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盛东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骨肿瘤
  • 2篇肉瘤
  • 1篇序贯
  • 1篇序贯疗法
  • 1篇序贯疗法治疗
  • 1篇学法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源
  • 1篇血小板源性
  • 1篇血小板源性生...
  • 1篇血小板源性生...
  • 1篇医师
  • 1篇抑素
  • 1篇诱导骨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生长因子
  • 1篇肉瘤细胞
  • 1篇杀伤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6篇王盛东
  • 5篇李恒元
  • 4篇叶招明
  • 3篇林秾
  • 3篇李冰皓
  • 2篇柳萌
  • 2篇严晓波
  • 2篇黄鑫
  • 2篇王战
  • 1篇李媛
  • 1篇孙凌凌
  • 1篇韩春茂
  • 1篇任海涛
  • 1篇张秀来
  • 1篇潘伟波
  • 1篇谢涛
  • 1篇朱汀
  • 1篇任海勇
  • 1篇林鹏

传媒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保留假体的序贯疗法治疗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索应用保留假体的"多米诺"序贯疗法治疗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注意事项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共11例采用保留假体的序贯疗法治疗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51.82±15.57)岁(范围21~74岁)。股骨远端肿瘤膝假体6例,胫骨近端肿瘤膝假体2例,骨盆假体感染2例,股骨中段假体1例。术前8例发热,2例出现窦道。序贯疗法治疗失败定义为:感染复发。治疗方法为保留假体的清创灌洗同时全身联合局部应用药物敏感的抗生素,评估患者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手术部位X线及CT扫描,并进行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结果微生物培养阳性率72.7%(8/1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1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停乳链球菌(C群)1例。治疗前及治疗后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由(10.91±2.31)分提升至(20.73±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2,P<0.05)。3例序贯治疗感染控制失败,手术成功率72.7%(8/11),其中1例截肢,1例长期创面换药,1例改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髓内钉反向双插技术控制感染。结论对临床感染症状短于1个月的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采用保留假体的"多米诺"序贯疗法治疗可取的较好的早中期临床疗效。
曲昊李恒元黄鑫潘伟波柳萌严晓波李冰皓王盛东王战林秾叶招明
关键词:骨肿瘤
内皮抑素预处理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预处理对人皮肤Fb纤维化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将人皮肤Fb体外常规培养后,取第3~5代细胞进行实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内皮抑素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组、内皮抑素+PDGF-BB组、TGF-β1组、内皮抑素+TGF-β1组,每组3孔。空白对照组细胞仅用DMEM培养液培养24 h;内皮抑素组细胞用含5 μg/mL内皮抑素的DMEM培养液培养24 h;PDGF-BB组和TGF-β1组细胞分别用含200 ng/mL PDGF-BB、10 ng/mL TGF-β1的DMEM培养液培养24 h;内皮抑素+PDGF-BB组细胞用含5 μg/mL内皮抑素的DMEM培养液预处理48 h后,再用含200 ng/mL PDGF-BB的DMEM培养液培养24 h;内皮抑素+TGF-β1组细胞用含5 μg/mL内皮抑素的DMEM培养液预处理48 h后,再用含10 ng/mL TGF-β1的DMEM培养液培养24 h。每组收集3孔细胞的培养上清液,ELISA法检测Ⅰ型胶原含量;每组收集3孔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PDGF受体β(PDGFRβ)、磷酸化PDGFRβ(p-PDGFRβ)、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的蛋白表达。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检验。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的(5.05±0.29)pg/mL比较,内皮抑素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含量为(4.72±0.37)pg/mL,二者相近(P〉0.05);PDGF-BB组和TGF-β1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含量分别为(8.60±0.57)、(9.20±0.64)pg/mL,均显著升高(P值均小于0.05)。内皮抑素+PDGF-BB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含量为(5.32±0.17)pg/mL,低于PDGF-BB组(P〈0.05);内皮抑素+TGF-β1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含量为(5.41±0.20)pg/mL,低于TGF-β1组(P〈0.05)。(2)与空白对照组细胞α-SMA、PDGFRβ、p-PDGFRβ、p-ERK1/2蛋白表达量比较,内皮抑素组无明显差异(P值均大于0.05),PDGF-BB组、TGF-β1组均明显增加(P值均小于0.
任海涛李媛王盛东韩春茂
关键词:内皮抑素类成纤维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唑来磷酸联合丙戊酸促进γδT细胞杀伤骨肉瘤
目的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获得了越来越大的重视。之前的研究表明唑来膦酸(ZOL)预处理骨肉瘤细胞能够增强Vγ9Vδ2 T细胞的抗肿瘤效应,但需要较高的浓度才能达到理想的杀伤效果,而临床表明血浆ZOL浓度下降迅速...
