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东鹏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市血液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血站
  • 3篇信息化
  • 3篇信息化系统
  • 3篇温湿度
  • 3篇物联网
  • 3篇联网
  • 3篇成分血
  • 3篇成分血制备
  • 1篇电子管理
  • 1篇血液

机构

  • 6篇深圳市血液中...

作者

  • 6篇李一鸣
  • 6篇王飞
  • 6篇李东鹏
  • 3篇李晓武

传媒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成分血制备过程信息化系统建立与实现
目的 建立成分血制备过程、制备环境信息化系统,确保在安全有效的环境下,制备的成分血符合国家质量要求,同时实现成分血制备过程记录的可追溯性。方法 采用物联网方式,通过数据采集软件监控8个区域制备环境及10类关键设备,同时记...
王飞李一鸣李东鹏
关键词:物联网成分血制备温湿度信息化
机器自动贴签核对入库模式及其电子信息化管理的建立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使用自动血液贴签机完成逐袋血液贴签核对入库操作,建立自动贴签全程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以提高血液贴签的安全性及工作效率。方法随机选择1 920袋合格成分血进行贴签核对入库操作,全程贴签分为人工方法和机器方法各960袋。人工方法由一人逐袋贴签,另外一人逐袋核对和入库;机器方法由一人操作机器,机器同时完成逐袋贴签和核对及批次入库,同时通过贴签机管理软件和血站标准化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信息交换。结果人工方法和机器方法全程贴签工作效率分别为(4.72±0.16)袋/min和(5.35±0.31)袋/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5 P<0.05)。机器方法目视检查标签内容合格率100%,五码核对合格率99.375%,在分拣原因中标签纸不规范是主要原因,占50%。通过建立机器自动贴签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追溯每袋血液全程贴签的操作者、血液去向、标签打印次数及原因和授权人等数据链。结论贴签机能够完成血液贴签及核对和批次入库三步骤的统一,实现全程贴签电子信息化管理,符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中有关血液贴签的要求。
王飞李一鸣李晓武李东鹏
关键词:电子管理
成分血制备过程信息化系统建立与实现
目的:建立成分血制备过程、制备环境信息化系统,确保在安全有效的环境下,制备的成分血符合国家质量要求,同时实现成分血制备过程记录的可追溯性。方法:采用物联网方式,通过数据采集软件监控8个区域制备环境及10类关键设备,同时记...
王飞李一鸣李东鹏
关键词:物联网成分血制备温湿度信息化
机器自动贴签核对入库模式及其电子信息化管理的建立
<正>目的通过使用自动血液贴签机(简称贴签机)完成逐袋血液贴签核对入库操作,建立自动贴签全程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以提高血液贴签的安全性及工作效率。方法随机选择1 920袋合格成分血进行贴签核对入库(简称全程贴签)操作,全...
王飞李一鸣李晓武李东鹏
文献传递
机器自动贴签核对入库模式及其电子信息化管理的建立
王飞李一鸣李晓武李东鹏
成分血制备过程信息化系统建立与实现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建立成分血制备过程、制备环境信息化系统,确保在安全有效的环境下,制备的成分血符合国家质量要求,同时实现成分血制备过程记录的可追溯性。方法采用物联网方式,通过数据采集软件监控8个区域制备环境及10类关键设备,同时记录环境温湿度及设备运行过程数据,生成的数据文件与血站标准化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形成成分血制备过程及环境温湿度的数据信息链。结果 8个区域制备环境温湿度均在18-25℃和35%-80%;10类关键设备运行数据包括献血码、操作者、设备资产编号、物料信息、制备方法、制备环境、产品重量(容量)、目视检查等至少11项数据信息链;整合展示电子报表包含12个明细表、19个按类别汇总表、10个质量受控表格、1个血液制备过程查询记录;结论建立和实施成分血制备过程信息化系统,既符合行业法律法规的要求,也实现人、机、料、法、环、信的可追溯,更是实现创新型管理模式的转变。
王飞李一鸣李东鹏
关键词:物联网成分血制备温湿度信息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