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玉兔
-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分析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与价值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6例慢阻肺急性发作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呼吸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pH、SaO2、PaCO2、PaO2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pH(7.38±0.12)、SaO2(97.24±11.45)%、PaCO2(50.36±14.17)mmHg、PaO2(78.75±10.55)mmHg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8、2.616、3.916、3.797,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1.23±2.14)d、住院花费(8475.27±249.10)元均少于对照组(16.56±3.08)d、(10404.32±315.7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87、27.970,P<0.05)。结论针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可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以帮助改善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 潘家华骆玉兔刘云
-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慢阻肺急性发作血气分析
- 浅析预防住院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护理方法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预防住院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数表法将这3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50例患者。为实验组患者使用caprini(血栓评估量表)进行预防性护理,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住院患者使用caprini进行预防性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骆玉兔
- 关键词: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预防性护理
-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观察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呼吸内科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肺功能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PaO2(88.75±10.55)mmHg、PaCO2(46.36±14.17)mmHg、FiO2(0.39±0.06)%、FEV1(2.03±0.31)L、FVC(3.25±0.54)L、FEV1/FVC(73.56±6.14)%,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1、3.239、5.125、2.878、3.828、2.771,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5.88%与对照组11.76%比较更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1,P>0.05)。结论针对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在呼吸内科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 潘家华刘云骆玉兔
- 关键词:BIPAP无创呼吸机血气分析
-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9月—2019年10月441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其中的254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作为急性加重组,急性加重期患者经14 d抗感染和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后病情明显缓解的187例为稳定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健康对照组与COPD急性加重组及稳定组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5,sfrp5)和血清中腺苷酸环化蛋白-1(cyclase associated protein 1,CAPl)水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情况。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COPD assessment test,CAT)及肺功能(FEV1/预计值)指标与COPD急性加重组及稳定组sfrp5和CAPl水平、IL-6、TNF-α、CRP及IL-1β的相关性。结果COPD急性加重组及稳定组sfrp5和CAPl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IL-6、TNF-α、CRP及IL-1β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COPD急性加重组sfrp5和CAPl水平低于稳定期,COPD急性加重组IL-6、TNF-α、CRP及IL-1β水平高于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AT评分和FEV1/预计值及FEV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急性加重组和稳定组CAT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急性加重组CAT评分高于稳定组(P<0.001);急性加重组和稳定组FEV1和FEV1/预计值低于健康对照组,急性加重组FEV1/预计值和FEV1也低于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sfrp5和CAPl水平与CAT评分呈负相关(r=-0.420、P=0.009;r=-0.408、P=0.017),与FEV1/预计值呈正相关(r=0.698、P=0.020;r=0.520、P=0.042)。IL-6、TNF-α及CRP水平与CAT评分呈正相关(r=0.594、P=0.042;r=0.632、P=0.030;r=0.812、P=0.012),与FEV1/预计值
- 刘俊骆玉兔田胤纯刘云黄磊潘家华
-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硬质支气管镜下Feng′s EBUS-TBNB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tcCO_(2))监测在硬质支气管镜下冯氏气管内超声引导纵隔切开活检(Feng′s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ode biopsy,Feng′s EBUS-TBNB)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9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纵隔疾病患者128例,随机分成Feng′s EBUS-TBNB组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组,患者均予高频喷射通气行硬质支气管镜下操作及PtcCO_(2)监测,EBUS-TBNA组患者行EBUS-TBNA,Feng′s EBUS-TBNB组患者行Feng′s EBUS-TBNB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0)、通气开始时(T_(1))、通气10 min后(T_(2))、通气20 min后(T3)、通气30 min后(T_(4))、通气40 min后(T_(5))、通气50 min后(T_(6))、通气60 min后(T_(7))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PtcCO_(2)的变化。结果:T_(1)~T_(7)时,两组患者HR、MAP和PtcCO_(2)水平均明显高于T0时(P<0.05)。T0~T_(2)时,两组患者HR、MAP和Ptc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_(5)时,Feng′s EBUS-TBNB组HR、MAP和PtcCO_(2)水平均明显高于EBUS-TBNA组(P<0.05);而T_(6)~T_(7)时,两组患者HR、MAP和Ptc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tcCO_(2)应用于Feng′s EBUS-TBNB中,可间接反映患者HR、MAP水平变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骆玉兔孙亚楠潘家华万南生
- 关键词:纵隔疾病硬质支气管镜
- SIRT1、ATF4、KL-6蛋白在COPD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气道重塑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标本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RT1)、活化转录因子4(ATF4)、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蛋白水平差异及与气道重塑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该院呼吸内科就诊的合并肺肿瘤的急性加重期COPD、稳定期COPD的肺叶切除组织蜡块标本各40例,分别纳入急性期组、稳定期组;另外选取40例该院实验室保存的行肺肿瘤肺叶切除术非COPD患者的组织蜡块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3组肺组织标本的SIRT1、ATF4、KL-6蛋白水平并进行对比。绘制ROC曲线分析肺组织SIRT1、ATF4、KL-6蛋白在COPD患者病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气道壁面积占总横截面积比(WA%)作为气道重塑评估指标,分为无气道重塑组、轻中度组、重度组,对比不同气道重塑程度COPD患者的肺组织SIRT1、ATF4、KL-6蛋白表达差异,分析肺组织SIRT1、ATF4、KL-6蛋白水平与COPD患者气道重塑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急性期组、稳定期组的肺组织SIRT1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急性期组、稳定期组的肺组织ATF4、KL-6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稳定期组相比,急性期组的肺组织SIRT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急性期组的肺组织ATF4、KL-6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2)SIRT1、ATF4、KL-6蛋白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诊断COPD的灵敏度、特异度均>70.00%,AUC均>0.740。(3)与无气道重塑组相比,轻中度组、重度组的肺组织ATF4、KL-6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SIRT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轻中组相比,重度组的肺组织SIRT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ATF4、KL-6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4)COPD患者肺组织的SIRT1蛋白表达与气道重塑WA%呈负相关(r=-0.635,P<0.001),ATF4、KL-6蛋白表达与气道重塑WA%呈正相关(r=0.768、0.892,P<0.001)。结论 SIRT1蛋白在COPD患者肺组织中呈低表达,ATF4、KL-6蛋�
- 骆玉兔潘家华刘云田胤纯刘俊
- 关键词:气道重塑
- 福多司坦对D组AECOPD患者血清NO水平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研究用福多司坦对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D组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福多司坦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NO的水平、痰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NO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其痰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D组AECOPD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福多司坦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其血清NO的水平,减少其痰量,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 黄磊刘俊潘家华朱迎喜骆玉兔刘云
- 关键词:福多司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