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 作品数:19 被引量:112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用JBPM实现林权证审批流程控制子系统
- 2011年
- 在对林权证审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利用JBPM工作流技术构建了一个林权证审批系统,并采用JPDL流程建模语言建立了林权证审批系统流程模型,详细说明了流程中各个节点之间的出入条件,探讨了流程启动推进及任务回退的关键技术与实现。
- 王芳李昀
- 关键词:工作流技术JBPM
- 基于JBPM的林权证管理系统研建
-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林权信息的统一管理成为现代林权管理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基于GIS、Web GIS等技术开发的林权管理软件成本高,系统开发完成后,流程固化在系统中,不利于将来林业产业流程优化和重组的需...
- 王芳
- 关键词:林权管理林权证工作流技术
- 文献传递
- 速生杨木单板染色阻燃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为研究酸性染料和无机阻燃剂同步处理对杨木单板性能的影响,用酸性大红3R染料和BL-阻燃剂对杨木进行染色阻燃,采用单因素法,探讨染色阻燃工艺参数对单板上染率、色差、载药率和氧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浸渍温度的升高,上染率和色差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载药率和氧指数增大;随浸渍时间的延长,上染率和色差呈增大趋势,载药率和氧指数先迅速后缓慢增加;随酸性大红3R浓度的增加,上染率和色差先增大后减小,载药率和氧指数呈先缓慢后迅速减小趋势;阻燃剂的添加促进了单板上染率,随阻燃剂浓度的增加上染率呈先增大后逐渐减小的趋势,色差逐渐增大,载药率和氧指数都增大。
- 王晓倩于志明张扬王芳
- 关键词:速生杨木单板上染率色差氧指数
- 基于标准规范的生物标本信息整理、整合与共享技术研究
- 生物标本信息的整理、整合与共享,是密切关系国家整体战略利益的科技基础性工作.我国生物资源极为丰富,但是标本资源保存分散,收藏研究工作相对封闭独立,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导致标本资源共享薄弱.
本文依托科技部组织实...
- 王芳
- 关键词:生物资源数据共享
- 文献传递
- 晋西黄土区蔡家川封禁流域植被演替规律被引量:4
- 2008年
-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强烈的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处于极度退化的状态,探讨该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对于指导该地区的人工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采用样线与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晋西黄土区蔡家川封禁流域植被的自然恢复及分布规律进行调查;采用聚类分析和演替分析方法,研究了该流域植物群落类型与演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植物群落的演替,流域植被总的覆盖度大幅度增加,物种多样性增加,流域现为该地区的顶级群落-以油松为建群种的植物群丛所占据。
- 杨海龙王芳包昱峰高甲荣
- 关键词:植被演替聚类分析
- 密云水库集水区河岸生物工程措施初探被引量:9
- 2006年
- 密云水库作为北京城区的重要饮用水源地,水库集水区流域多山,夏季降水高度集中,水土流失面积大,严重的水土流失威胁着水库集水区生态环境,如何治理集水区内的水土流失,改善集水区生态环境非常重要。生物工程以其具有生物生态学属性这一最突出的特点,而不同于传统的土木工程。它把植物及其对坡面、河岸不稳定的影响与侵蚀过程联系起来,在防治侵蚀和保护环境中具有快速的工程效应和持久的防护作用双重功能。从河岸带的功能出发,阐述了河岸生物工程措施的复合功能,介绍了河岸生物工程措施植物的选取原则,以此为基础,详细介绍了集水区河岸生物工程措施的类型及设计模式,以期为密云水库集水区河岸整治提供理论基础。
- 王芳高甲荣
- 关键词:河岸带生物工程
- 北京地区河溪近自然评价技术与应用
- 高甲荣冯泽深高阳刘瑛吕晶娄会品王颖陈子珊王芳王敏
- 针对退化河溪生态系统恢复的需求和北京地区河溪治理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自然保留下来的河溪、近自然河溪的生态地貌结构特征出发,获取自然河溪的最佳本底值,深入系统地定量研究河溪自然性的影响因素,建立河溪近自然评价指标体系,...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态系统恢复评价指标
- 染色阻燃同步处理工艺对杨木单板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采用酸性大红GR染料和BL-阻燃剂同步处理杨木单板,通过改变浸渍温度、BL-阻燃剂浓度、酸性大红GR染液浓度等工艺参数,分析酸性染料和阻燃剂同步处理对杨木单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L-阻燃剂的添加明显提高了单板的上染率,且BL-阻燃剂浓度为10%时上染率最大为23.97%,氧指数和色差随BL-阻燃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值分别达到46.3%和72.346;随着酸性大红GR染液浓度的增加,单板上染率在浓度为0.1%时达到峰值,而氧指数呈减小趋势,色差逐渐增大再减小;浸渍温度对单板性能影响显著,单板上染率、氧指数和色差随温度升高均增大,80℃最大值分别是34.18%、42.7%和73.257。
- 王晓倩于志明张扬王芳
- 关键词:林业工程杨木单板上染率氧指数色差
- 玉米秸秆定向茎丝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对其进行皮瓤分离得到玉米秸秆茎皮,经疏解机疏解为丝状,添加异氰酸酯(MDI)胶黏剂,经热压制备玉米秸秆定向茎丝板。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施胶量、板材密度、热压温度以及铺装层数对板材性能的影响。在试验研究范围内,玉米秸秆定向茎丝板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施胶量4%、热压温度160℃、板材密度为0.6 g/cm^3和3层铺装。
- 王芳王晓倩于志明张扬漆楚生
- 关键词:玉米秸秆物理力学性能
- 晋西黄土高原虎榛子根系分布特征被引量:8
- 2009年
- 采用分层分段挖掘法,对晋西黄土高原虎榛子根系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立地的虎榛子根系分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性;在半阴坡立地上,无论是疏导性根还是吸收性根,垂直分布深度均明显较半阳坡大;半阳坡虎榛子根系较半阴坡的生物量明显减少。土壤水分状况与不同立地灌木根系分布状况相似,这表明虎榛子对不同生境中土壤含水量变化的适应上表现出差异,这种差异更有利于植物根系对坡地土壤水分的吸收。不同坡向上各剖面的根系分布与根系生物量、根长的分布相似,随着距地面垂直距离的增大,根量减少。根桩上坡方向的根系较下坡方向分布较深,各层分布均匀,根量较多,表明不同坡向上大部分根系以水平根或斜生根的形式向根桩上坡方向发展,这种特点反映了根系在特殊立地条件下的生态可塑性。
- 刘瑛王芳高甲荣
- 关键词:根系生物量根系长度垂直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