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进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沥青
  • 3篇面形
  • 2篇在线监控
  • 2篇抛光
  • 2篇镜架
  • 2篇镜框
  • 2篇镜筒
  • 2篇激光
  • 2篇光学
  • 2篇分光
  • 2篇分光镜
  • 2篇俯仰
  • 2篇测角仪
  • 1篇弹簧机构
  • 1篇石英玻璃
  • 1篇丝杆
  • 1篇死区
  • 1篇探测器
  • 1篇填充物
  • 1篇抛光表面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上海科技大学

作者

  • 9篇朱健强
  • 9篇尹进
  • 8篇焦翔
  • 3篇李养帅
  • 3篇吴永忠
  • 2篇樊全堂
  • 2篇谭小红
  • 1篇黄宏彪

传媒

  • 2篇中国激光
  • 1篇光子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环形抛光沥青盘表面面形在线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一种环形抛光中抛光盘表面面形在线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装置包括系统固定支架、反射镜、反射镜调整镜架、透镜、分光镜、CCD、镜筒调整装置、手动旋转台、导光光纤和光源,本发明装置能够对抛光过程中的沥青盘面的面形进行在线监控,能...
朱健强尹进焦翔汤文龙谭小红
文献传递
氙灯发光强度分布测试装置
一种氙灯发光强度分布测试装置,包括平台、两个垫块、氙灯固定架、氙灯、铝箔、旋转轴、两个旋转轴支撑臂、两个紧固螺钉、半圆工字轨道、滑块、光电探测器和转换器。本发明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测试距离、测试角度、测试波长可调...
朱健强吴永忠焦翔李养帅尹进
文献传递
镜框俯仰角度调整装置
一种镜框俯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平台、步进电机、铰链、蜗杆、蜗杆支撑臂、蜗轮、蜗轮支撑架、丝杆、丝杆支撑臂、运动组件、镜框、镜框支撑座、测角仪和计算机,旨在解决弹簧机构限位的不稳定性造成光学元件的角度漂移、以及导轨机构往复...
朱健强吴永忠焦翔李养帅尹进
文献传递
环形抛光沥青盘表面面形在线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一种环形抛光中抛光盘表面面形在线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装置包括系统固定支架、反射镜、反射镜调整镜架、透镜、分光镜、CCD、镜筒调整装置、手动旋转台、导光光纤和光源,本发明装置能够对抛光过程中的沥青盘面的面形进行在线监控,能...
朱健强尹进焦翔汤文龙谭小红
镜框俯仰角度调整装置
一种镜框俯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平台、步进电机、铰链、蜗杆、蜗杆支撑臂、涡轮、涡轮支撑架、丝杆、丝杆支撑臂、运动组件、镜框、镜框支撑座、测角仪和计算机,旨在解决弹簧机构限位的不稳定性造成光学元件的角度漂移、以及导轨机构往复...
朱健强吴永忠焦翔李养帅尹进
抛光过程中光学元件表面划痕的形成和控制被引量:5
2019年
通过在石英玻璃的抛光过程中引入α-Al2O3颗粒,对抛光过程中石英工件表面产生的划痕类型和收尾阶段不同粒径杂质颗粒产生的划痕长度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抛光液质量分数和抛光盘结构对石英玻璃抛光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质颗粒需要盘面提供足够大的支撑力才能在工件表面产生划痕,而杂质颗粒所受盘面的支撑力大小取决于其位置高度和共同参与受力的基质颗粒数量;杂质颗粒的位置高度很难掌控,但在相同工艺条件下,使用质量分数为6%的抛光粉和具有多微孔结构的沥青抛光盘可以有效降低划痕的产生概率,并且不会导致抛光表面粗糙度变差或过度影响抛光效率,对实际加工生产有指导意义。
汤文龙梁尚娟焦翔樊全堂尹进朱健强
关键词:光学制造抛光石英玻璃划痕表面粗糙度
单点金刚石飞切KDP晶体表面缺陷深度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基于印压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磷酸二氢钾晶体表面缺陷面积与中位裂纹深度的关系.在刀具参量和主轴转数一定的情况下,采用不同切削深度和进给速率对磷酸二氢钾晶体进行单点金刚石飞切加工实验,并计算晶体表面单位面积缺陷的占比系数.实验结果表明,晶体表面缺陷深度与面积占比系数成正相关,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进而提出了利用计算晶体表面缺陷占比系数估测缺陷深度的方法.最后基于该方法得到高效率切削步骤,并加工获得了表面粗糙度算术平均值优于5nm的超光滑晶体表面.
冉钰庭黄宏彪尹进朱健强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
基于环形抛光的稳态确定性抛光方法被引量:7
2017年
针对环形抛光中抛光盘的面形难以精确控制的问题,以Preston方程和Winkler假定为基础,建立光学元件抛光的基本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与实验,深入研究环形抛光的系统特性。结果表明,系统存在一个保持盘面面形不变的状态,此时的状态为系统的平衡状态,在平衡状态下抛光工件时无需调整校正板位置即可连续获得高精度平面;在不同的工况下,系统平衡状态对应的校正板位置不相同,应用建立的模型定量研究平衡状态下校正板位置与工件尺寸的关系。实验证明在平衡状态下抛光工件时工件的面形精度和加工效率都得到了提高。
尹进朱健强朱健强焦翔
关键词:激光制造平衡状态
多微孔结构的沥青抛光盘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微孔结构的沥青抛光盘,通过在盘中产成气体或添加软质填充物或添加空心小球填充物在沥青盘中形成孔隙结构,不仅能在抛光时存储抛光粉颗粒,使抛光速率更为均匀,提高去除速率。抛光盘的多孔结构还具有容纳大粒径颗粒物或...
朱健强汤文龙焦翔樊全堂尹进崔自若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