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悦

作品数:1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黄浦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念珠
  • 8篇念珠菌
  • 8篇基因
  • 7篇白念珠菌
  • 4篇绿藻
  • 4篇耐药
  • 4篇基因型
  • 2篇蛋白
  • 2篇毒力
  • 2篇真菌
  • 2篇致病
  • 2篇生物学鉴定
  • 2篇突变
  • 2篇转录
  • 2篇外排泵
  • 2篇限制性片段长...
  • 2篇康唑
  • 2篇假丝酵母菌
  • 2篇分子生物学鉴...
  • 2篇氟康唑

机构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7篇赵悦
  • 16篇刘锦燕
  • 15篇项明洁
  • 12篇李文静
  • 9篇史册
  • 8篇王影
  • 3篇朱巍巍
  • 2篇朱巍巍
  • 1篇沈韻
  • 1篇刘明
  • 1篇张嵘

传媒

  • 6篇中国真菌学杂...
  • 3篇诊断学理论与...
  • 3篇检验医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在真菌和细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phosphopantetheinyl transferases,PPTase)可催化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s,FAS)、聚酮合成酶(polyketide synthases,PKS)以及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ethases,NRPS)的酰基载体蛋白(acyl carrier protein,ACP)及肽酰载体蛋白(peptidyl carrier protein,PCP)等的翻译后修饰反应,将辅酶A(coenzyme A,CoA)上的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到ACP及PCP的保守丝氨酸残基上,从而激发ACP及PCP的活性,由此脂肪酸、聚酮、非核糖体肽得以合成。在大部分真菌及细菌中都存在着PPTase,且其在生物代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对其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孟玲宁刘锦燕赵悦吕婕林伊静项明洁
关键词:真菌细菌
无绿藻PCR ITS1-ITS2基因分型法的建立及应用
2018年
目的建立无绿藻(Prototheca)PCR ITS1-ITS2基因鉴定分型方法,并通过系统发育树以研究各型别无绿藻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抽提5株无绿藻临床分离菌株的DNA,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ITS1及ITS2区后,根据该区域核苷酸片段的差异进行基因分型,借助MEGA6.0软件建立系统发育树,并通过SSU rDNA测序加以验证。结果 5株菌株中,1株鉴定为P.zopfii hydrocarbonea,2株鉴定为P.wickerhamii。虽然由于数据库中缺乏P.zopfii portoricensis菌株ITS序列导致1、2号菌株不能被鉴定,但ITS区系统发育树中这两株菌仍被归为P.zopfii中独立的一簇,与SSU rDNA系统发育树相近,证明此分型方法无误。结论 PCR ITS1-ITS2基因分型法可作为一种有效基因分型方法用于鉴定和监测无绿藻感染。
赵悦朱巍巍刘锦燕孟玲宁王珏婷李文静项明洁
关键词:基因型ITS区
转录因子Flo8 G723R、T751D突变增强白念珠菌毒力
2016年
目的研究白念珠菌转录因子Flo8 G723R和T751D突变与毒力的关系。方法比较白念珠菌Flo8野生株SN152、Flo8回复株Flo8SN152、Flo8突变株Flo8^(G723R)和Flo8T751D感染小鼠的致死率和肾脏菌量负担,同时检测各菌株毒力因子的基因表达情况,分析Flo8突变与白念珠菌毒力的关系。结果与SN152和Flo8SN152相比,转录因子Flo8突变株Flo8G723R和Flo8T751D感染小鼠的致死率更高、肾脏菌量负担更高,毒力因子的基因表达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结论转录因子Flo8 G723R和T751D突变使白念珠菌毒力增加,部分毒力因子的基因表达增强。
李文静沈韻刘锦燕史册王影赵悦项明洁
关键词:毒力白念珠菌
白念珠菌与生物膜相关的耐药机制被引量:9
2017年
白念珠菌在医疗植入材料上形成生物膜,导致高死亡率感染。成熟的生物膜具有强耐药性,使得生物膜相关感染难以治愈。文章主要从白念珠菌生物膜外排泵基因、细胞外基质以及压力应答等3个方面探讨白念珠菌生物膜的耐药机制,综述该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为白念珠菌的临床防治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孟玲宁刘锦燕李文静赵悦项明洁
关键词:白念珠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细胞外基质
白念珠菌White-Gray-Opaque表型转换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白念珠菌是人类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而表型转换是其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各个表型在宿主适应、感染、毒力及不同生活阶段发挥着不同作用。White-Gray-Opaque表型转换是白念珠菌的一种新型转换系统,该文从White-Gray-Opaque表型特点、影响表型转换的调控因素、表型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综述近年来白念珠菌在该表型系统中的研究进展,希望通过理解其形态调节的机制以寻找感染治疗的新策略。
