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岚
-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6例(149眼)NPDR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分别为75眼、74眼)。两组患者均予以糖尿病综合治疗,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血糖情况,评价两组患者高血压、NPDR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NPDR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药物硝苯地平相比,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NPDR合并高血压患者,效果更好,且安全性较高。
- 杨惠岚黎瑶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疗效
- 脂质水胶敷料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及慢性溃疡的效果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通过脂质水胶敷料(URGO)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治疗糖尿病足及慢性溃疡患者,观察其预后及费用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该院住院的45例糖尿病足及慢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URGO组(21例)及URGO联合APG组(24例),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入院时起第2、4周)及门诊随访(入院时起第6、8周)的创面愈合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总有效率均为100.00%;但在不同治疗观察时期,URGO联合APG治疗组溃疡愈合时间短于URG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RGO联合APG治疗组治疗费用少于URG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住院宣教、URGO联合APG治疗及门诊换药处理后糖尿病足及慢性溃疡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能有效缩短糖尿病足及溃疡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 杨惠岚梅希
- 关键词: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糖尿病足慢性溃疡
- 88例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了解成都市北部地区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为选择最佳的抗感染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12年7月-2014年7月糖尿病足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的处理情况。结果:共搜集到88例糖尿病足溃疡伴感染患者,糖尿病足分泌物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普通变形杆菌、产酸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为主。粪肠球菌耐药率明显。未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患者多以病情较轻(0-1级)或无分泌物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力奈唑烷、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较为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基糖甙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氨曲南较为敏感。结论: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广泛,耐药率高,早期、多次培养并根据药敏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是糖尿病足感染治疗的关键。
- 邱平梅希唐明薇廖戮缪卢迪杨惠岚兰天黎瑶
- 关键词:糖尿病足感染溃疡病原菌药敏
- 垂体腺瘤中Wnt通路抑制因子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15年
- Wnt信号通路与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研究表明Wnt通路抑制因子的异常甲基化可使Wnt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从而诱导肿瘤的形成。垂体腺瘤作为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临床症状主要由垂体激素过度分泌(或)缺乏和(或)肿瘤占位效应引起,其发病机制至今不完全清楚,部分研究表明垂体腺瘤的发生与Wnt通路抑制因子的异常甲基化相关。本文对垂体腺瘤中Wnt通路抑制因子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垂体腺瘤中去甲基化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杨惠岚安振梅
- 关键词:DNA甲基化垂体腺瘤FRP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酸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究被引量:19
- 2020年
-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尿酸(UA)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中医研究院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糖与降压(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两组疗程均持续4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血清Cys C、UA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基线资料、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Cys C、UA、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BP、DBP、血清Cys C、UA、ET-1水平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血清NO水平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BP、DBP、Cys C、UA、ET-1均低于同期对照组,NO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降糖、降压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进一步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血清Cys C、UA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 梅希吴锦林杨惠岚唐明薇邱平黎瑶吴雨晨李勇刘芳
-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