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旋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形态发生蛋白
  • 2篇慢病毒
  • 2篇慢病毒介导
  • 2篇介导
  • 2篇骨形态
  • 2篇骨形态发生蛋...
  • 2篇病毒介导
  • 1篇凋亡
  • 1篇凋亡因子
  • 1篇动情期
  • 1篇动情周期
  • 1篇脱钙
  • 1篇脱钙骨
  • 1篇脱钙骨基质
  • 1篇缺损
  • 1篇周期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小鼠
  • 1篇内膜

机构

  • 3篇桂林医学院
  • 1篇厦门大学附属...

作者

  • 3篇陶旋
  • 1篇蔡弢艺
  • 1篇陈志达
  • 1篇任亚萍
  • 1篇陆亚琪
  • 1篇李强

传媒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小鼠动情各期子宫内膜的显微结构及动情期凋亡因子在生殖器官的表达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动情期小鼠卵巢、输卵管、子宫中Bcl-2、Bax、caspasc-9的表达及定位。方法:取各期小鼠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Bax、caspase-9在动情期小鼠的卵巢、输卵管、子宫中的表达。结果:动情各期子宫内膜结构各有特点,动情期及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较厚,与动情间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l-2、Bax、caspase-9在动情期小鼠生殖器官均有强弱不等的表达。结论:本研究提供了小鼠动情各期子宫内膜的结构变化,明确了Bcl-2、Bax和caspase-9在动情期卵巢、输卵管、子宫中的定位和表达。
宋碗玲任亚萍陶旋陆亚琪
关键词:动情周期子宫内膜CASPASE-9小鼠
慢病毒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粘附脱钙骨基质修复股骨大段缺损
目的:  研究兔股骨大段缺损中植入慢病毒介导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粘附脱钙骨基质后的修复效果,探寻修复股骨大段缺损的新途径。  方法:  选取48只新西兰大白兔,股骨中段截骨钢板内固定法制备兔左侧股骨大段...
陶旋
关键词:慢病毒骨形态发生蛋白2脱钙骨基质
慢病毒介导hBMP-2转染BMSCs复合脱钙松质骨修复兔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人骨形态发生蛋白(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hBMP-2)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植入脱钙松质骨后对兔股骨大段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体外对兔BMSCs分离、培养、传代及表型鉴定后,采用慢病毒介导hBMP-2转染兔BMSCs,然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BMP-2基因的表达情况。兔股骨大段缺损模型制造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n=6),A组左侧股骨大段缺损区单纯行钢板螺钉内固定;B、C、D组左侧股骨大段缺损区行钢板螺钉内固定后分别植入脱钙松质骨、BMSCs复合脱钙松质骨、慢病毒介导hBMP-2转染BMSCs复合脱钙松质骨。结果慢病毒介导hBMP2转染后的BMSCs细胞内hBMP-2基因能持续高效表达目的蛋白。术后12周X线片显示,A、B、C组骨缺损修复未完成,D组左股骨缺损区骨痂开始塑形,骨缺损消失,髓腔再通,骨缺损修复完成。内固定取出后进行三维CT检查,A、B、C组左侧股骨缺损处再次发生骨折,D组并未再次发生骨折。结论慢病毒介导hBMP2转染后的兔BMSCs细胞内hBMP2目的基因能高效持续表达目的蛋白,能诱导兔BMSCs分化成骨从而促进兔股骨缺损的修复。
陈佳滨陈志达肖莉莉宋超蔡弢艺李强陶旋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慢病毒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