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内科
  • 2篇尿袋
  • 2篇内科
  • 1篇底座
  • 1篇咽喉部
  • 1篇药膏
  • 1篇医用
  • 1篇应用及效果
  • 1篇应用及效果评...
  • 1篇躁动
  • 1篇躁动患者
  • 1篇指套
  • 1篇置管
  • 1篇身体
  • 1篇神经内科患者
  • 1篇手套
  • 1篇吞咽
  • 1篇吞咽障碍
  • 1篇吞咽障碍患者
  • 1篇重症

机构

  • 8篇连云港市第一...

作者

  • 8篇蔡丽
  • 5篇赵蓓
  • 4篇杨翠
  • 3篇徐艳
  • 2篇谭芬叶
  • 1篇张静

传媒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新型安全防护三件套约束用具在躁动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新型安全防护三件套约束用具在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其中2015年7—12月使用传统约束用具的躁动患者66例为对照组,2016年2—7月使用新型安全防护三件套约束用具的躁动患者61例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约束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皮肤损伤发生率、镇静药物使用率及家属对约束的满意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留置导管总数为164根,非计划拔管18根(10.98%);试验组留置导管总数为179根,非计划拔管4根(2.23%);试验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0.894,P=0.001)。试验组皮肤损伤发生率[11.48%(7/61)]低于对照组[39.39%(26/66)](χ~2=12.848,P<0.001)。试验组镇静药物使用率[19.67%(12/61)]低于对照组[40.91%(27/66)](χ~2=6.719,P=0.012)。试验组家属满意率[85.25%(52/61)]高于对照组[40.91%(27/66)](χ~2=26.506,P<0.001)。结论新型安全防护三件套约束用具能够有效降低躁动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降低镇静药物使用率,提高家属对约束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躁动患者中大力推广应用。
徐艳赵蓓蔡丽
关键词:躁动防护服
医用约束用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医用约束用具,包括背心,手套和护膝,背心的上端肩部设有肩部约束长带,背心的左右两侧设有腰部约束长带,背心的对襟处设有魔术粘;手套的正面顶部设有观察口扣盖,背面设有观察口魔术粘,观察口扣盖与观察口魔术粘对应设...
徐艳赵蓓蔡丽
文献传递
一种可连接膀胱冲洗的防反流尿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连接膀胱冲洗的防反流尿袋包括尿袋,所述尿袋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管,所述主管的侧面还固定安装有冲洗管,所述冲洗管贯穿所述主管的管壁,且所述冲洗管与所述主管一体连接,所述主管的末端为L形的台阶,所述主管的末...
谭芬叶赵蓓蔡丽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吞咽障碍患者喉部的冰敷按摩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吞咽障碍患者喉部的冰敷按摩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两端宽度大于袋体中间的宽度,所述袋体上下两端为弧形结构,所述袋体设有A面用于覆盖于咽喉部,所述袋体设有B面用于手部拿取固定,所述袋体内设有...
杨翠赵蓓蔡丽
文献传递
一种多功能尿袋更换包
一种多功能尿袋更换包,包括封口条、密封条和透明袋,所述封口条与所述密封条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条与所述透明袋固定连接,所述透明袋包括第一无菌层和第二无菌层。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尿袋更换包将集尿袋和更换集尿袋的工具容纳在...
张静蔡丽李丹丹
文献传递
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用头部约束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用头部约束装置,所述神经内科患者用头部约束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与之连接的升降组件连接支撑板,所述升降组件连接于设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之连接的导向组件,所...
蔡丽徐艳杨翠
文献传递
PICC置管定位及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沫定位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PICC置管定位及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沫定位尺,包括涂抹方尺,所述涂抹方尺的厚度为1mm,涂抹方尺的中间设有涂抹孔区,所述涂抹方尺上设游标尺,所述游标尺移动范围仅限于涂抹孔区的长度,所述游标尺的中间设有凸块...
杨翠嵇云赵蓓蔡丽
文献传递
鼻肠管联合鼻胃管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成效研究
2023年
针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干预,对比胃鼻管与鼻肠管联合鼻胃管的效果,探寻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最佳的干预方式。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近3年来院内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予以诊治的60例病人,并将其分成不同的组别,一组被临床试验人员设置为对照组,其将30例病人纳入其中,并对所有人群采取鼻胃管予以肠内营养,另外一组被临床试验人员设置为观察组,其将30例病人纳入其中,并对所有人群采取鼻肠管联合鼻胃管予以肠内营养,就组间病人的营养状态评测值、并发症发生情况估测值、炎症情况及应激性溃疡治愈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检测值及肠管堵管率检测值展开研究。结果 对所有患者实施干预后,观察组营养状态更佳,一次置管成功率更高,P<0.05,组间数值意义重大;另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肠管堵管率更低,P<0.05,炎症水平更低于对照组,P<0.05,应激性溃疡治愈时间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应采用鼻肠管联合鼻胃管予以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营养状态,减低并发症的发生及肠管堵管率,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蔡丽杨翠谭芬叶
关键词:鼻肠管鼻胃管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