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李芬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肝炎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转移酶
  • 3篇谷氨酰转移酶
  • 3篇肝癌
  • 3篇肝炎病毒
  • 3篇Γ-谷氨酰转...
  • 3篇病毒
  • 2篇肿瘤
  • 2篇肝肿瘤
  • 2篇HBV基因
  • 1篇地区女性
  • 1篇点突变
  • 1篇性能评价
  • 1篇血脂
  • 1篇阳性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相关

机构

  • 7篇自贡市第三人...

作者

  • 7篇邱顺华
  • 7篇金李芬
  • 5篇张德文
  • 1篇喻奇明
  • 1篇刘勇

传媒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强阳性而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的肝细胞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0年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6位,病死率居癌症患者死亡原因的第3位[1]。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感染三部曲: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HCC,是严重影响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和经济的重大疾病,全球约有2.4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这也是HCC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2]。乙型肝炎患者常常需要检查乙型肝炎两对半和HBVDNA,定期监测HBV复制情况,并适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缓患者病情的进展。然而,对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阴性且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阳性的患者.
邱顺华金李芬张德文
关键词:肝细胞癌文献复习
SLAN-96P型荧光定量PCR仪性能评价及其应用
2016年
目的评价SLAN-96P型荧光定量PCR仪(SLAN-96P)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文件制定的评价标准,对40份临床血清标本、质控品和标准品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定量检测,评价该仪器的准确性、重复性、线性、灵敏度、A模块与B模块的可比性等指标。结果准确度的相对偏倚为0.2%-5.2%;重复性:批内变异系数(CV_(批内))为1.37%-2.75%,批间变异系数(CV_(批间))为1.52%-2.51%;灵敏度:SLAN-96P能检测的最低HBV-DNA浓度为10-2 IU/mL;线性:直线回归方程是Y=0.982 X+0.094 8,相关系数(r)=0.999;A模块与B模块的可比性:A模块与B模块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1.000 7 X+0.012 4,r=0.994。结论 SLAN-96P型荧光定量PCR仪各项性能指标良好,SLAN-96P在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方面具有高效、灵敏、快捷、定量的特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邱顺华金李芬
关键词:性能评价乙型肝炎病毒DNA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前C区1896位点突变与血清谷氨酰转移酶及丙氨酸转氨酶联合分析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2019年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1896基因突变与γ-谷氨酰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GGT/ALT比值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HB-HCC)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4例经本院确诊的乙型肝炎性相关疾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18例,肝硬化(LC)18例,肝癌(HB-HCC)28例。同时收集患者GGT与ALT生化结果。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患者的HBV-DNA水平,然后采用ARMS-PCR法检测HBV基因前C区1896突变。结果 HB-HCC的GGT/ALT比值为(4.3±4.5),与LC(1.7±1.8)和CHB(0.8±1.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HCC的前C区1896的突变率为85.7%,高于CHB(38.9%)和LC(55.6%)(P<0.05)。HB-HCC发生HBV前C区1896突变的GGT/ALT比值均值为(4.4±4.9),要高于前C区1896未突变患者(3.7±1.8)。HBV前C区1896突变时,GGT/ALT比值诊断HB-H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面积为0.853。结论 HBV前C区1896基因突变和GGT/ALT比值均与乙型肝炎性相关疾病的病情呈正相关,同时联合分析两者对HB-HCC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邱顺华金李芬张德文
关键词:肝肿瘤Γ-谷氨酰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
HBV基因BCP区1762/1764和前C区1896突变与GGT/ALT联合分析对HBV-HCC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核心启动子(BCP)区1762/1764和前C区1896基因突变与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联合分析对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BV-HC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经该院确诊(HBV DNA≥1000 IU/mL)的HBV相关疾病患者159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63例,肝硬化50例,HBV-HCC 46例;比较各组患者GGT与ALT水平;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荧光PCR(ARMS-PCR)法检测HBV基因BCP区1762/1764和前C区1896突变。