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治东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慢性
  • 2篇蛋白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重症
  • 2篇注射
  • 2篇腺炎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急性重症
  • 2篇肝炎
  • 1篇胆酸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类
  • 1篇凋亡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休克

机构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解放军第10...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陈治东
  • 3篇管世鹤
  • 3篇姚杰
  • 3篇杨凯
  • 3篇张浩
  • 3篇程婉秋
  • 2篇章礼久
  • 2篇周强
  • 2篇邵璇璇
  • 2篇黄山
  • 2篇宋莎莎
  • 1篇邹雪
  • 1篇沈成银
  • 1篇唐敏
  • 1篇孙蓓蓓
  • 1篇许伟
  • 1篇王琴
  • 1篇刘周
  • 1篇王中新
  • 1篇程娟

传媒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质谱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并发症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水平,了解糖化血红蛋白与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之间的关系,为延缓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确诊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排除了糖尿病和糖耐量减退的正常老年住院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发现糖尿病组患者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的发生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关,维持糖尿病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平稳恒定,及时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对延缓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姚杰程娟陈治东王海云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老年人
不同部位注射牛黄胆酸钠诱导急性重症胰腺炎动物模型的对照研究
刘璐璐唐敏宋莎莎江威徐诗霞黄山陈治东章礼久
HBV-DNA检测试剂的性能评估与室内质控数据评价被引量:6
2017年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文件,对临床检验使用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检测试剂盒定量结果的精密度、正确度、定量限、线性范围及抗污染性进行评价。同时用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试剂盒检测2016年3月~8月两个批号的质控血清HBV-DNA,并计算质控结果、标准曲线斜率、截距和相关系数的均值()、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其中批内、批间精密度CV分别为1.08%~4.41%、2.17%~2.74%,达到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国家标准及《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中基因扩增检验项目分析性能标准(CV≤5%)。参加2016年卫生部室间质评结果总体平均偏倚为2.03%,准确度符合卫生部质评要求。相关系数r=0.999 9,>0.98,线性关系符合要求。定量限结果符合±0.5个对数数量级的要求(评价中至少22次为阳性)。本室2016年3月~8月测定的室内质控物结果对数的累积均值(±2s)为4.34(4.20~4.44),符合参考范围要求。经验证,实时荧光定量PCR HBV-DNA检测试剂盒的各项性能指标以及室内质控结果满足《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要求,可以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报告。
邵璇璇管世鹤杨凯陈治东程婉秋
关键词:HBV-DNA室内质控
CD68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的临床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健康人群和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D68表达情况,研究CD68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肝功能等相关性。方法分析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68含量及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分析PBMC与肝组织CD68表达情况;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外周血病毒载量及其基因分型。分别以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CD68在CHB患者与健康对照血清中差异及其与其它指标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B组血清CD68含量显著升高,且与HBV DNA载量、ALT、AS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355 0,P=0.0014;r=0.345 0,P=0.002 0;r=0.328 9,P=0.003 3),而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含量、HBV基因分型及乙肝e抗原(HBeAg)状态无相关性(r=0.085,P=0.459;t=1.251,P=0.215;t=1.293,P=0.200)。CD68在CHB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HB组肝组织CD68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CHB患者CD68与病毒复制及肝细胞损伤密切相关,且在肝组织呈现较高表达,提示CD68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陈治东管世鹤杨凯张浩姚杰程婉秋
关键词:CD68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
miR-155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及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155)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细胞凋亡情况和对热休克蛋白(HSP)27、HSP60及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分别检测miR-155在CML耐伊马替尼(IM)细胞株K562-G和CML细胞株K562中的表达水平。以携带miR-155的慢病毒和阴性对照慢病毒感染K562-G细胞,分别命名为miR-155组和对照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miR-155对耐药细胞增殖的影响。RT-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iR-155对HSP27、HSP60、HSP70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55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凋亡比例。结果与K562细胞相比,K562-G细胞中miR-155呈低表达(P<0.05)。miR-155组细胞的增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从第36 h开始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155组HSP60、HSP70升高(P<0.05),而HSP27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miR-155组细胞的凋亡率高于其对照组(P<0.05)。结论miR-155促进CML细胞的凋亡,并使细胞中的HSP60、HSP70表达升高,HSP27表达降低。
