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余生

作品数:18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政府
  • 4篇行政
  • 3篇执法
  • 3篇文化服务
  • 3篇公共
  • 3篇公共文化
  • 3篇公共文化服务
  • 2篇地方政府
  • 2篇行政执法
  • 2篇性行为
  • 2篇综合行政执法
  • 2篇综合执法
  • 2篇逻辑
  • 2篇抗争
  • 2篇公共行政
  • 2篇公共政策
  • 2篇城市
  • 1篇地下管线
  • 1篇调适
  • 1篇动因

机构

  • 17篇武汉大学
  • 1篇武警贵州省总...

作者

  • 18篇王余生
  • 8篇陈越
  • 1篇陈世香

传媒

  • 1篇天津行政学院...
  • 1篇当代贵州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湖北行政学院...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四川行政学院...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现代教育管理
  • 1篇安徽行政学院...
  • 1篇行政管理改革
  • 1篇行政科学论坛

年份

  • 3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理探析与理性调适:公共治理理论及其对我国治理实践的启示被引量:5
2016年
公共治理理论是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里程碑,是克服"公地悲剧"和"囚徒困境"的有益尝试,被认为是新时代条件下对治理机制的"重新发现"。通过文献归纳和逻辑梳理可以发现,治理危机的频现、治理环境的复杂和市民社会的成熟是公共治理理论产生的主要动因;通过公共参与突显治理价值、通过协商合作建立治理结构、通过制度规则巩固治理体系是其内在逻辑;构建主体参与机制、制度网络机制、协调合作机制和责任追溯机制是实现公共治理之道。就我国治理实践而言,需要扬弃治理文化、培育公民社会和确定治理指标,结合具体语境和实践环境进行创新调适,避免多方劣势叠加效应和治理执行阻滞。
王余生陈越
关键词:公共治理公共治理理论
传承与超越:公共行政学研究的范式变迁被引量:3
2016年
"范式"是基于共同的学科信仰、一定的理论框架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而形成的科学共同体。通过对"范式"探源与变迁标准的梳理,可以得出"范式"变迁标准有两个:一是基本理论内核的重建,二是方法论与应用模式的创新。这些评判标准为科学划分公共行政学范式提供了基本依据。依据基本理论重建和实践应用作为综合评析维度,公共行政学范式主要有:传统公共行政范式、新公共管理范式、新公共服务范式和公共治理范式。这对于理解和把握公共行政学的基本脉络甚至是政府管理实践应该有所裨益。
王余生陈越
关键词:公共行政学范式公共管理
横向政府间公共政策执行的博弈分析——基于集体行动逻辑的视角被引量:6
2017年
在公共政策执行中,横向政府间由于微观自利性与集体宏观理性矛盾,容易导致"集体行动困境"。"经济人"和"资源稀缺"假设成为博弈起点,通过集体行动逻辑视角对横向政府间政策执行的博弈分析,发现在博弈实证方面,政治上"试点权"谋夺和政绩考核竞赛、市场上"市场壁垒"和"道德风险"、制度上"税费让利"和保护性法规政策是其博弈场域。因此,推动横向政府间进行执行合作,走向正向博弈,需要在政治层面上进行选择性激励,在市场层面上进行权属界定,在制度层面上进行外部强制,使其走出集体行动困境。
王余生
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集体行动逻辑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网络民意应用:逻辑、困境与策略被引量:2
2016年
在当下社会,吸纳网络民意体现了政府的开放包容,更突显了政策合法性的本质要求。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应用网络民意体现了政策合法性、利益公共性和参与民主性,网络民意保证了政策议程设置来源的广泛性、促进了政策方案形成与选择的科学性、提升了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网络民意应用存在议程设置上结构性矛盾突出、方案规划中吸纳机制因循守旧、政策合法化后反馈信息不完善的现实困境,需要在政策议程设置上加强回应、规范平台建设;在政策方案规划上提升责任、完善吸纳机制;在政策合法化上提升合意度、加强信息反馈。
王余生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网络民意
基层治理现代化: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研究——基于三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9
2017年
在推进地方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基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关系到公民文化权益和文化福利。已有研究成果中,相关学者基于不同领域对基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进行了初步探索。遗憾的是,不仅研究成果停留在理论论证层面,而且实证研究深入不足,缺乏比较分析例证。鉴于此,本文选取石门二路社区、打浦桥社区和魏唐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收集,从资源配置社会化、文化服务社会化、管理运作社会化和监督评估社会化四个维度去剖析基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实践经验。经过比较分析发现,基层社区在社会化参与、专业化运营和群众性评议具有共同之处,在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输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体系具有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参与主体社会化、参与机制社会化和监管评估社会化的技术路径,以期为探索基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提供模式借鉴和路径启示。
陈世香王余生
关键词:环境治理城市地下管线生命周期协同工作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商事监管制度的重构——基于厦门、东莞和银川实践案例被引量:5
2018年
商事监管制度改革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现有研究成果多是对商事监管制度改革经验进行描述与归纳分析,缺乏理论框架构建和变量关系分析,导致研究结论逻辑不严密,说服力不足。在新制度主义视角下进行商事监管制度改革学理探究,通过逻辑归纳方法,建立以合法性、路径依赖和利益博弈为关键变量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应对策略上整合"供给满意度"和"监管满意度"、路径突破上融合"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和制度均衡上实施"利益最大化共享"和"选择性激励",在此基础上,形成基于制度构建、路径变迁和制度均衡架构的一条逻辑线索,以深化对我国商事监管制度重构的理解和推动商事监管制度改革继续发展。
陈世香王余生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
制度变迁、效能与创新:我国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其要义就是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的要求,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
王余生
关键词: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
文献传递
我国城市综合执法抗争性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加快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的必然要求。抗争性行为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执法主体自由裁量权过大、执法对象逐利本利的诱导和执法行为方式不当所致。在实施行政执法改革时,要把握好建设"法治政府"这个目标,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原则,体现"执法为民"这个根本,开发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去规范自由裁量权,建立管理平台和扶持民间自治组织去协调好执法对象的利益,运用沟通执法和执法和解去创新执法方式,降低执法抗争性行为的发生概率,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区域特点的综合行政执法"升级版"。
王余生陈越
关键词:综合行政执法
我国城市综合执法抗争性行为研究
2016年
抗争性行为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执法主体自由裁量权过大、执法对象逐利本能的诱导和执法行为方式不当所致。在实施行政执法改革时,要把握好建设'法治政府'这个目标,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原则,体现'执法为民'这个根本,开发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去规范自由裁量权,一方面将自由裁量权由弹性变为刚性,另一方面强化'阳光执法',实行常态下的执法监督约束机制。
王余生陈越
关键词:自由裁量权监督约束机制自治组织
当代英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
2016年
公共服务创新是政府管理的永恒主题,英国公共服务改革所形成的"蝴蝶效应"引领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服务变革的方向。英国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变革经历四次大规模转换,价值主导分别是政府本位、市场本位、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供给主体分别是政府、市场、公民和社会;供给方式分别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和混合多元,形成了官僚体制的供给模式、效率政府的供给模式、整体政府的供给模式和分权政府的供给模式。要实现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需要进一步提升供给总量,优化供给结构,完善供给配套制度,激励政府部门自为供给、社会组织自治供给和公民自主供给,实现质量与效益统一,规模与结构匹配。
王余生陈越
关键词:公共服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