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宇
- 作品数:31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宋代绘画研究之史料概述
- 2018年
- 中国古代画学类书籍除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外,其他资料均散见于四部之各类各属。因而即便研究的是绘画问题,但仍要将相关时代的文献资料通览一番,才能够做到对所需史料的一览无余。本文以宋人著作可作为宋史史料的为主,以常见与基本古籍为核心,突出其中与画学相关之文献,对四部中之宋代史料特点做简要论述,以此为研究宋代绘画所应作之目录学功课。四部著录之书除经部外,史、子、集部所收画学文献各有其特点,虽总体上较为分散,但于某些门类之属仍相对集中。史部有关宋代绘画之史料,应关注于传记类杂录之有关绘事记载,地理类杂记之地方绘画活动与人物,政书与目录类艺文门之著录。而子部所属除艺术类外,谱录类器物、草木之属也有相关史料,但重点则应关注杂家类杂考、杂说、杂品之属与小说家类杂事之属,二者所存宋人笔记小说中多有与绘画相关之论述。集部所藏之零散画学著述则为四部之最,对别集类宋人文集当以全面之检索。本文论述突出与绘画相关之文化史料,但对宋代基本史料的了解当是治绘画史之前提,在此我们对四部中之宋代史料文献做目录提要概述,希望能够对初入宋代绘画研究者有益。
- 赵振宇
- 关键词:宋代绘画史料
- 南宋临安绘事崛兴之人才因素
- 2019年
- 从中国古代绘画发展的地理形态上看,以城市为空间尺度,创作活动往往集中在历代的一些都会城市之中。而在宋代城市绘画的发展中,从开封到临安,京师无疑是全国绘画人才的中心。不过,东京的陷落意味着中国古代北方最后一个全国性绘画中心的瓦解,从开封到杭州,宋室南渡使全国绘画中心首次移位南方。'
- 赵振宇
- 关键词:《画继》绘画创作
- 北宋寺观宫室壁画历史地理考述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力图通过对宋代基本画史资料的爬梳,复原北宋画家的壁画创作活动,再现中国古代寺观宫室画壁之最后篇章。我们辑录宋代画史中有关壁画创作的相关内容(包括寺观、宫室、衙署及宅第的屏风绘制),以画家在各地的创作活动为线索,依托北宋政区,对全国寺观宫室画壁作系统之时空考察。由此发现,北宋壁画创作活动几乎紧系于南北两块区域,北方是以开封府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南方则是以成都府为中心的四川地区。而这种分布形势却与当时全国僧道及寺观分布的宗教环境颇不相符。对于某种绘画活动,画家交际、师徒授受、地域传承与文化感召等要素,往往使其具有历史的惯性,如再加之统治者的态度与政治的因素,它便不再仅为某一种时代风气所左右。京师为全国壁画创作活动的中心地,开封府是对北宋画家最具号召力的地方,而洛阳、颍昌等地环抱京畿,也均是壁画活动的密集区域。而在缺少政治吸引力且少有外地画手流入的情况下,成都寺观壁画创作的延续靠的正是其绘画传统的积淀。但东南地区则由于缺少道释人物创作及寺观壁画绘制的传统,以致相关记载极为稀少。虽然北宋前期中原与蜀地尚能延续这种传统,但中国古代绘画发展之变革却在晚唐就已经开端。以道释人物创作为主的寺观宫室壁画,无论是其创作形式还是绘画种类,都不再能够于唐宋绘画的发展转向后继续占据主流,而其政治宣教的功能亦可为其他形式所取代,画家更不再以此为能事,壁画也就失去了其最初的创作土壤与动力。
- 赵振宇
- 关键词:北宋寺观宫室壁画
- 汉代美术地理形态刍议被引量:1
- 2016年
- 文化地理研究表明,某种文化发达区域往往是以各种文化要素的数量等分项统计作基础,再相叠加划定的,文化要素的密集分布区就是文化发达区域。汉代美术要素因子(文献记载中的画家,考古发掘的汉代壁画墓、画像石、画像砖遗存)的分布密集区域为:兖、豫、青、徐地区,河南郡地区,南阳郡地区,京兆及其周围地区,蜀郡及其周围地区。前三区分布关系极为密切,呈现一种连体结构。以齐鲁与洛阳两地为轴心展开的东西狭长区域成为汉代各项美术要素因子分布最为密集的交汇地带,该区域即黄河中下游流域是汉代美术创作活动的重心,而当时南方美术的发展水平则远不及北方。
- 赵振宇
- 北宋外州寺观宫室画壁考论被引量:2
- 2017年
- 在宋代画史的叙事中,壁画一门往往被疏漏。借张彦远《记两京外州寺观画壁》之名,本文力图通过对宋代基本绘画史料的爬梳,复原北宋画家的壁画创作活动,再现中国古代寺观宫室壁画之最后篇章。我们辑录宋代画史中有关寺观壁画创作的相关内容(包括宫室、衙署及宅第的屏风绘制),以画家在各地的创作活动为线索,依托北宋行政区划,对全国寺观宫室壁画作系统之时空考察。对于某种绘画活动,地域传承与文化感召往往使其具有历史的惯性,加之统治者的态度与政治的因素,它便不再仅为某种时代风气所左右。京师为全国壁画创作活动的中心地,开封府是对北宋画家最具号召力的地方,而洛阳、颍昌等地环抱京畿,也均是壁画活动的密集区域。而在缺少政治吸引力且少有外地画手流入的情况下,成都寺观壁画创作的延续靠的正是绘画传统的积淀。但东南地区则由于缺少道释人物创作及寺观壁画绘制的传统,以致相关的记载极为稀少。由于原文篇幅过长,因而特分两篇,上篇主要内容为全国概况及京师寺观宫室画壁^([1]),本篇则详述北宋外州壁画创作活动。
- 赵振宇
- 关键词:北宋寺观宫室壁画
