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平

作品数:5 被引量:92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水库
  • 4篇沉积物
  • 3篇金盆水库
  • 3篇表层沉积物
  • 2篇营养
  • 2篇营养盐
  • 2篇中营养
  • 2篇污染
  • 2篇间隙水
  • 1篇溶解有机质
  • 1篇水库污染
  • 1篇水质
  • 1篇平行因子分析
  • 1篇紫外
  • 1篇紫外-可见光...
  • 1篇温带
  • 1篇污染评价
  • 1篇响应特性
  • 1篇可见光
  • 1篇可见光谱

机构

  • 5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5篇王亚平
  • 4篇黄廷林
  • 3篇刘飞
  • 2篇周石磊
  • 2篇李扬
  • 2篇周子振
  • 2篇曾明正
  • 1篇张海涵
  • 1篇文刚
  • 1篇丛海兵
  • 1篇史建超
  • 1篇邱晓鹏
  • 1篇张春华
  • 1篇方开凯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同温混合初期主库区沉积物间隙水DOM的光谱特征--以周村水库为例被引量:12
2016年
运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以及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的三维荧光光谱(EEM-PARAFAC)技术,对周村水库秋末同温混合初期的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周村水库沉积物间隙水DOM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并无明显特征峰,吸收系数的变异系数在50%-330%之间,表明其性质在不同深度上存在差异;E2/E3、E3/E4随深度增加,说明富里酸所占DOM的比例随沉积物深度增加而升高;三维荧光光谱中分离了4个组分,分别为类富里酸(C1、C2)、类蛋白(C3)和类腐殖酸(C4);类蛋白(C3)与类腐殖酸(C4)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R=0.905);DOM总荧光强度以及各组分荧光强度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但DOM中腐殖质所占比例随深度逐渐增加,各样点间各荧光组分的荧光强度与组分比例差异显著;水库沉积物间隙水的高FI(1.8-2.0)和BIX(〉1.0),以及低HIX(〈4.0)的荧光特征指数,说明不同深度DOM的腐殖化程度低,均来源于微生物作用.
张春华黄廷林方开凯周石磊王亚平丛海兵文刚
关键词:溶解有机质间隙水紫外-可见光谱水库
黑河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被引量:7
2016年
水源水库沉积物生源要素形态显著影响上覆水体水质,为给深水型水源水库水质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应用淡水沉积物中磷形态的标准测试程序(SMT),对西安市黑河金盆水库库区和上游入库6个代表性沉积物样的理化特征及磷赋存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含量范围为987~1326 mg·kg^(-1),从上游入库至库区,总磷含量逐渐增加;无机磷(IP)是沉积物中磷的主要成分,占总磷(TP)的比例为62.5%~78.9%;Ca-P是IP的主要组成成分,占IP的比例为72.0%~90.5%。沉积物-水界面存在明显的磷浓度梯度,当氧化还原条件变化时溶解性磷易从间隙水扩散到上覆水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盆水库整体的营养水平。TP与IP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TP的变化主要由IP决定,IP的增减因Ca-P和Fe/Al-P而改变。
王亚平黄廷林周子振张海涵李扬龙圣海刘飞
关键词: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间隙水
我国北方温带水库——周村水库季节性热分层现象及其水质响应特性被引量:46
2016年
为揭示我国北方温带水库——周村水库水体季节性分层现象及其水质响应特性,于2014年7月~2015年6月对周村水库进行了37次采样,并对水体理化指标和浮游植物进行了原位监测.结果表明,周村水库在4~11月间处于水体分层,全年呈典型的温带单循环混合模式.水温分层对水库水环境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热分层引起的底层水体季节性缺氧,导致了沉积物中营养盐以及还原性物质的大量释放,其中热分层期底层水体总氮、总磷、锰和硫化物的平均值分别为1.18、0.11、0.47和0.48 mg·L^(-1);浮游植物垂向分布受水温分层的显著影响,热分层期上层水体浮游植物丰度较高,其均值为16.35×106cells·L^(-1),下层水体浮游植物丰度维持在较低水平.
曾明正黄廷林邱晓鹏王亚平史建超周石磊刘飞
关键词:季节性水质温带
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分布特征与迁移转化
为探明黑河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分布与迁移转化规律以及扬水曝气系统对内源污染的改善效果,对金盆水库上覆水体及表层沉积物的理化性质(水温(T)、溶解氧(DO)、pH值、水深(H)、含水率、粒度)、表层沉积物的营养盐含...
王亚平
关键词:水库污染表层沉积物营养盐
文献传递
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被引量:29
2017年
为探究西安黑河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污染状况,本研究测定了表层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的含量,并与其它湖库进行比较,分析了TN、TP和OM的相关性,并探究了表层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来源及其污染状况.结果表明,TN平均含量为1132 mg·kg^(-1),TP平均含量为1131 mg·kg^(-1),OM平均含量为7.02%,三者空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上游至库区,含量先减小后增加.与其它湖库相比,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中TN含量相对较小,TP和OM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TOC/TN值表明,水库表层沉积物中OM均来源于高等陆生植物.TOC与TN、TP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与TN相关性更高,表明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矿化过程与氮、磷,尤其是氮的物质来源和沉积变化过程关系更为密切.根据沉积物质量评价指南,TN、TP和TOC含量均达到最低级别,说明金盆水库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王亚平黄廷林周子振李扬龙圣海刘飞曾明正
关键词: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营养盐污染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