王钰婷刘锦燕赵悦孟玲宁项明洁
关键词:白念珠菌表型转换毒力
无绿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无绿藻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条件致病菌,感染动物时主要引起乳腺炎,对人的感染则主要表现为皮肤感染、鹰嘴滑囊炎和系统性感染。目前临床上仍将镜检和生化反应作为鉴定该菌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耗时长,主观影响较大,加之国内尚对无绿藻的认识不足,导致该菌的检出率较低。为提高对无绿藻的认识,文章对其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流行病学特征、鉴定、耐药性及无绿藻病的临床表现等作一综述。
赵悦朱巍巍刘锦燕李文静王影史册项明洁
关键词:条件致病菌基因型
白念珠菌MRR2基因错义突变C1409A与氟康唑耐药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锌簇转录因子——多药耐药调节因子2(Mrr2)编码基因MRR2错义突变C1409A与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白念珠菌工程菌株SN152构建MRR2基因敲除菌株,通过一步法克隆及定点突变技术构建MRR2基因C1409A突变型表达质粒,再用高效醋酸锂转染法将质粒片段转染入MRR2基因敲除菌株,异位表达于ADE2位点以构建MRR2基因定点突变菌株。通过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错义突变C1409A与氟康唑耐药的关系。结果氟康唑对MRR2基因C1409A定点突变的白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较对工程菌株SN152的MIC增加4倍,CDR1表达上调约3倍。结论 MRR2基因错义突变C1409A可上调白念珠菌CDR1表达并介导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
王影张嵘刘锦燕史册李文静赵悦项明洁
关键词: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错义突变
融合PCR结合同源重组技术敲除白色假丝酵母菌FLO8基因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运用融合PCR和同源重组技术敲除白色假丝酵母菌FLO8基因,并初步分析敲除菌株药物敏感性(药敏)情况。方法运用融合PCR将FLO8基因的上下游片段与筛选标记融合在一起构成同源敲除组件,再用高效醋酸锂转染法将敲除组件转染入白色假丝酵母菌SN152,在营养缺陷板上进行筛选,通过2次同源重组敲除FLO8的2条等位基因。采用点板法比较FLO8未敲除株与敲除株药敏情况。结果成功构建白色假丝酵母菌SN152 FLO8双等位基因缺失株,且耐药性FLO8^(-/-)>FLO8^(+/-)>SN152。结论融合PCR结合同源重组技术能高效、快速构建白色假丝酵母菌FLO8基因缺失株,白色假丝酵母菌FLO8基因与药敏相关,且FLO8拷贝数越少耐药性越强。
李文静刘锦燕史册王影赵悦项明洁
关键词:白色假丝酵母菌基因敲除耐药性
体外氟康唑诱导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耐药及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的易感性及其诱导耐药株的耐药机制。方法 :选取对氟康唑敏感的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临床株各1株以及对氟康唑敏感的光滑念珠菌标准株ATCC2001、近平滑念珠菌标准株ATCC22019,利用浓度递增法,在体外用氟康唑诱导使其成为耐药株,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外排泵相关基因、其转录因子和靶酶编码基因表达,并对光滑念珠菌PDR1转录因子、近平滑念珠菌MRR1转录因子和ERG11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果 :光滑念珠菌较近平滑念珠菌更易被氟康唑诱导为耐药株,CDR1的过度表达为其主要的耐药机制,对PDR1转录因子测序后发现了新的突变位点Y932C、V847F。近平滑念珠菌诱导耐药株的MDR1表达显著增加,其MRR1转录因子中亦存在新的突变位点P295S、I799S。结论 :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易感性不同,耐药机制也存在差异。新发现的转录因子突变位点有待验证其功能。
刘锦燕王影李文静赵悦孟玲宁朱巍巍史册项明洁
关键词:念珠菌氟康唑耐药外排泵
抗真菌药物新作用靶点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条件致病性真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逐渐被认为是人类真菌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尤其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移植受者、艾滋病患者和癌症患者.由念珠菌属引起的侵袭性感染是现代血流感染的第四大死因。
孟玲宁刘锦燕李文静赵悦项明洁
关键词:真菌新靶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