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胰腺
  • 5篇胰腺炎
  • 5篇腺炎
  • 4篇急性胰腺炎
  • 3篇坏死
  • 2篇内镜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断流
  • 1篇断流术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滤过
  • 1篇药师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造影
  • 1篇胰胆管造影术
  • 1篇抑素

机构

  • 8篇九江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刘金材
  • 2篇李艳艳
  • 2篇李江涛
  • 1篇孙辉
  • 1篇沈冬梅
  • 1篇沈素芳
  • 1篇周文杰
  • 1篇杨谦

传媒

  • 4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江西医药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7
  • 4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P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AP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刘金材
关键词:生长抑素泮托拉唑钠
持续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治疗高血脂性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在高血脂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持续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高血脂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接受持续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主要治疗指标。结果干预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高血脂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持续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刘金材
关键词:持续血液滤过血浆置换
临床药师参与指导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的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进行药学干预,促进肠内营养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比较我院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临床药师参与前后的肠内营养药物的时机、用量、疗程、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经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肠内营养混悬液用量和肠内营养混悬液用药天数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38)。结论在临床药师的参与下,可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的不良反应,促进肠内营养的合理使用。临床药师参与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方案的设计是很有必要的。
沈素芳刘金材高华初曹家驹沈冬梅龚锦文
关键词:临床药师重症急性胰腺炎合理用药
钛夹辅助在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插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插管困难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时予以钛夹辅助选择性胆管插管的应用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8例胆总管结石伴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胆管插管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患者予以钛夹辅助选择性胆管插管,对照组患者仍尝试传统技术插管,直至插管成功或放弃。观察两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胆管插管困难患者ERCP时予以钛夹辅助选择性胆管插管,能够缩短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插管困难患者的插管时间,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风险。
李艳艳刘金材李江涛杨谦
关键词:十二指肠憩室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不同时机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联合内镜下硬化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联合内镜下硬化术(EIS)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ESVD联合EIS治疗,将其中于发病后6~<12 h进行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A组,将于发病后12~24 h进行治疗的28例患者纳入B组,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再出血率(早期再出血率、迟发性再出血率、总再出血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个月A组的临床疗效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的总再出血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于发病后早期采取ESVD联合EIS手术方案的临床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的总再出血率,且安全性良好。
周文杰项琪李江涛李艳艳刘金材孙辉
胰腺炎CT坏死分级对胰腺炎疗效的评价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胰腺炎CT坏死分级对胰腺炎疗效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1日~2017年7月1日我院收治的55例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CT扫描,将CT坏死分级和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CT诊断出点片状坏死16例,段状坏死22例,全胰腺坏死17例。点片状坏死患者的禁食时间[(7.12±2.01)d]、发热时间[(2.48±2.14)d]以及住院天数[(16.25±5.52)d]短于段状坏死[(10.26±2.25)、(4.52±2.13)、(20.16±4.34)d]及全胰腺坏死[(15.34±3.31)、(6.67±3.32)、(40.26±7.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段状坏死患者的禁食时间、发热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短于全胰腺坏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胰腺CT坏死分级患者的假囊形成、器官衰竭、器官受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点片状坏死和段状坏死患者的中转手术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全胰腺坏死患者的中转手术率(35.29%)、死亡率(29.41%)均高于点片状坏死(0.00%,6.25%)和段状坏死(9.09%,9.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在胰腺坏死分级中的应用准确性较高,对胰腺坏死程度进行分级后,可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案,以此来改善预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刘金材
关键词:CT胰腺炎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坏死感染的预后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坏死感染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0例急性胰腺炎合并坏死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坏死感染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且安全性较高,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刘金材
关键词: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奥曲肽联合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AP患者86例,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奥曲肽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生大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血清淀粉酶水平、腹痛、首次排便排气、恶心呕吐、发热)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排气时间、恶心呕吐缓解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AP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行奥曲肽+生大黄治疗,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刘金材
关键词:胰腺炎奥曲肽生大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