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深

作品数:60 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5篇鱼类
  • 13篇近海
  • 11篇群落
  • 11篇海域
  • 10篇秋季
  • 9篇群落结构
  • 6篇渔场
  • 6篇环境因子
  • 5篇典范对应分析
  • 5篇优势种
  • 5篇鱼类群落
  • 5篇渔业
  • 5篇生态位
  • 5篇污染
  • 5篇类群
  • 4篇多样性
  • 4篇摄食
  • 4篇虾类
  • 4篇内壁
  • 3篇鱼类标本

机构

  • 46篇浙江省海洋水...
  • 20篇上海海洋大学
  • 16篇浙江省近岸水...
  • 10篇浙江海洋学院
  • 9篇教育部
  • 8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温州大学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56篇叶深
  • 16篇彭欣
  • 11篇刘伟成
  • 10篇俞存根
  • 9篇郑基
  • 9篇高春霞
  • 9篇李德伟
  • 8篇周青松
  • 7篇柯爱英
  • 6篇张华伟
  • 6篇陈少波
  • 6篇刘俊峰
  • 5篇何贤保
  • 5篇黄振华
  • 5篇陈星星
  • 5篇陆荣茂
  • 5篇宋伟华
  • 5篇唐久
  • 3篇曾国权
  • 3篇谢旭