- 元代绘画发展的地理格局被引量:2
- 2018年
- 至元八年(一二七一),在进攻南宋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忽必烈在刘秉忠、王鹗等人的协助下,废“蒙古”国号,取《易经》“乾元”之意,改国号“大元”。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政权。“自从唐末藩镇割据以来,我国先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辽、宋和金、宋的对峙,西夏、蒙古、高昌、哈剌汗朝、西辽、大理、吐蕃等民族政权的并存,这种分裂的局面达三四百年之久。”
- 赵振宇
- 关键词:绘画发展元代北方少数民族民族政权藩镇割据五代十国
- 北宋神宗朝郭熙地位的生成
- 2021年
- 本案将郭熙置于北宋神宗朝的京师及宫廷这一特定时空背景之中,通过对这一阶段开封绘事的转向、神宗皇帝的好尚、郭熙在京的创作及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进而还原了其特殊画史地位的生成。神宗朝是京师绘事转向山水创作的关键阶段,而北宋后期的宫廷及士大夫则普遍养成了"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山水之好。从某种程度上看,郭熙巨大成就的取得似乎是"神宗好熙笔"的必然结果,而赵顼对于山水的独特偏好与郭熙地位的生成则直接相关。但在这一画史现象生成的过程中,作为将具备文人精神的山水绘画引入院内的第一人,其创作既要满足皇室的需求,又不能完全背离士大夫们的审美意趣。那么,这就要求创作者不仅要兼顾文人的才学修养与院内的制作法度,更需在雄壮堂皇与寄性寓情的绘画取向之间做出取舍。而郭熙取效李成之法,其开拓之处便是能够于"高堂素壁"放手作画,即其山水绘画所转向的大幅格局。不过,值得思考的是,在产生自具面目的画院山水的同时,郭熙几乎以一己之力使得山水绘画在京师全面绽放。但作为这个"坐穷泉壑"时代的艺术创作者与理论贡献者,其与同时代的王诜等人却意趣向左。而随后郭熙画在哲宗朝的境遇,则显现了北宋山水绘画的又一转向…….
- 赵振宇
- 关键词:宋神宗京师山水画
- 宋代画家空间流动问题刍议
- 2019年
- 本文以社会科学中的流动性语境为切入点,借鉴地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经验,尝试复原宋代画家的空间流动。首先以计量分析的模式对宋代画家流动的时空特征进行考察:在空间上,北宋画家流动系于以开封府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和以成都府为中心的四川地区,至南宋则几乎仅限于以临安府为中心的两浙地区。而在时间上,宋代的画家流动呈现为北宋前期(太祖至真宗朝)、北宋后期(神宗至徽宗朝)、南宋前期(高宗朝)三个较为清晰的高峰阶段。从空间上看,宋代流向京师的画家明显多于外州,由画家流动所编织的各地画坛间的关系网络以京师为主导.并于不同时期呈现出相应的表现。
- 赵振宇
- 再论北宋山水画之审美转向——以王诜与赵令穰的创作关联为例
- 2023年
- 本文将北宋后期山水画风的转向问题,置于哲宗朝京师这一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中,并与元祐年间在京的士人画思潮及活动相关联,由此认为以王诜与赵令穰为代表的北宋皇室宗亲在这一变革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事实上,北宋外戚与宗室的文人画倾向如出一辙,而就文人画意在北宋后期山水创作中的具体实践而言,王诜与赵令穰的指导意义与实际影响超过了“二米”。大概是由于王诜画法多样,所谓“不古不今”,以往研究很少将两者并论,但本文认为,王诜与赵令穰所表达的山水意境并无根本上的差异,是他们一同完成了郭熙之后北宋山水的画风转向。无论是王诜因其流放经历的有感而发,还是赵令穰不得远足而心向往的情感写照,两者均代表了同一种崭新的山水画思维与观看方式,而其审美意境则更贴近于江南画派平淡天真的山水特质,并成为江南画派崛起的一个关键点。王诜与赵令穰的影响不止于此,宗室小景山水的独辟蹊径,不仅在北宋末走向成熟,更延绵于南宋,他们对宗室,乃至赵佶本人艺术观念的影响,亦让我们看到了北宋山水向南宋风格转型的端倪。
- 赵振宇
- 关键词:赵令穰
- 北宋皇家教育与宗室绘画略论
- 2023年
- 本文以北宋历朝为时间线索,将宗室绘画发展与皇家艺术教育相关联,由此认为北宋历朝皇帝在宗室画家的成长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并发挥了积极的艺术导向与推动作用。经太祖和太宗时期的艺术收藏与积蓄,真宗朝的宫廷便开始持续促进宗室绘画的生长,而宋仁宗的若干文教手段则对北宋后期皇亲国戚的图画雅好产生了深远意义。历北宋英宗、神宗两朝熏陶,随着宗子染习书画日深,哲宗朝皇室宗亲的创作在与士大夫画家的艺术交流之中渐入佳境,而赵佶则正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宗室绘画发展亦在北宋末年达到了其历史的顶点。
- 才树新赵振宇
- 关键词: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