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苗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孕期糖尿病对子代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孕期糖尿病对子代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孕鼠在孕期第0天(雌鼠与雄鼠交配后见阴栓当天为孕期第0天)单次腹腔注射链菌霉素35mg/kg,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n=6)。采用鼠尾无创血压测量法持续监测子代大鼠血压;第20周时,取肠系膜动脉,观察动脉环对乙酰胆碱(10-9~10-5 mol/L)和硝普钠(10-9~10-5 mol/L)的反应性;以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10-5 mol/L)孵育血管环30 min,观察乙酰胆碱对血管的反应以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测定肠系膜动脉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蛋白表达及一氧化氮的含量。结果 12、16、20、24周龄时,链菌霉素组子代大鼠收缩压高于同龄期对照组[分别(118±4)比(105±3),(124±2)比(114±4),(135±3)比(118±2),(140±4)比(120±3)mm Hg,均P〈0.01]。与对照组子代相比,链菌霉素组子代血管环对乙酰胆碱引起的最大舒张效应明显减弱[(72.2±3.3)%比(95.6±2.7)%,P〈0.05],而对硝普钠引起的最大舒张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NAME孵育后明显降低乙酰胆碱的舒血管作用;链菌霉素组子代肠系膜动脉eNOS总量不变,磷酸化表达下降;一氧化氮的含量也降低。结论孕期糖尿病致子代大鼠血压升高,其机制可能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生成受限,进而引起血管舒张功能受损。
- 陈硕王甲良罗浩王新全邹雪廖翔张苗贺卫辉李晓龙何多芬曾春雨
- 关键词:孕期子代收缩压内皮功能
-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4变异体A142V与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4(GRK4)变异体A142V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关系。方法根据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将11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杓型组48例和非杓型组62例,分析GRK4的SNPA位点变异体A142V在两组中的分布。结果杓型组与非杓型组GRK4变异体A142V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杓型组以野生型GG分布为主,而非杓型组AG+AA突变基因型分布显著高于杓型组(P<0.05)。结论 GRK4 A142V变异体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有关,携带A142V变异体的患者夜间血压更易升高。
- 唐辉蔡跃张苗张苗曾春雨周林
-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节律
- 细颗粒物(PM2.5)对大鼠心肌梗死和心肌组织中MG53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对SD大鼠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raction,MI)的影响及心肌组织中Mitsugumin 53(MG53)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将40只体质量210~250 g的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MI组、Sham+PM2.5组、MI+PM2.5组(n=10)。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Sham+PM2.5组及MI+PM2.5组经气道滴灌PM2.5混悬液(10 mg/m L,40μL/次,3次/周,共4周),Sham组及MI组同法滴灌等量PBS缓冲液作为对照。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情况、大鼠生存率及心肌组织中MG5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气道滴灌PM2.5的大鼠肺组织可见细颗粒物沉积,表明滴灌成功。MI+PM2.5组与MI组大鼠相比,4周后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大[(17.78±2.13)%vs(11.49±2.23)%,P〈0.05],射血分数(EF%)显著降低[(37.14±5.14)%vs(47.13±4.09)%,P〈0.05],生存率下降,心肌梗死区MG53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降低。结论 PM2.5会加重大鼠心肌梗死的程度,其原因可能与PM2.5抑制心肌受损的膜修复因子MG53蛋白的表达有关。
- 张苗李春仁芦茜陈硕王新全周林曾春雨
- 关键词:细颗粒物心肌梗死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