结果HBV-HCC组患者的血清GGT水平和GGT/ALT比值均高于肝硬化组和CH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HCC组、肝硬化组、CHB组的HBV基因BCP区1762/1764突变率分别为91.30%、84.00%、22.22%,HBV-HCC组与CH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V-HCC组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基因前C区1896突变率分别为84.78%、64.00%、39.68%,HBV-HCC组与CHB组和肝硬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基因BCP区1762/1764突变型与未突变型和前C区1896突变型与未突变型的GGT/ALT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HBV-H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CP区1762/1764突变检测联合GGT/ALT比值时,诊断灵敏度为71.70%、特异度为83.20%;前C区1896突变检测联合GGT/ALT比值时,诊断灵敏度为87.00%、特异度73.50%;BCP区和前C区突变检测联合GGT/ALT比值时,诊断灵敏度为93.50%、特异度为74.30%。结论HBV基因BCP区1762/1764突变、前C区1896突变和GGT/ALT比值均与HBV-HCC发生相关,三者联合分析对HBV-HCC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邱顺华金李芬张德文刘勇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Γ-谷氨酰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自贡地区女性15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自贡地区15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基因型感染的分布情况,为自贡地区HR-HP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71例宫颈分泌物标本采用多通道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5种HR-HPV基因亚型,分析不同年龄段女性HR-HPV感染情况。结果 371例临床标本中共检出阳性56例,检出率15.09%;单一HR-HPV基因亚型感染41例(11.05%),复合感染15例(4.04%);其中HPV16、52、58、18是最常见的高危型,检出率分别为5.93%、3.23%、2.96%、2.43%。HR-HPV感染自贡女性人群的年龄分布以18~<50岁年龄段为主,其中18~<30岁年龄段的女性人群检出率最高(19.30%),高于其余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贡地区15种HR-HPV感染有年轻化趋势,HR-HPV基因型检测对于自贡地区HR-HPV感染的诊疗、预防性疫苗的使用及宫颈癌的早期干预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邱顺华金李芬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聚合酶链反应
血脂六项和肝酶三项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肝酶三项标记物和血脂代谢标记物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6月在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92例门诊和住院患者,分成原发性肝癌组49例,非肝癌组43例(肝硬化22例、慢性肝炎21例)。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肝酶三项[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血脂六项[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1、ApoB]。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癌组的平均年龄和男性占比高于非肝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的AFP阳性率为55%,而非肝癌组的AFP阳性率为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患者的血清GGT水平为[133(45,320)U/L],TG水平为[1.26(0.92,1.65)mmol/L],与非肝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的血清AST、ALT、LDL、TC、HDL、ApoA1和Apo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GT、GGT/AST、GGT/ALT、AST/ALT和TG对肝癌的诊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6、0.730、0.737、0.622和0.666;GGT联合TG、GGT/AST联合TG、GGT/ALT联合TG和AST/ALT联合TG对肝癌的诊断ROC AUC分别为0.748、0.769、0.782和0.680。GGT/AST联合TG和GGT/ALT联合TG对AFP阴性肝癌的诊断ROC AUC分别为0.702和0.696,约登指数最大时确定的特异度分别为71%和74%,敏感度分别为77%和73%。结论GGT、GGT/AST、GGT/ALT和AST/ALT联合TG分析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对AFP阴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也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邱顺华金李芬张德文
关键词:肝肿瘤Γ-谷氨酰转移酶甘油三酯类
四川省自贡市159例慢性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分布及其与疾病进展关联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自贡市慢性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与慢性乙肝患者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8年6月159例经本院确诊的慢性HBV感染者,且HBV-DNA水平含量在103IU/mL以上,根据疾病诊断将慢性HBV感染者分为三组:慢性乙型肝炎组(CHB)、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组(LC)、乙肝相关性肝癌组(HCC)。采用多通道实时荧光探针PCR法检测乙肝病毒的3种基因型(B、C、D型),同时检测HBV-DNA及HBV的五项标记物。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文研究显示B基因型115例(72.3%),C基因型43例(27.0%),B/C混合型1例(0.6%),D基因型0例;B基因型的HBV-DNA水平高于C基因型(P<0.05);慢性HBV感染患者中,男、女组均以B基因型为主,B基因型和C基因型分布在年龄、性别、HBeAg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相关性肝癌组(HCC)的C基因型比例明显高于CHB组和LC组(P<0.05)。结论自贡市HBV主要流行B基因型,其次是C基因型;B基因型和C基因型的慢性HBV感染患者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邱顺华金李芬张德文喻奇明
关键词:HBV基因型乙肝相关性肝癌荧光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