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麻醉系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回顾性分析某院围术期临床用血的情况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对某三级医院2006年~2009年围术期的用血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了解围术期是否输血合理以及用血存在的问题,为围术期合理用血提供客观数据。方法随机抽取并评估1000例围术期接受输血的患者,分别对围手术期血液制品使用情况及其比例和使用率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种血液制品应用比例与人均用血情况;分析围术期血红蛋白检查率和患者治愈转归情况。结果成分血人均用量及使用比例逐渐升高,全血人均用量及使用比例逐渐明显减少,自体血回输23.7%~37.8%;红细胞使用率74.60%,血浆使用率23.30%,血小板0.04%,自体血使用率44.70%,围术期全血使用率6.50%;术前血红蛋白平均约10g/dL水平,且输血前血红蛋白略高于输血后;术后血红蛋白未检查率(30.48%)明显高于术前(4.14%);治愈好转率约96%,病死率约4%。结论围术期输血中成分血用量逐渐增加,红细胞使用率较高,全血用量呈下降趋势,临床用血趋于合理,但存在输血后血常规检查不及时情况;成分血与自体血使用率的上升不增加患者病死率,也未见影响治愈率。
- 佘廷志朱昭琼龚涛武刘书明李娟
- 关键词:围术期成分血临床输血输血治疗
- 围术期妇科患者输血状况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妇科患者围术期输血状况与转归情况。方法:随机抽取1000例该院2006~2009年围术期输血患者,从中筛选出妇科患者222例,分析用血状况与转归情况。结果:2006~2009年红细胞输注率占72.4%,血浆输注率占23.9%,自体血回输率占41.9%,全血输注率占7.2%,无血浆与红细胞搭配输血情况。成分血和自体血用量比例逐年增加,从94.5%升至99.7%;全血用量逐年减少,从5.5%降至0.4%。患者转归:患者治愈率从75.0%~92.3%逐年增加(P〈0.05);除2006年1例死亡(原因为重症外伤、呼吸衰竭,与输血无关)外(占4.8%),其余患者均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该院近年来妇科患者围术期成分输血与自体血回输比例增加,用血趋于合理;未发现输血患者治愈、好转率受到影响,也未见增加死亡率。
- 佘廷志朱昭琼刘书明李娟
- 关键词:围术期妇科输血
- 围手术期临床用血调查分析推测改进输血治疗指征的必要性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调查分析手围术期临床输血量和输血率的变化趋势及输血存在的问题,探寻改进围手术期新的输血治疗指征的必要性。方法评估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围手术期接受输血的1 000例患者,分别对围手术期血液制品使用情况及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比(Hct)、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2006~2009年各种血液制品的使用情况,比较输血前后Hb和RBC的变化,探寻新的输血治疗指征。结果围手术期全血使用率逐渐下降(6.50%),2006~2009年红细胞使用率为74.60%,血浆使用率为23.30%,血小板为0.04%,自体血使用率为44.70%;全血人均使用量逐渐减少,成分血人均用量逐渐增多,各成分血使用中以红细胞为主;术前Hb平均10 g/dl左右,输血前Hb、RBC及Hct略高于输血后,且输血人群Hb〉7 g/dl的患者占大多数。结论血液制品使用逐渐合理,输血指征掌握不好,用血问题尚存;输血治疗指征迫切需要改进,其对HB 7~10 g/dl的患者更具有临床意义。
- 佘廷志朱昭琼龚涛武李娟张秋英
- 关键词:围手术期临床用血输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