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伟 作品数:7 被引量:59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显微镜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临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因严重颈动脉狭窄(狭窄率70%~99%)而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04侧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颈动脉血栓形成至缺血性卒中1例,颈内动脉夹层至缺血性卒中2例,死亡2例(1例为77岁老年患者,术后次日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术后1个月死亡;另1例缺血性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死亡),脑过度灌注综合征3例,术区血肿形成1例。结论术前评估、术中操作及判断不当、严重高血压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因素。高度重视术前评估,手术中常规应用脑电图监测、必要时应用临时转流管,严格控制血压,术中、术后严密监护等,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李会华 张宏伟 李岩 崔凤启 王守利 刘国栋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狭窄 并发症 双侧脑室引流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铸型31例分析 2022年 双侧脑室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铸型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31例原发性脑室出血铸形的患者,采用双侧脑室引流辅以尿激酶灌注,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 结果 31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GOS预后评分标准:良好13例,中重残4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7例(22.6%)。9例死亡患者中,5例死于再出血,4例因术后并发症死亡。结论 双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出血铸型,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同时,必须积极进行病因学检查及治疗。 王守利 崔凤启 刘国栋 张宏伟 叶建忠关键词:双侧脑室 脑室出血 脑室穿刺引流术 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硬化狭窄后早期并发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研究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硬化狭窄后早期并发症的疗效。方法该次选择对象为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时间在2012年8月—2017年1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80例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对比其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颈动脉硬化狭窄症患者总有效率97.50%,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3 9,P<0.05)。观察组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脑部并发症5.00%低于对照组患者脑部并发症32.50%,2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28 2,P<0.05)。结论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的疗效十分显著,还能有效降低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研究。 叶建忠 张宏伟 王守利 崔凤启关键词: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硬化狭窄 早期并发症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分析 2022年 探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将本院抽取的100例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分为干预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与参照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各50例,均于2015.1-2021.1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局部脑血容量(rCBV)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干预组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简易神经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干预组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参照组10.00%,但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QOL)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干预组评分高出参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改善预后,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并且使期血流灌注情况得到显著提升,例患者能够更快的康复,保证了其生活的品质,值得应用。 王守利 崔凤启 刘国栋 张宏伟关键词:颈内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血流灌注 并发症 神经内镜下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9 2019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神经内镜组和开颅组,每组60例.开颅组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神经内镜组采用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2组血清内皮素、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手术相关指标、预后程度、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神经内镜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3% vs 78.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内皮素、CRP、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神经内镜组血清内皮素、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39±8.29)ng/L vs (84.52±10.96)ng/L,(15.03±2.19)mg/Lvs (21.61±3.61)mg/L,(23.61±3.61)μg/L vs (41.19±5.06)μg/L,P<0.01];与开颅组比较,神经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血肿清除率明显升高、预后更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疗效更加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叶建忠 张宏伟 王守利 崔凤启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血肿 神经内窥镜检查 个体化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采用个体化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11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3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根据脑出血出血量、出血部位以及病人的状态,个体化选择最佳的、相对合理的手术方式,总结手术经验。结果 ADL分级:Ⅰ级,恢复正常32例;Ⅱ级,生活自理56例;Ⅲ级,需要他人帮助77例;Ⅳ级,卧床有意识48例,Ⅴ级,植物生存7例;死亡4例,其中死于肺部感染1例,多器官衰竭2例,术后脑干衰竭死亡1例,放弃治疗6例,无手术死亡。结论采取个体化手术方式和入路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李会华 张宏伟 王守利 陈盟 刘国栋 崔凤启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