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惠民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出血热
  • 2篇疫源
  • 2篇疫源地
  • 2篇自然疫源
  • 2篇自然疫源地
  • 2篇流行性
  • 2篇流行性出血热
  • 2篇姬鼠
  • 2篇黑线姬鼠
  • 2篇病毒
  • 1篇毒血症
  • 1篇毒株
  • 1篇新疆出血热
  • 1篇新疆出血热病...
  • 1篇血症
  • 1篇羊血清
  • 1篇绵羊
  • 1篇绵羊血清
  • 1篇抗体
  • 1篇家鼠

机构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3篇陈化新
  • 3篇王惠民
  • 3篇刘蓉晖
  • 2篇丘福禧
  • 1篇冯崇慧
  • 1篇宋干
  • 1篇刘宏斌
  • 1篇任艺

传媒

  • 3篇中国媒介生物...

年份

  • 1篇1991
  • 2篇199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流行性出血热自然疫源地结构和传播机理研究——Ⅳ.不同来源毒株不同途径感染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实验研究
1990年
本实验为解决EHF病毒在中国EHF主要宿主动物种群中的传播途径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阐明“鼠传人”的途径,在本室负压隔离器内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对不同来源毒株(从黑线姬鼠分离的遵义后坝株和自永春褐家鼠分离的R26株)、不同感染途径(气溶胶、口饲、滴鼻和划皮)都能发生感染,从试鼠特异性IgG抗体产生滴度看,气溶胶易感染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结果还显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对从本种分离的毒株更敏感。从褐家鼠产生的EHF IgG抗体滴度看,一般均低于黑线姬鼠,是否与感染量多少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本实验进一步证明,黑线姬鼠毒株和褐家鼠毒株,可致两种试鼠相互感染。由此可见,姬鼠型疫区演变为混合型疫区是必然趋势。基于此点,控制疫区褐家鼠数量,不仅能防止疫区蔓延扩大,且可阻断黑线姬鼠病毒传播给褐家鼠。因此,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陈化新唐家权王惠民刘蓉晖赵德干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黑线姬鼠褐家鼠
中国流行性出血热自然疫源地结构和传播机理研究 Ⅵ.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后病毒血症和分泌物、排泄物中带病毒情况实验观察被引量:1
1990年
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感染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实验结果表明:经肌肉和腹腔接种病毒,褐家鼠可于第7~9天检出肺抗原,第9~17天检出血清IgG抗体;接种病毒后第1天即可出现病毒血症,且持续到第10天。黑线姬鼠可于第5~15天检出肺抗原,第5天开始检出血清IgG抗体;接种病毒后第5天出现病毒血症,同时唾液中带有病毒。该实验未证实鼠尿、粪带有病毒,有待重复实验。
唐家权陈化新刘蓉晖王惠民赵德干宋干丘福禧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疫源病毒感染
首次从青海省绵羊血清中检出新疆出血热病毒IgG抗体被引量:8
1991年
1988年7~8月,采集青海省海西自治州乌兰县郭里木乡231只改良绵羊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出新疆出血热病毒IgG抗体5份;自该县蓄集乡825只改良绵羊血清中检出新疆出血热抗体6份。鉴于这些绵羊均为本地所产,证实海西州乌兰县是新疆出血热自然疫源地。
陈化新唐家权刘蓉晖任艺王惠民拉雅陈孝忠阿祥赵丹生毛兴海马名录王志刚道尔吉卫东冯崇慧刘宏斌丘福禧
关键词:新疆出血热病毒抗体绵羊血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