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梅
-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膜苞鸢尾繁殖生物学研究
- 膜苞鸢尾(IrisscariosaWilld.)为鸢尾属(IrisL.)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新疆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是我区观赏价值高、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的优质乡土观花地被植物。本论文通过对膜苞鸢尾开花生物...
- 马玉梅
- 关键词:开花生物学传粉生物学种子萌发
- 文献传递
- 膜苞鸢尾的开花特性及繁育系统被引量:9
- 2017年
- 为探究膜苞鸢尾(Iris scariosa Willd ex Link.)在自然生境下有性生殖能力和生殖特点,利用原生境和人工栽植地的控制性试验,对其种群的花部特征、传粉媒介、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膜苞鸢尾葶生两朵花,花被片6,内外各3枚,雄蕊短于花柱,与柱头高度相差约2.72 mm,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雄蕊紧贴花柱外侧,雌、雄蕊相对位置不变;杂交指数为4,花粉/胚珠比为1 246,套袋试验表明,其不具备无融合生殖能力,自花授粉不亲和,繁育系统为异交。自然生境下的有性生殖能力受到缺少传粉昆虫的影响。
- 马玉梅张云秦景逸王秀梅朱甜甜
- 关键词:开花特性
- 苜蓿叶象甲不同发育期酯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04年
- 利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苜蓿叶象甲(HyperaposticaGyllenhal)不同发育期的酯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的研究表明,苜蓿叶象甲的不同虫态、或同一虫态不同型(长翅型蛹、短翅型蛹;长翅型成虫、短翅型成虫)和不同性别(雌、雄成虫)的酶谱在谱带数、迁移率、酶含量多少及酶活性强弱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探讨了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苜蓿叶象甲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赵莉曲延英张艺马玉梅
- 关键词:苜蓿叶象甲发育期酯酶同工酶牧草害虫
- 短筒紫苞鸢尾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以短筒紫苞鸢尾(Iris ruthenica Ker.-Gawl.var.brevituba Maxim)种子为实验材料,利用温度、光照、低温处理等方法对该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胚乳中含有醇溶性抑制物;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月萌发率为54%,恒温效果优于变温,且为嫌光性种子;NaOH、赤霉素、低温处理均能打破种子休眠,其中,NaOH浓度2%效果最佳,萌发率为85%,赤霉素浓度400mg/L效果最佳,萌发率为91%,低温沙藏40、60、80d萌发率差异不显著,约为86%左右,但沙藏80d初始萌发时间最短。
- 马玉梅王天歌温豆豆戚业麟张云
- 关键词:休眠种子萌发
- 膜苞鸢尾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膜苞鸢尾(Iris scariosa)种子存在休眠。通过萌发抑制物测定、胚培养、低温层积、赤霉素处理等方式对其休眠及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膜苞鸢尾种皮及胚乳均透水性良好,最适萌发温度为15/25℃,对光照要求不严;胚无休眠特性,种皮与珠孔端处胚乳对种子萌发有机械束缚;种皮与胚乳中分别含有水和醇溶性抑制物;低温层积能有效打破膜苞鸢尾种子休眠,沙藏40d萌发效果最佳;NaOH处理浓度低于10%对种子萌发影响不大,但从10%开始随浓度增高萌发率明显降低,而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种子萌发无影响。
- 张云马玉梅秦景逸王秀梅朱甜甜
- 关键词:种子萌发低温层积休眠
- 不同增温处理对伊犁甜樱桃露地栽培越冬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对2年生甜樱桃幼树的主干进行了8种增温防护处理,经自然越冬后统计冻害情况,以期探究不同防护处理对甜樱桃(Prunus avium L.)幼树越冬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土+草帘子与培土处理可有效减轻甜樱桃幼树冻害的程度,主干树皮裂口、主、枝干韧皮部褐变防寒等级均为Ⅰ级,新梢枝条萌芽率呈极显著差异,与CK相比分别提高30.16%、26.11%,其中培土+草帘子处理的芽褐变率最低,仅为12%;草帘子、培土+毛毡处理的主干树皮裂口防寒等级为Ⅰ级,其韧皮部褐变均为Ⅱ级,新梢枝条萌芽率呈显著差异;塑料薄膜、毛毡、涂白剂、石灰水处理防护效果不理想,各形态指标冻害较为严重。试验表明,培土+草帘子处理下的甜樱桃幼树越冬能力最强,培土处理表现出防护效果次之,二者处理下可有效提高甜樱桃幼树的越冬能力,适宜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推广。
- 王秀梅张云秦景逸马玉梅
- 关键词:甜樱桃保温措施冻害指数
- 膜苞鸢尾花粉形态、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野生膜苞鸢尾(Iris scariosa.)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其有性繁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花粉形态,染色及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开花不同时段柱头可授性,并利用人工授粉验证传粉成功的最佳时期。【结果】膜苞鸢尾花粉形态近球形,属远极单沟-拟沟类型,花粉外壁表面零星分布有柱状颗粒;开花当天花粉活力最高,开花4 h达到最高值,而柱头在开花前1 d直至开花32 h均保持较强可授性。【结论】膜苞鸢尾花粉形态属较原始类型,雌性器官柱头先熟于花药,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期部分重叠,开花当天与次日为人工授粉最佳时期。
- 马玉梅张云秦景逸王秀梅朱甜甜
- 关键词:花粉形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