任影丽陈治东孙蓓蓓姚杰马凡周强
关键词:MIR-155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热休克蛋白凋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释放VOCs的非靶向质谱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一种主要由细菌引起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感染性临床病症,通过检测呼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来实现VAP的筛查与诊断,对相关呼气检测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技术在体外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VAP病原菌主要菌种的顶空VOCs进行非靶向检测,发现8种细菌共释放了44种差异性VOCs,随后按酮、醛、醚、醇、酸、酯、烷烃、苯系物、酰胺和(含氮)杂环对这些菌源性VOCs进行分类讨论,较系统地报道了VAP病原菌释放VOCs种类的异同,为VAP相关的呼气检测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丁厚文许伟王中新刘周丁月婷邹雪王琴张浩陈治东沈成银周强
十二指肠乳头区精细注射法诱导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区精细注射法建立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的效果。方法大鼠通过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分为:假手术组、精细注射组(6 h、24 h)、被膜下组(6 h、24 h),每组15只。精细注射组大鼠采用十二指肠乳头朝向胆管开口的部位精细注射,被膜下组采用胰腺被膜下多点注射,均采用胰岛素笔注射,注射药物均为5%牛磺胆酸钠(1 mL/100 g)。比较各组死亡率、手术时间、血清淀粉酶含量、胰腺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及成模率。结果(1)被膜下组有两只大鼠死亡,各组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被膜下组较精细注射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2.80±1.15)min比(14.87±1.19)min,P<0.05]。(3)与假手术组(233.13±67.75)U/L比较,精细注射组[6 h:(2535.07±999.83)U/L,24 h:(4161.87±2437.02)U/L]和被膜下组[6 h:(3401.54±870.05)U/L,24 h:(3503.67±1540.60)U/L]血清淀粉酶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精细注射组6 h比较,精细注射组24 h的血清淀粉酶含量明显升高(P<0.05)。(4)精细注射组24 h可见广泛凝固性坏死伴出血,坏死区细胞结构不清,实质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假手术组比较,被膜下组和精细注射组的胰腺炎病理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精细注射组24 h的评分升高最显著(P<0.05)。(5)假手术组、被膜下组6 h和精细注射组6 h均无成模大鼠。精细注射组24 h成模率100%(15/15)最高(P<0.05)。结论十二指肠乳头区精细注射法建立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具有血清淀粉酶含量变化显著、胰腺组织病理典型、成模率高的优点,可为胰腺炎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基础,值得推广。
刘璐璐唐敏宋莎莎江威徐诗霞黄山陈治东章礼久
关键词:牛磺胆酸钠肝胰管壶腹注射
血清AFP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AFP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等级的关系,评估血清AFP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7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已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住院患者286例,另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本院门诊体检中心体检合格健康成人1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CHB患者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血液学指标检测PLT、ALT、AST、TBil、Alb、Glo、ALP、GGT、AFP、HBV DNA、HBs Ag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AFP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和分析;血清AFP水平预测肝纤维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结果 286例CHB患者中肝纤维化分级S0 19例、S1 156例、S2 52例、S3 39例、S4 20例,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AFP水平与肝纤维化分级呈正相关(r=0.373,P<0.000 1);CHB患者血清AFP水平为2.89(1.87~5.59)ng/ml,健康对照组AFP水平为2.11(1.21~3.1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7)。CHB非显著纤维化患者血清AFP水平为2.51(1.70~3.81)ng/ml,显著纤维化患者AFP水平为4.17(2.42~14.0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9);CHB患者血清AFP水平与ALT、AST等肝功能指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3、0.419,P值均<0.000 1),且与HBV DNA呈正相关(r=0.231,P<0.05)。此外,AFP水平与HBs Ag无明显相关性(r=0.154,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CHB患者血清AFP水平与APRI评分呈正相关(r=0.342,P<0.000 1);ROC曲线评估CHB患者血清AFP水平预测肝纤维化临床价值,截断值为3.8 ng/ml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4.92%和37.41%,95%可信区间2.03~8.00 ng/ml,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74(P<0.000 1)。结论 CHB患者血清AFP水平随着肝纤维化等级升高而逐渐增高,具有评估肝脏显著性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
程婉秋管世鹤张浩杨凯陈治东邵璇璇
关键词:肝硬化甲胎蛋白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