传媒

  • 5篇浙江海洋学院...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海洋与湖沼
  • 3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海洋渔业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水产学报
  • 2篇水产科学
  • 2篇海洋学报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海洋开发与管...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福建水产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6篇2024
  • 9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盖试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盖试管,包括管体和盖子,管体和盖子具有插入态和拔出态,管体和盖子之间设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由弹性材料制成,管体的长度大于连接带的长度,连接带的长度大于盖子的长度,管体和盖子处于插入态时连接带具有弹性恢...
陈星星黄振华周朝生柯爱英陆荣茂吴越叶深
文献传递
一种浮游动植物网冲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游动植物网冲洗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可升降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挂杆,所述挂杆上连接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上连接有悬挂组件,所述悬挂组件内设有挂钩...
陈伟峰彭欣余玥叶深秦松陈继浓范青松唐久
一种鱼类标本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标本箱,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内设有悬挂装置,箱体和箱盖连接处的外侧贴有封口带,所述悬挂装置包括与箱体左右内壁固定的挂杆,所述挂杆上套设有两个挂环,所述挂环上固定有连接绳,所述箱盖的上...
陈伟峰彭欣余玥叶深秦松陈继浓范青松唐久
文献传递
浙南沿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被引量:9
2016年
测定了浙南沿海苍南霞关(CN)、洞头霓屿(DT)和乐清清江口(QJK)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这3个地区各个站点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呈现一定的相似性,Cu,Pb,Zn和Cr均属于中等污染程度;3个地区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6.44,7.23,6.45,属于低污染程度。3个地区的生态风险指数表现为DT(45.29)>CN(42.26)>QJK(42.16),指数数值都小于150,属于低生态危害程度,在空间分布上,苍南霞关和乐清清江口呈现近岸高、远岸低,湾内高、湾外低的变化趋势。
陈星星黄振华吴越陆荣茂叶深柯爱英
关键词:重金属表层沉积物生态危害
基于胃含物和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浙江南部近海蓝圆鲹的摄食生态被引量:4
2022年
蓝圆鲹是浙江南部近海的重要经济鱼类。本文根据2020年5月、8月、11月和2021年1月在浙江南部近海进行的底拖网调查,应用胃含物分析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对浙江南部近海蓝圆鲹的摄食习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南部近海蓝圆鲹δC平均值为(-16.55±0.60)‰,范围为-17.76‰~-15.25‰,与叉长呈显著负相关;蓝圆鲹δN平均值为(11.76±0.88)‰,范围为9.06‰~13.03‰,与叉长呈显著正相关。根据δN值计算浙江南部近海蓝圆鲹的平均营养级为3.89±0.26。胃含物分析表明,浙江南部近海蓝圆鲹的主要饵料类群为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多毛类和小型甲壳类。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虾类对浙江南部近海蓝圆鲹的营养贡献率最高(40%~84%),其次为多毛类、小型甲壳类、蟹类、头足类和鱼类。蓝圆鲹的摄食习性有明显的生长变化,随着蓝圆鲹叉长的增加,其倾向于摄食更高营养级的饵料生物。
徐雯杨蕊杨蕊高春霞高春霞韩东燕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分析摄食生态蓝圆鲹营养级
夏、秋季浙江南部近海带鱼摄食习性分析
2024年
鱼类摄食生态研究是海洋食物网营养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鱼类的摄食习性不仅受自身发育的影响,而且也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2019年8月和11月在浙江南部近海进行了渔业资源调查,共采集带鱼样品599尾,通过胃含物分析研究带鱼的食物组成及其随季节和肛长的变化,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研究带鱼摄食习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以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的排序来看,浙江南部近海带鱼主要以鱼类、浮游幼体、等足类和磷虾类为食,摄食的饵料生物达60余种,优势饵料种类为短尾类大眼幼体、七星底灯鱼和太平洋磷虾等。此外,带鱼的摄食习性随季节和肛长发生明显变化,在夏季,带鱼摄食鱼类、浮游幼体和等足类的比例较高;秋季则主要摄食鱼类和虾类。随着肛长的增大,带鱼从摄食浮游幼体等小型饵料为主逐渐转变为摄食个体较大的鱼类饵料为主。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pH、海水表层温度和盐度与浙江南部近海带鱼的摄食习性有较大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对浙江南部近海带鱼摄食习性的了解,可为该海域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刘志豪韩东燕高春霞叶深
关键词:带鱼典范对应分析