王盛东李恒元叶招明
关键词:ΓΔT细胞丙戊酸骨肉瘤
累及骨盆Ⅱ区肿瘤切除重建术后脱位的临床特征及预防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索累及骨盆Ⅱ区肿瘤切除重建术后脱位方向、脱位时间等临床特征,并尝试提出术中及术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并分析2011年3月至2021年3月122例累及骨盆Ⅱ区切除重建术患者,骨盆Ⅱ区32例,骨盆Ⅰ+Ⅱ区31例,骨盆Ⅱ+Ⅲ区40例,骨盆Ⅰ+Ⅱ+Ⅲ区19例;122例中发生术后脱位17例。男73例,女49例;年龄平均为47岁(范围9~73岁)。统计肿瘤学情况,手术及辅助治疗方式,术后影像学特征,脱位患者的脱位方向、脱位时间,复位方法及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结合切除重建术后影像学特点,分析可行的预防脱位方法。结果122例患者中共有脱位17例,脱位率13.7%,其中前脱位12例(70.6%),后脱位5例(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P=0.033)。术后3个月内发生脱位共有12例(70.6%);1例脱位发生在术后5个月,另4例脱位时间>术后1年。脱位患者复位后MSTS评分为56.1%±15.6%(20%~80%)。结合术后影像学检查,提出可行的预防脱位方法包括:可适当减小髋臼杯前倾角(0°~10°);适当将髋臼杯向旋转中心后方移位少许,适当减少股骨颈假体前倾角,三者结合可减少股骨-髋臼假体撞击的发生;同时术后患肢用严格的钉子鞋控制患肢在中立位,避免外旋的发生。结论骨盆Ⅱ区肿瘤切除重建术后脱位多以前脱位为主,股骨柄假体颈部与髋臼下缘空间较小,容易发生撞击;若适当减小髋臼杯前倾角、髋臼假体适当向后方移位及股骨颈前倾角减少5°,可减少股骨-髋臼撞击可能性,继而减少术后脱位风险。
曲昊牟皓晨王柯懿王聪李恒元李秀茅林鹏李冰皓王盛东王战柳萌严晓波黄鑫林秾叶招明
关键词:骨盆骨肿瘤内固定器脱位
雷公藤红素通过ROS/JNK通路诱导骨肉瘤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和自噬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骨肉瘤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HOS、MG-63、U2-OS和Saos-2骨肉瘤细胞系和原代骨肉瘤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增殖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测定雷公藤红素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的效果,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对骨肉瘤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以及相关周期调控蛋白的变化,Hoechst染色、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的凋亡和自噬现象。荧光探针和Western Blot检测上游通路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分子的改变。通过应用凋亡抑制剂、自噬抑制剂、ROS和JNK抑制剂以验证骨肉瘤细胞中上述通路被雷公藤红素激活。构建裸鼠骨肉瘤模型进行体内实验,并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动物实验结果。结果雷公藤红素通过引起肿瘤细胞G2/M期阻滞而对骨肉瘤细胞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同时药物激活caspase-3、-8和-9,通过内、外源两条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雷公藤红素还引起自噬,自噬和凋产互相作用,共同促进了骨肉瘤细胞死亡。雷公藤红素还引起ROS增高,而后激活JNK信号通路。JNK抑制剂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雷公藤红素引起的凋亡和自噬,而ROS抑制剂则完全逆转了此种效应。同时ROS抑制剂也能阻止JNK通路的激活和G2/M期周期阻滞。雷公藤红素对原代骨肉瘤细胞株也具有抑制肿瘤增殖的效应。动物实验表明雷公藤红素体内良好的抑瘤能力和安全性。结论雷公藤红素通过ROS/JNK通路诱导G2/M周期阻滞、凋广和自噬性死亡的产生,具有显著地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李恒元孙凌凌李冰皓朱汀王盛东任海勇谢涛林秾叶招明
关键词:雷公藤自噬
3D打印技术联合EBM-CBL教学法在骨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通过与以授课为导向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比较,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联合循证医学-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evidence-based medicine-case-based learning,EBM-CBL)在骨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30名(传统教学)和试验组30名(3D打印联合EBM-CBL),比较两组学员的理论成绩、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和问卷调查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学员的理论成绩和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3D打印技术联合EBM-CBL的教学模式在骨肿瘤临床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王盛东李恒元张秀来
关键词:临床教学骨肿瘤住院医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