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文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肿瘤靶区内高密度物质对放疗剂量的影响及解决方法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采用修正电子密度分析研究肿瘤靶区内高密度物质对放疗计划剂量的影响及解决方法。方法选取胸、腰椎体肿瘤靶区内具有高密度物质(钢钉、骨水泥、钢板)的放疗患者,处方剂量40GY/20次,使用Pinnacle9.8计划系统设计无高密度物质、有高密度物质和通过修正密度值后的三组计划进行分析。结果通过DVH图对靶体积剂量(PTV)、最大剂量(Max Dose)、最小剂量(Min Dose)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有高密度物质的放疗计划PTV处方剂量降低12.2%,最大剂量增加3.24%,最小剂量降低10.81%,对两组计划进行原因分析,并将CT图像伪影区进行修正及扩展CT值电子密度表,重新优化得出计划PTV=93%,Max Dose=45.18GY,Min Dose=32.49GY。结论通过临床实际病例分析,研究得出高密度物质对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可达10%以上,选择合适的CT值电子密度表及对CT影像高密度物质区伪影进行修正,可得到更接近临床实际的放疗计划剂量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 缪炜烈袁志会李列王建文
- 关键词:肿瘤CT影像
- 不同分割方式放射治疗骨转移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17年
- 探讨不同分割方式放射治疗应用于骨转移肿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所收治骨转移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分割方式开展放射治疗,其中,A组每次2Gy,总吸收剂量40Gy;B组每次3Gy,总吸收剂量30Gy;C组每次4Gy,总吸收剂量28Gy;D组每次8Gy,总吸收剂量24Gy。比较四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A组、B组临床总有效率均为85%,C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D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组间比较,(P>0.01)。结论:不同分割方式放射治疗应用于骨转移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疗效差异不明显,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选用;在实施大分割剂量治疗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生理损害。
- 缪炜烈李列岳国军张小林王建文
- 关键词:骨转移肿瘤
- 组织补偿膜添加方式引起的放疗剂量差异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比较组织补偿膜添加方式引起的放疗剂量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0—12月间乳腺癌根治术后需行胸壁放疗的20例患者,每例进行两种CT扫描。 CT-1:不加组织补偿膜直接扫描;CT-2:放疗体表添加组织补偿膜后再扫描。在放疗计划系统中为CT-1添加虚拟等效组织补偿膜,做满足临床要求的放疗Plan-1;再通过图像融合、计划验证等方法,把Plan-1移植到CT-2上,得到“平常用虚拟等效组织补偿膜做计划,而在放疗时体表加组织补偿膜的放疗Plan-2”;最后用CT-2做满足临床要求的放疗Plan-3。通过SPSS 19.0软件将Plan-2分别与Plan-1、Plan-3的临床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Plan-2与Plan-1、Plan-3的全肺V20( P=0.871、0.265)、患肺V20( P=0.170、0.290)、心脏V30(P=0.074、0.190)、健侧乳腺Dmax(P=0.556、0.2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计划靶区V50(P=0.002、0.002)、V55( P=0.049、0.043)、CI ( P=0.010、0.010)、HI ( P=0.033、0.035)、机器总跳数( P=0.034、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靶区层面剂量分布、照射野跳数分布也明显不同。结论体表添加等效组织补偿膜后再行CT扫描,所做计划才能真实反应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和OAR受量。
- 胡作怀付建东陈芳张大权梁茂红晏涑李冬王建文柏玉举
- 关键词:剂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