Parkin mRNA表达量异常升高,且与mAlb及肾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二者联合诊断DN合并上尿路感染患者肾功能损伤的程度具有较高效能。
魏冉彭丽梁芳李素荣王晶郑领涛石振峰张军英卢懿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上尿路感染肾功能损伤PINK1PARKIN
糖尿病肾病继发医院感染患者外周血IL-6、STAT3、VEGF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继发医院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继发医院感染患者26例为感染组,按1∶5比例选择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30例为未感染组,收集感染组患者临床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抽取患者外周血,检测血清IL-6、VEGF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诊断感染的效能.结果26例糖尿病肾病继发医院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共分离出33株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4.24%)、金黄色葡萄球菌(21.21%)、大肠埃希菌(15.16%)和肺炎克雷伯菌(12.12%);感染组患者外周血IL-6、VEGF水平和PBMC中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6、STAT3和VEGF表达诊断糖尿病肾病继发医院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0、0.775和0.728,均>0.7,预测效能较高.结论糖尿病肾病继发医院感染患者外周血中IL-6、STAT3和VEGF的表达水平均升高,且诊断医院感染的效能均较高.
卢懿魏冉彭丽李素荣王晶郑领涛石振峰张军英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白细胞介素-6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128株酵母菌的鉴定及其药敏试验分析
2009年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酵母菌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科玛嘉真菌鉴定显色培养基、API20C鉴定条对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分离到的128株酵母菌进行菌株鉴定,并对其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4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酵母菌占总分离率的5.21%。128株酵母菌以白酵母菌感染率最高,为78株,占60.94%,其他依次为热带酵母菌18株(14.06%),光滑酵母菌15株(11.72%),克柔酵母菌6株(4.69%),近平滑酵母菌4株(3.13%),季也蒙酵母菌3株(2.34%),其他少见酵母菌4株(3.13%)。药敏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对除葡萄牙酵母菌外的其他菌株敏感率较高;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除克柔酵母菌和光滑酵母菌外的其他菌株敏感率较高,但分别存在10株(7.81%)和9株(7.03%)依赖剂量敏感的菌株;5-氟胞嘧啶对除克柔酵母菌外的1株光滑酵母菌表现为依赖剂量敏感,其余100.0%敏感。克柔酵母菌对氟康唑全部耐药,对伊曲康唑只有33.3%敏感,50.0%依赖剂量敏感,16.7%耐药。光滑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33.3%和66.7%。结论患者深部真菌感染中仍以白酵母菌为主,克柔酵母菌比例有所上升;菌种不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临床细菌室应提高真菌的鉴定技术水平和加强药物的耐药性监测工作;临床医生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
张军英
关键词:酵母菌抗真菌药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