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切除
  • 2篇肿瘤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1篇带血管
  • 1篇带血管蒂
  • 1篇带血管蒂组织...
  • 1篇血管
  • 1篇血管蒂
  • 1篇血管瘤
  • 1篇腰椎
  • 1篇腰椎体
  • 1篇游离植皮
  • 1篇症状
  • 1篇症状性
  • 1篇植皮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恶性肿...
  • 1篇提高生存质量
  • 1篇切除修复

机构

  • 2篇昆明医学院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作者

  • 3篇许建波
  • 3篇肖砚斌
  • 3篇张晋煜
  • 3篇袁涛
  • 2篇王熙才
  • 2篇李建林
  • 2篇蒋永新
  • 1篇曾才铭
  • 1篇钱保生
  • 1篇杨祚璋
  • 1篇方睿才
  • 1篇刘鹏杰
  • 1篇张文
  • 1篇李文忠
  • 1篇彭敏
  • 1篇李浴
  • 1篇栾丽
  • 1篇张建华

传媒

  • 2篇西藏医药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年份

  • 1篇2006
  • 2篇199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胸、腰椎体血管瘤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2月。2005年4月共治疗10例,其中胸椎6例,腰椎4例,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进行,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进针。PMMA按粉、液及造影剂比例为3:2:1进行调配,“牙膏期”用螺旋式加压装置推入,骨水泥注射量胸椎为4—6ml,平均4.8ml,耀椎为5~8ml。平均6.0ml。结果10例PVP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5—60min,平均39.5min。术中出血量10-50ml,平均19.6ml。无骨水泥渗漏、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10例术后随访2—30个月,平均18个月,9例症状体征消失。未出现新的椎体压缩性骨折,血管瘤无复发;1例L3血管瘤术后1年仍感腰部轻度阵发性隐痛,但可正常生活工作,无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杨祚璋张建华许建波李浴彭敏刘鹏杰袁涛钱保生张晋煜李文忠李建林肖砚斌栾丽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脊椎血管瘤
游离植皮或带血管蒂组织瓣在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修复的临床应用
1999年
目的:为了修复发生在不同部位的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造成的局部皮肤和肌肉缺损,采用游离植皮或带血管蒂肌皮瓣进行转位修复。方法:根据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发生的不同部位和侵犯程度、临床分期,精心设计皮瓣或带血管蒂的肌皮瓣覆盖创面进行修复。结果:从1998年5月-1999年3月,我科共收治了9例发生在不同部位的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经手术广泛切除肿瘤后,其中4例采用游离植皮,5例采用带血管蒂肌皮瓣或皮瓣转位修复,均获成功,手术前后配合相应的放、化疗,取得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无一例复发或坏死.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游离植皮或带血管蒂肌皮瓣在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修复中疗效较满意,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王熙才许建波李建林蒋永新曾才铭张晋煜肖砚斌袁涛张文
关键词:软组织恶性肿瘤带血管蒂游离植皮切除修复组织瓣
骨恶性肿瘤及骨转移癌瘤段切除重建的方法和意义
1999年
目的:本文是为了探讨、评价骨恶性肿瘤及骨转移癌瘤段切除重建的意义,此法对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应用瘤段切除后根据患者的年龄、肿瘤是原发还是继发,肿瘤生长的部位,采用不同的方法来修复。1、北京亚华公司提供的长柄人工股骨头6例;2、自制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牙托粉假体)4例(全肱骨假体1例、肱骨上段假体1例、桡骨远段假体1例、加长人工股骨头假体1例);3、自体腓骨骨移植显例、自体排骨加髂骨移植1例;4、瘤段切除后关节融合术3例,5、腓骨上端骨肉癌瘤段广泛切除1例。结果:1、近期疗效:18例患者术后疼痛消失14例占87%,术后疼痛减轻2例占13%。下肢瘤段切除人工关节置换者均在3周下床活动走路中不使拐仗着占66%、使用单拐者占33%。2、中远期疗效:术后随访5月-13年,平均4.8年,现存活共计11例占74%。结论:瘤段切除后应用上述不同的方法修复重建保留肢体是一种可行和有效的方法,能恢复肢体绝大部分和部分功能、消除和减轻疼痛、延长寿命、减低残疾率,提高生存质量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许建波肖砚斌蒋永新袁涛张晋煜王熙才方睿才
关键词:骨恶性肿瘤骨转移瘤段切除人工股骨头提高生存质量癌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