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及食源指示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是我国近海重要的经济和优势鱼种,在食物网结构中起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的肌肉脂肪酸含量并分析其组成变化特点,基于特征脂肪酸的食源指示功能开展小黄鱼的食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黄鱼肌肉中共检测出30种脂肪酸,主要脂肪酸包括C16∶0、C17∶0、C18∶1n9c、C18∶3n3、C16∶1n7、C20∶1、C20∶4n6、C20∶5n3(EPA)和C22∶6n3(DHA)等,其中C16∶0含量最高(23.12%),其次为C18∶1n9c(16.67%)、C16∶1n7(11.45%)和C22∶6n3(11.40%);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UFA)平均含量达到60.20%,显著高于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39.80%),DHA和EPA在机体中含量占比达15.54%,体现出小黄鱼肌肉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饱和脂肪酸含量在体长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含量随着体长的增大而减小,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绝大多数特征脂肪酸在各季节的体长组间无显著差异,而120~139 mm体长组和>180 mm体长组的C16∶1n7、C20∶1和C18∶1n9c在冬季的含量显著小于其他季节;基于脂肪酸食源指示功能,小黄鱼属于浮游、底栖与游泳动物混合食性的鱼类,初始碳源包括浮游硅藻类、甲藻类和底栖生物等。本研究利用了特征脂肪酸稳定指示食物来源的特点,进一步补充和验证文献资料中小黄鱼的胃含物分析结果,为小黄鱼的摄食生态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王腾高春霞王少琴王少琴叶深
关键词:小黄鱼脂肪酸
温台渔场龙头鱼的生长、死亡及最适开捕规格被引量:7
2018年
在传统渔业资源衰退的情况下,龙头鱼等次要的经济种类逐渐成为东海海区的优势种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地位。根据2015年11月—2016年8月在温州台州外海(120.93°~122.95°E,27.21°~28.97°N)调查采集的2 611尾龙头鱼的生物学数据,用ELEFANⅠ方法对其生长、死亡参数进行估算,并通过不完全β函数渔获量方程动态综合模型确定最适开捕规格,评估种群资源的利用状况。结果显示,温台渔场龙头鱼体长—体质量关系为W=0.000 5L3.87(R2=0.906 7),雌、雄个体间的体长—体质量关系无显著性差异;龙头鱼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参数L∞、K、t0分别为32.13 cm、0.39和–0.69龄,体质量生长拐点年龄为2.78龄;根据体长组成资料的线性渔获量曲线估算出龙头鱼的总死亡系数2.55,用Pauly经验公式估算出自然死亡系数0.66,捕捞死亡系数1.89和开发率0.74;动态综合模型评估表明,应适当提高开捕年龄,增大开捕体长,最适开捕年龄tc为1.15龄,相应开捕体长为16.5 cm。
杜晓雪高春霞田思泉刘伟成王家启叶深
关键词:龙头鱼
瓯江口海域鱼类早期资源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为掌握瓯江口海域鱼类早期资源现状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基于2021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1月)对瓯江口海域内25个站位的表层水平拖网数据和温度、盐度及pH等基础水文调查数据,对该海域鱼卵、仔稚鱼的物种优势度、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等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优势种侧带小公鱼属鱼类(Stolephorus spp.)资源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航次调查共采集鱼卵8427粒,仔稚鱼40365尾,共鉴定49种,隶属于12目23科39属,以鲈形目(Perciformes)为主要类群,在发育阶段上以前弯曲期仔鱼居多,按照生态类型划分主要以海洋性与河口性鱼类为主。调查海域内不同季节采获鱼卵、仔稚鱼的种类、数量和密度有所差异,平均密度在0.07—4.72粒(尾)/m^(3),春季最高分别为34种、38083粒(尾)和4.72粒(尾)/m^(3)。在空间分布上,鱼卵沿着瓯江口由内向外呈递增趋势,而仔稚鱼则呈递减趋势。同时各季节鱼卵、仔稚鱼生物多样性的差异性较为显著,春季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为最高,丰富度指数(D)最高值出现在夏季。调查海域内各季节鱼卵、仔稚鱼的优势种组成差异较大,除共有优势种侧带小公鱼属鱼类外,春季、夏季和秋季航次的主要优势种分别为虾虎鱼科鱼类(Gobiidae spp.)、凤鲚(Coilia mystus Linnaeus)和舌鳎属鱼类(Cynoglossus sp.1)。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计算物种优势度,结果显示侧带小公鱼属鱼类的优势度在所有航次中均为最高,通过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与盐度的相关性最高(P<0.01),与温度相关性最低(P<0.05)。经与历史资料对比,推测春季北龙岛附近海域是鱼类重要的产卵场,高温高盐弱碱的水文环境更有利于侧带小公鱼属鱼类的生长和繁育,这为瓯江口海域鱼类资源养护管理和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李尚清叶深王雨航唐未秦松范青松邱文致艾龙威郑春芳刘伟成
关键词:鱼卵仔稚鱼优势种群落结构环境因子
浙江南部海域银姑鱼的生活史参数估算及资源评价
2024年
为了评估银姑鱼资源开发状态,实验根据2016年在浙江南部海域底拖网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银姑鱼的生活史参数,并基于单位补充量模型对其资源状态进行评价,进而探讨不同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选择性对资源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银姑鱼渐近体长估计值为25.36 cm,生长速率为0.32/年,当前开捕体长(13.52 cm)远小于其初次性成熟体长(17.79 cm);自然死亡系数估计值为0.74,总死亡系数为2.62,当前捕捞死亡系数为1.88。基于以上参数,构建了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PR模型和单位补充量亲体生物量SSBR模型,随着F的增加,YPR先增大后减小,而SSBR则减少。银姑鱼生物学参考点F_(0.1)为0.78,Fmax为3.43,F20%为0.66,F40%为0.33,可知当前捕捞强度远大于防止补充型过度捕捞警戒线F20%。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自然死亡系数的不确定性将明显影响单位补充量模型的研究结果和相关生物学参考点的估算值,而不同选择性系数,尤其是开捕体长,也直接影响单位补充量模型的结果。研究表明,当前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种群已处于补充型过度捕捞状态,为维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议适当减小开发力度,增大开捕体长;为提高资源状态评价的准确性,建议减小自然死亡系数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可为银姑鱼资源的养护和管理提供科学建议。
任采妮麻秋云戴小杰叶深
关键词:渔业管理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