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洁丽

作品数:9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监利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子宫
  • 3篇疗效
  • 2篇早期先兆流产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先兆流产
  • 2篇流产
  • 2篇米非司酮
  • 2篇内膜
  • 2篇黄体酮
  • 2篇胶囊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2篇非司酮
  • 1篇丹鳖胶囊
  • 1篇多囊
  • 1篇多囊卵巢
  • 1篇多囊卵巢综合
  • 1篇多囊卵巢综合...
  • 1篇性功能障碍
  • 1篇性子宫出血

机构

  • 9篇监利县人民医...
  • 2篇利川市民族中...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9篇何洁丽
  • 1篇曹晋
  • 1篇赵晓洁
  • 1篇穆丹
  • 1篇王爽

传媒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抗感染药学

年份

  • 6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丹鳖胶囊联合甲睾酮和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丹鳖胶囊联合甲睾酮片和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监利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睾酮片,1片/次,1次/d;同时口服米非司酮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丹鳖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变。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4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1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则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鳖胶囊联合甲睾酮片和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显著,改善性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何洁丽张窈赵晓洁曹晋
关键词:丹鳖胶囊米非司酮片子宫肌瘤促卵泡素促黄体素
寿胎异功散联合黄体酮治疗肾虚血瘀型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观察寿胎异功散联合黄体酮治疗肾虚血瘀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肾虚血瘀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寿胎异功散,以5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并随访患者妊娠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HCG、E2和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妊娠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寿胎异功散联合黄体酮治疗肾虚血瘀型早期先兆流产,能够调节患者紊乱的内分泌状态,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妊娠成功率。
何洁丽
关键词:早期先兆流产肾虚血瘀型黄体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应用药物辅助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择取本院2012年9月~2015年1月接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计120例。按照随机分组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术后应用孕三烯酮,乙组应用达菲林,丙组术后不给予药物辅助治疗。观察三组疗效,比较病情复发情况。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97.5%,乙组为95.0%,丙组为77.5%。甲、乙两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丙三组的病情复发率依次为5.0%、7.5%、27.5%。甲、乙两组明显低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对患者辅以药物治疗,可提高疗效,预防病情复发,改善患者预后。
何洁丽
关键词:孕三烯酮药物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分析
产后女性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对其性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产后女性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对其性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后女性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组,将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开展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女性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性交频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692,-20.9648;P<0.05)。试验组女性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性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220,-10.8083;P<0.05)。结论:产后女性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后,有利于提高性功能,增加性交频率,预后效果显著,临床意义重大。
王爽何洁丽段挪威熊义文
关键词: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用对孕妇异位妊娠的疗效评价
2016年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用对孕妇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异位妊娠孕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单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6.00%(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症状。结论: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用对孕妇异位妊娠的疗效优于单用米非司酮的临床疗效,且患者用药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症状。
何洁丽
关键词: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异位妊娠
盐酸利托君对先兆早产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及分泌物fFN、IGFBP-1、MMP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研究盐酸利托君对先兆早产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及分泌物f FN、IGFBP-1、MM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8例先兆早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及分泌物f FN、IGFBP-1、MMP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及分泌物f FN、IGFBP-1、MMP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利托君对先兆早产患者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及分泌物f FN、IGFBP-1、MMP表达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因此对于此类孕妇的应用价值较高。
何洁丽
关键词:盐酸利托君先兆早产FNIGFBP-1MMP
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利用脱氢表雄酮构建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检测分析大鼠卵巢形态变化、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 16天后,二甲双胍组体重略有下降(P<0.05)。PCOS组和二甲双胍组卵巢重量比对照组有所增加(P<0.05),但二甲双胍组的卵巢重量及卵巢策量/体重值较PCOS组降低(P<0.05)。PCOS组大鼠卵巢早期窦状卵泡含量与对照组基本相同,但是二甲双胍治疗后的大鼠卵巢早期窦状卵泡显著增加(P<0.01)。PCOS组大鼠胰岛素水平比对照组高3倍左右(P<0.01);二甲双胍治疗后,大鼠胰岛素浓度大幅降低,与对照组浓度相似(P>0.05)。PCOS组大鼠卵巢的内皮细胞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二甲双胍治疗后,大鼠卵巢内皮细胞面积显著减小(P<0.01)。PCOS大鼠血液中VEGF量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二甲双胍治疗后的大鼠血液VGEF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不仅能调节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和改善卵泡的发育形态,还可以调节卵巢血管生成,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
何洁丽张窈赵晓洁曹晋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血管生成
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
2015年
选取8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所有患者的致病因素均为黄体功能不全。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各40例。对照组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肌内注射,观察组使用黄体酮胶囊进行口服。结果治疗后,两组保胎成功率、血清孕酮值以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中,黄体酮胶囊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保胎成功率,且安全性强。
何洁丽
关键词:黄体酮胶囊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安全性
妇科再造胶囊联合炔诺酮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观察妇科再造胶囊联合炔诺酮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监利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炔诺酮片,5 mg/次,1次/8 h,血止后逐渐调整为2.5 mg/次维持,自血止日算起,连服22 d。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停药后待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进行下一周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经前1周开始口服妇科再造胶囊,10粒/次,2次/d。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改善情况以及雌激素(E_2)、孕酮(P)和血红蛋白(Hb)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47%和90.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月经周期和经期时间均显著趋于正常范围,子宫内膜厚度也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临床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_2和P均显著降低,Hb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E_2、P和Hb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再造胶囊联合炔诺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确切,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穆丹何洁丽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雌激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