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刚

作品数:1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通信
  • 9篇光通信
  • 6篇调制
  • 6篇信号
  • 6篇可见光通信
  • 6篇矿井
  • 5篇解调
  • 5篇发送
  • 4篇调制解调
  • 4篇速率
  • 4篇通信速率
  • 4篇井下
  • 3篇巷道
  • 2篇电信
  • 2篇电信号
  • 2篇电源
  • 2篇电源供电电路
  • 2篇信号处理
  • 2篇信号处理模块
  • 2篇移动通信

机构

  • 16篇解放军信息工...

作者

  • 16篇吴刚
  • 15篇张剑
  • 14篇朱义君
  • 14篇于宏毅
  • 13篇仵国锋
  • 12篇张效义
  • 11篇邬江兴
  • 11篇刘洛琨
  • 9篇汪涛
  • 7篇高树立
  • 4篇李青
  • 3篇胡锋
  • 2篇张洪刚
  • 1篇王超

传媒

  • 2篇电子设计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应用于矿井的可见光通信巷道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矿井的可见光通信巷道灯,包括:处理器、可见光驱动电路和电源供电电路;其中:电源供电电路为与其相连的可见光驱动电路和处理器提供电源;处理器通过传输线接收矿井上监控中心发送的通信信号,对通信信号进行调制...
张剑胡峰于宏毅邬江兴刘洛琨张效义朱义君李青田忠骏仵国锋吴刚高树立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传输设备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传输设备和系统。传输设备包括:设备接入模块、计算机接入模块、第一传输控制模块和第二传输控制模块。在本发明具体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发送端首先将原始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得到电信号,进而将电信号...
朱义君田忠骏张剑吴刚于宏毅邬江兴刘洛琨张效义汪涛林晨舟张洪刚
文献传递
一种应用于矿井的可见光通信巷道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矿井的可见光通信巷道灯,包括:处理器、可见光驱动电路和电源供电电路;其中:电源供电电路为与其相连的可见光驱动电路和处理器提供电源;处理器通过传输线接收矿井上监控中心发送的通信信号,对通信信号进行...
张剑胡峰于宏毅邬江兴刘洛琨张效义朱义君李青田忠骏仵国锋吴刚高树立
文献传递
一种应用于矿井的光通信系统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矿井的光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信息转换装置、信息反馈终端、上位机;其中,所述上位机中存储有包括所述信息转换装置的编号信息及其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信息反馈终端编号信息的数据库;工作时所述信息转...
张剑吴刚仵国锋田忠骏于宏毅邬江兴朱义君刘洛琨张效义汪涛高树立
文献传递
基于可见光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见光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井下矿工无法及时有效地与井上控制服务器进行通信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向井下通信传输模块发送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携带有请求传输的待传输数据;接...
张剑吴刚于宏毅朱义君汪涛仵国锋任嘉伟宋婷婷
文献传递
帽灯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帽灯。;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照明,可接于矿帽上。;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张剑高树立仵国锋田忠骏于宏毅邬江兴朱义君刘洛琨张效义汪涛吴刚
文献传递
一种便携式光通信终端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便携式光通信终端,所述光通信终端包括:光信号转换模块,用于接收外界光通信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第一电信号;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电信号转换成所述电子设备可接收的通信信号,并接收所述电子设...
张剑吴刚仵国锋田忠骏于宏毅邬江兴朱义君刘洛琨张效义汪涛余婉婷
文献传递
一种应用于矿井的移动通信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矿井的移动通信设备,包括:可见光通信电路、处理器、电源供电电路和信息提示装置;其中:电源供电电路为与其相连的可见光通信电路、处理器和信息提示装置提供电源;可见光通信电路接收光信号,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
张剑高树立于宏毅邬江兴刘洛琨张效义朱义君李青田忠骏仵国锋吴刚胡峰
文献传递
基于蓝光LED的水下双向通信测试系统设计被引量:7
2016年
蓝光在海水中具有良好的传输特性,使得水下可见光通信的优势明显,针对水下高速无线通信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蓝光LED的水下双向通信测试系统设计方案,完成了系统的整体硬件设计,并进行了下水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水下通信链路60 MHz的带宽拓展,并在水下5 m距离实现了双向可靠通信。该系统验证了水下高速可见光双向通信的可行性,为今后研究基于可见光的水下高速无线通信奠定了基础。
胡锋仵国锋吴刚高树立
关键词:蓝光LED双向通信
基于可见光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见光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井下矿工无法及时有效地与井上控制服务器进行通信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向井下通信传输模块发送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携带有请求传输的待传输数据;接...
张剑吴刚于宏毅朱义君汪涛仵国锋任嘉伟宋婷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